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 l )羽扇纶巾,谈笑间,?。(《念奴娇· 赤壁怀古))
( 2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定风波))
( 3 )??,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
( 4 )想当年,金戈铁马,?。(《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 5 ) ?,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 )
( 6 )念去去,千里烟波,?。(《雨霖铃》 )
参考答案:( 1 )樯橹灰飞烟灭?(2 )一蓑烟雨任平生?(3 )把吴钩看了
( 4 )气吞万里如虎?(5 )梧桐更兼细雨?(6 )暮霭沉沉楚天阔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桂州严大夫
韩?愈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柑。
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
(1)找出诗中突出桂州物产之“丰”的词语。由桂州的“黄柑”可以联想到苏轼《惠州一绝》中直抒宦游之情的哪两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颔联写出了桂州山水的哪些特征?是怎样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户”、“家”(是同义复词拆用,意即家家户户)。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2)①一是形的特征:“水”蜿蜒曲折,清澈澄明;“山”拔地而起,峻峭玲珑。二是色的特征:“水”碧绿,“山”翠绿。
②用女性的“青罗带”、“碧玉簪”作比喻,来写桂州山水的柔美和秀美,不仅“相宜”,而且独特。
(3)①诗人将荒蛮之地写得美如仙境,意在劝慰友人。
②友人到桂州赴任远胜过求仙学道或升官发财,诗人有羡慕之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写?情
(唐)李益
水纹珍簟思悠悠,
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
任他明月下西楼。
注:簟,竹席。
小题1:
本诗题为写情,请结合诗句谈谈全诗抒写了怎样的情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举出一种并作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
期待已久的约会因女方的变心而告吹,主人公躺在珍贵华美的竹席上,思绪万千,夜不能寐,甚至对未来生活也心灰意冷。(2分)全诗抒写了主人公与恋人失约后孤独痛苦的心情。(2分)4分
小题1:
①反衬手法,以美景衬哀情。(1分)溶溶月色、灿灿星光的良夜对一个痛苦的失恋者来说,不但不能引起美感,反觉愁苦烦乱,以乐写哀,倍增其哀。(3分)②虚拟(想象)手法,(1分)三四句预设了未来的情景,今后再美的良宵胜景也引不起观赏的情趣,(1分)表现了主人公失恋后的心灰意懒,也表现了他任性赌气的个性特点。(2分)(答出其中一种手法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酌情给分)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诗歌鉴赏。(9分)
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雄奇壮观阔大景象,而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两者对于表达中心思想分别有什么作用?(3分)
参考答案:颔联写洞庭的壮阔景象,衬托了作者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洞庭湖的阔大与作者胸襟的博大,可谓相得益彰;颈联写个人的不幸遭遇,但是在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之间,作者却置个人于度外,从而更加突出了作者“位卑不敢忘忧国”的思想感情。
本题解析: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夜,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作诗时已达57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点评:选用课内诗歌有助于学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掌握诗歌鉴赏的技巧,掌握诗歌鉴赏答题的格式,从而达到自行鉴赏古代诗歌的水平。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早 秋
许 浑
遥夜泛①清瑟②,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③。
高树晓还密④,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注:①泛:流淌。②清瑟:清细的瑟声。瑟,乐器。③金河:银河。④还密:尚未凋零。
【小题1】这是一首咏早秋景物的咏物诗。题目“早秋”,因而处处落在“早”字。诗中哪些景物表现“早”字?(4分)
【小题2】请你对本诗高低远近(俯仰远近)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作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翠萝,残萤,早雁,密树,落叶,洞庭波。答对四种以上给4分,缺两项扣1分。
【小题2】俯视,“残萤栖玉露”,地上点点萤光,露珠晶莹光润,有初秋的清凉之意。2分.仰望,“早雁拂金河”,雁影掠过初秋的银河,空中点点星光,点点雁影,让人感到初秋夜色的宁静与纤丽。2分(考生若从“远近”角度分析言之有理也可)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比较简单,分析时,可在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抓住景物,分析其特点是否表现了早,然后将描写的能表现早的景物直接提取出来即可。例如,早雁,密树的“晓”,落叶等。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此题考查表现手法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可先根据对诗句手法的理解,找出属于运用高低远近(俯仰远近)相结合的句子,然后在具体分析中答出其表现手法极其表达效果即可。例如,“早雁拂金河”,写早雁,必定要仰视;“残萤栖玉露”写露珠等,必定要俯视,因此通过这种手法来表现秋季夜色的特点。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