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五)
2019-06-28 17:13:43
【 大 中 小】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 题。 周文育传 ? 周文育,字景德,义兴阳羡人也。少孤贫,本居新安寿昌县,姓项氏,名猛奴。年十一,能反覆游水中数里,跳高五六尺,与群儿聚戏,众莫能及。义兴人周荟为寿昌浦口戍主,见而奇之,因召与语。文育对曰:“母老家贫,兄姊并长大,困于赋役。”荟哀之,乃随文育至家,就其母请文育养为己子,母遂与之。及荟秩满,与文育还都,见于太子詹事周舍,请制名字,舍因为立名文育,字景德。命兄子弘让教之书计。弘让善隶书,写蔡邕《劝学》及古诗以遗文育,文育不之省也,谓弘让曰:“谁能学此,取富贵但有大槊耳。”弘让壮之,教之骑射,文育大悦。 ? 司州刺史陈庆之与荟同郡,素相善,启荟为前军军主。庆之使荟将五百人往新蔡悬瓠,慰劳白水蛮,蛮谋执荟以入魏,事觉,荟与文育拒之。时贼徒甚盛,一日之中战数十合,文育前锋陷阵,勇冠军中。荟于阵战死,文育驰取其尸,贼不敢逼。及夕,各引去。文育身被丸创,创愈,辞请还葬,庆之壮其节,厚加贿遗而遣之。葬讫,会庐安兴为南江督护,启文育同行。累征俚獠,所在有功,除南海令。安兴死后,文育与杜僧明攻广州,为高祖所败,高祖赦之,语在僧明传。 ? 后监州王劢以文育为长流,深被委任。劢被代,文育欲与劢俱下,至大庾岭,诣卜者,卜者曰:“君北下不过作令长,南入则为公侯。”文育曰:“足钱便可,谁望公侯。”卜人又曰:“君须臾当暴得银至二千两,若不见信,以此为验。”其夕,宿逆旅,有贾人求与文育博,文育胜之,得银二千两。旦日辞劢,劢问其故,文育以告,劢乃遣之。高祖在高要,闻其还也,大喜,遣人迎之,厚加赏赐,分麾下配焉。 ? (选自《陈书》,有删节)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荟哀之,乃随文育至家? 哀:同情 B .素相善,启荟为前军军主? 善:赞许 C ,及夕,各引去? 引:退却 D.?劢问其故,文育以告? 故:缘故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周文育作战勇猛和为人有节义的一组是(?) A.谁能学此,取富贵但有大槊耳? 创愈,辞请还葬 B.累征俚獠,所在有功? 厚加赠遗而遣之 C.文育前锋陷阵,勇冠军中?荟于阵战死,文育驰取其尸 D.文育身被九创? 足钱便可,谁望公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文育本姓项,名叫猛奴,周荟见到他时认为他是个奇特的人,于是便向自己的母亲请求把他收为养子。后来,改姓周,名文育,学习骑射。 B.弘让教周文育写字和算术,但周文育不以为然,认为博取功名只要有长矛就可以了。弘让听后大为赞赏,于是教周文育骑马射箭。 C.陈庆之派周荟慰劳白水蛮人,但蛮人却密谋活捉周荟送给魏,事情泄露后,周荟和周文育率兵抵抗。结果周荟战死,周文育身上也多处受伤。 D.王劢的职务被别人代替后,周文育要和王劢一同北下,但走到大庾岭时听了卜人的话而返回,受到高祖的欢迎。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弘让善隶书,写蔡邕《劝学》及古诗以遗文育,文育不之省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贼徒甚盛,一日之中战数十合,文育前锋陷阵,勇冠军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苏武传》选段,回答1~4题。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衿,与武决去。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 除:殿阶 B.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 过:过错 C.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成就:栽培 D.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让:责备 2.下列各组语句中,划线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
A.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B.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C.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 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D.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3.下面句子全都表现苏武忠心事汉不辱使命的一项是 [? ] ①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②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 ③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 ④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⑤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⑥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 4.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李陵劝降采用文雅的方式,在饮酒叙谈之中,以老朋友、老同事的身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B.李陵劝降采用攻心法,先以苏武父兄之死指出汉朝的薄情,再披露苏武家庭的悲剧,又以人生苦短,应享受荣华富贵相劝,最后指出汉朝法令无常,即使回去也难保身家平安。劝降内容经过深思熟虑,显得理由充分,说服力强。 C.面对李陵的劝降,苏武全然不为所动,在恭敬中现冷峻,表现出立场坚定、大义凛然的品格。 D.李陵劝降最后反被苏武的正义所感,羞愧难当,更衬托了苏武高大的忠义形象。