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九)
2019-06-26 17:39:32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共4分)
轻肥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结合全诗,说说“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折 桂 令 ? 微 雪
无 名 氏
朔风寒吹下银沙,蠹①砌穿帘,拂柳惊鸦,轻若鹅毛,娇如柳絮,瘦似梨花。
多应是怜贫困天教少洒,止不过庆丰年众与农家。数片琼葩,点缀槎丫。孟浩然容易寻梅,陶学士②不够烹茶。
注:①蠹:蛀虫;蛀蚀,损害。?②陶学士:即陶谷,五代时名士。性好茶事,曾得党太尉(党进)姬,命掬雪水烹茶,并戏之曰:“党家应不识此?”姬曰:“彼粗人,安知此,但能于销金帐中,浅斟低唱,饮羊羔酒耳,哪有这种风味!”后“陶学士”遂为风雅之士的代名词。
小题1:作者善于从细微处表现下雪的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蠹砌穿帘,拂柳惊鸦”。
?
小题2:这首元曲的下阕表达了 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作简要概括。
?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①诗中提到的锦江、绵州、绵谷都是四川的三个地名。②诗题中的“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小题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4分)
小题2:颔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试作简要分析。(4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浪淘沙
南宋 邓剡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注:邓剡被元兵俘虏,和文天祥一同被押解北上。途经台城(今南京),作了此词。
小题1:词的上阕两次写到“叶”,有何妙处。(6分)
小题2:全词以“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作结,传达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小题1】颈联中哪二字最为传神,请指出并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环境的“清”的?从中可以抒发诗人什么样的情感?(6分)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