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做题。(4分)
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王实甫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①香风阵阵,掩重门②暮雨纷纷。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
注释:①内阁:深闺,内室。 ②重门:庭院深处之门。
诗歌中的“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这些诗句颇为精妙,就表达技巧和语言特色方面加以赏析。
参考答案:这些诗句采用了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运用对偶和叠词连环的手法,每句重复两三字,有一唱三叹之妙,充分表达了主人公柔肠寸断的相思之苦。(2分)诗歌语言虽不乏典雅的一面,但从总体上看,却是通俗显豁,明白如话,再加上“忽地”,“怎地”等口语的运用,读起来使人感到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盛行于宋。词牌原是曲谱的名称,乐曲失传后,就成了词形式格律的标志。词牌规定着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和词的内容并无必然联系。
B.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它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语言上运用白话文,其字数、句数押韵都没有一定的规则,不必讲究格律,形式自由。
C.作为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是一首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朦胧美的象征诗,这首诗发表后,反响很大,叶圣陶称其“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
D.艾青,中国现代诗人,其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等,诗风沉雄而悲壮,情调忧郁而感伤,对农民的苦难有着悲悯的情怀和深刻的体验,强烈的民族使命感使他的诗总能引起读者深深地共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1分)
谢公亭
李白
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小题1:“风景”一词在结构中有什么作用?诗人选取哪些意象来表现它? (5分)
小题2:该诗景情具有怎样的关系?和“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都表达了哪些相同的感情? (6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旅?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小题1:颈联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小题2: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虚实结合,写乡愁令人难眠,渐入梦境,梦回故乡。可路远,醒来时天已大亮。实写的是远离故乡,书信难达。表达羁旅中的思乡之情。(4分)
小题1:用沧江美景、渔人垂钓与诗人长途跋涉、行旅艰辛形成鲜明对比。反衬自己风尘仆仆难与家人团聚的愁绪,表达了诗人对家乡自由自在闲适生活的向往。(4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从题目上看可知诗人只身在外,天寒路远,思乡却无法回乡,只能在梦中回家,所以手法为虚实结合,情感不外乎思乡。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写作特色。结尾写了家乡的美景,回答时要从思乡与羁旅之苦的对比中具体分析结尾的手法及表达的感情。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题。
春?阴
[清]史台懋
积阴如梦暗春城,醉拥衾稠①睡不成。
芳草隔帘寒色重,落花空院雨声轻。
谁家画阁和云启,野老乌犍破晓耕。
明日新晴山下路,东风纨扇几人行。
[注]①稠:单被。亦泛指衾被。
1.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春雨绵绵,醉酒而卧仍难以入眠的情状,写出春阴浓重。
B.颔联写芳草、落花、雨声,视听兼具,动静结合,描绘出环境的特点。
C.颈联写人们打开画阁向外张望,看到了农人们晨起辛勤春耕之景。
D.尾联虚处落笔,想象雨后天晴,山下路边几人沐浴东风踏春之景。
2.整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有关诗句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
2.(1)春日无绪的闲愁之情。如,醉卧不眠,静听花落、雨声,闲适与轻愁参半。
(2)对春日美景和雨后初晴的向往、喜悦之情。如,画阁开启,农人春耕的实景,“山下路边”游人踏青的想象之景,充满作者向往、喜悦之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