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 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练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绝。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死伤积野。余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遂便复战。故陵不免耳。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陵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雠,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切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予尚如此,陵复何望哉? 嗟乎!子卿!夫复何言!相去万里,人绝路殊。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鬼,长与足下生死辞矣!幸谢故人,勉事圣君。足下胤子无恙,勿以为念,努力自爱!时因北风,复惠德音!李陵顿首。 (节选自《李陵答苏武书》有删改) 【注】?李陵,字少卿,西汉陇西成纪人,名将李广之孙。天汉二年,率步卒五千,深入匈奴,以少击众,力尽而降。武帝族灭其家。李陵遂留匈奴,元平元年病死。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幸谢故人,勉事圣君谢:辞别 B.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引:率领,引申为撤退 C.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勤:劳苦 D.而皆扶病,不任干戈任:堪,胜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徐公何能及君也余不满百, B.而皆扶病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举国兴师孔子师郯子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武壮年时以一个轻车简从的使节身份,出使到拥有兵车万乘的匈奴,头发白了才回到汉地,母亲已经死了,妻子也改嫁了。
B.李陵认为白白死掉不如建立节操,毁灭声名不如用行动报答恩德。他仰慕范蠡、曹沫的志向。不得已投降,是准备有所作为的。
C.李陵率领伤病疲惫的士卒,与超过汉军十万人的匈奴军队作战,终因寡不敌众,再加上叛将出卖,打了败仗,做了俘虏。
D.汉朝对没有死节的李陵给予严厉的处罚,而对守节不移的苏武仅给予很少的奖赏,李陵认为这很难让在远方听命的臣子倾力为国效命。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3分)
②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4分)
③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3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①吾粲字孔休,吴郡乌程人也。吴录曰:粲生数岁,孤城妪见之,谓其母曰:“是儿有卿相之骨。”孙河为县长,粲为小吏,河深奇之。河后为将军,得自选长吏,表粲为曲阿丞。迁为长史,治有名迹。虽起孤微,与同郡陆逊、卜静等比肩齐声矣。孙权为车骑将军,召为主簿,出为山阴令,还为参军校尉。
②黄武元年,与吕范、贺齐等俱以舟师拒魏将曹休于洞口。值天大风,诸船绠绁①断绝,漂没著岸,为魏军所获,或覆没沈溺。其大船尚存者,水中生人皆攀缘号呼,他吏士恐船倾没,皆以戈矛撞击不受。粲与黄渊独令船人以承取之,左右以为船重必败。粲曰:“船败,当俱死耳!人穷,奈何弃之?”粲、渊所活者百余人。
③还,迁会稽太守,召处士谢谭为功曹,谭以疾不诣,粲教曰:“夫应龙以屈伸为神,凤皇以嘉鸣为贵,何必隐形于天外,潜鳞于重渊者哉?”后数往请,谭卒欣然与谋。粲募合人众,拜昭义中郎将,与吕岱讨平山越,入为屯骑校尉、少府,迁太子太傅。
④赤乌中,遭二宫之变,孙权欲废太子孙和,而立鲁王孙霸,朝中官员各执一方。粲抗言执正,明嫡庶之分,违忤孙权,欲使鲁王霸出驻夏口,遣霸之党人杨竺不得令在都邑。又数以消息语陆逊,逊时驻武昌,连表谏争。由此为霸、竺等所谮害,下狱诛。寿评曰:吾粲遭罹屯蹇,以正丧身,悲夫!?
(选自《三国志·吴书·吾粲传》,有删改)
【注】①绠绁(gěng? xiè):绳索。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穷,奈何弃之穷:贫穷
B.谭以疾不诣诣:往,到
C.粲抗言执正抗:违抗,不顺从
D.由此为霸、竺等所谮害谮害:进谗言伤害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河深奇之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漂没著岸,为魏军所获若属皆且为所虏
C.其大船尚存者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D.何必隐形于天外其间旦暮闻何物
小题3:给下列文句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粲)迁为长史,治有名迹
B.皆以戈矛撞击(大船)不受
C.谭卒欣然与(吾粲)谋
D.又数以消息语(于)陆逊
小题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吾粲幼时就表现不凡,后来被孙河赏识,奏请朝廷任命,而走上仕途。
B.吾粲任职后,治理有方,名声政绩毫不逊于同道,后来不断得到任用。
C.在会稽太守任上,吾粲能够礼贤下士,“三顾茅庐”,最终请出了谢谭。
D.陈寿认为在宫廷斗争中,吾粲“抗言执正”,因正直而丧身,是可悲的。
小题5:请结合上文第②段的内容,说说吾粲的性格特点。(4分)
5、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语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蹈火而死者
左右百人有余
B.特上弗以为政、士不
以为行故也
C.人亦
从而窖之
D.必兴天下之利,
除去天下之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