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三)
A.若将渡兵向后者 若入前为寿 B.欲与公决胜败彼与彼年相若也 C.何向而不济青泥何盘盘 D.绍初闻公之击琼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
3、阅读题 严长明,字道甫,江宁人。幼奇慧。年十一,为李绂所赏,告方苞曰:“国器也!”遂从苞受业。寻假馆扬州马氏,尽读其藏书。高宗二十七年南巡,以诸生献赋,赐举人,用内阁中书,入军机。
长明通古今,多智数,工于奏牍,大学士刘统勋最奇其才。户部奏天下钱粮杂项名目繁多,请并入地丁征收,长明曰:“今之杂项折征银,皆古正供也。若去其名,他日吏忘之,谓其物官所需,必且再征,是使民重困也。”统勋曰善,乃奏已之。大学士温福征大金川,欲长明从行,长明固辞。退,有咎之者,答曰:“是将败没,吾奈何从之!”既而温福果军溃以死,随往者皆尽。
长明在军机七年,干敏异众,然亦以是见嫉。其救罗浩源事,人尤喜称之。浩源,云南粮道也。分偿属吏汪应缴所亏帑金,有诏逾期即诛。浩源缴不如数,逾期十日,牒请弛限。上下其议,时统勋主试礼部,秋曹无敢任其事者。长明因挝鼓入闱,见统勋,为言汪已捐复,将曳组绶出都,独坐浩源,义未协,宜仍责汪自缴。统勋曰:“具疏稿乎?”曰:“具。”即振袖出之,辞义明晰。疏入报可,狱遂解。其他事多类此。人有图其像祀之者。
三十六年,擢侍读。尝扈跸①木兰,大雪中失橐扆②并所装物,越日,故吏以扆至。问“何以知为吾物?”曰:“军机官披羊裘者独君耳。”长明劳而遣之。
后以忧归,遂不复出。客毕沅所,为定奏词。又主讲庐阳书院。博学强记,所读书,或举问,无不能对。为诗文用思周密,和易而当于情。著毛诗地理疏证、五经算术补正、三经三史答问、石经考异、汉金石例、献徵馀录等书。(选自《清史稿·列传二七二·文苑二》)
【注释】①扈跸(bì):随侍皇帝出行至某处。②橐扆(tuóyǐ):一种较为少见的牲畜。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亦以是见嫉见:表现
B.上下其议下:交付,下达
C.独坐浩源坐:犯罪
D.具疏稿乎具:完备,详尽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既而温福果军溃以死后以忧归
B.随往者皆尽秋曹无敢任其事者
C.长明劳而遣之和易而当于情
D.为定奏词为诗文用思周密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够分别表现严长明学术才能和政治才能的一组是(?)(3分)
A.寻假馆扬州马氏,尽读其藏书必且再征,是使民重困也
B.以诸生献赋,赐举人军机官披羊裘者独君耳
C.又主讲庐阳书院人有图其像祀之者
D.著毛诗地理疏证、五经算术补正长明在军机七年,干敏异众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严长明的求学过程中,他得到了如李绂、方苞、扬州马氏和刘统勋等人的赏识或帮助,最终功 成名就。
B.正是由于严长明的长远之见和刘统勋的奏请,户部要求把田赋并入土地税和劳役税中征收的奏请被及时阻止了。
C.严长明办事干练,极具正 义之心,多有助人的义举;同时生活简朴,所有军机处官员中只有他穿羊皮衣服。
D.严长明博学强记,如果有人就他所读书中的内容提出问题,他都能回答。他晚年在庐阳书院担任过主讲,著作颇丰。
小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年十一,为李绂所赏,告方苞曰:“国器也!”(4分)
?
(2)多智数,工于奏牍,大学士刘统勋最奇其才。(3分)
?
(3)浩源缴不如数,逾期十日,牒请弛限。(3分)
?
4、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加粗实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B.①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C.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②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
D.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虞荔,字山披,会稽馀姚人也。祖权,梁廷尉卿、永嘉太守。父检,平北始兴王谘议参军。荔幼聪敏,有志操。年九岁,随从伯阐候太常陆倕,倕问《五经》凡有十事,荔随问辄应,无有遗失,倕甚异之。又尝诣徵士何胤,时太守衡阳王亦造焉,胤言之于王,王欲见荔,荔辞曰:“未有板刺①,无容拜谒。”王以荔有高尚之志,雅相钦重,还郡,即辟为主簿,荔又辞以年小不就。及长,美风仪,博览坟籍,善属文。释褐,署法曹外兵参军,兼丹阳诏狱正。梁武帝于城西置士林馆,荔乃制碑,奏上,帝命勒之,立于馆,仍用荔为士林学士。寻为司文郎,迁通直散骑侍郎,兼中书舍人。时左右之任,多参权轴,内外机务,互有带掌,唯荔与顾协淡然靖退,居于西省,但以文史见知,当时号为清白。寻领大著作。
初,荔母随荔入台,卒于台内,寻而城陷,情礼不申,由是终身蔬食布衣,不听音乐,虽任遇隆重,而居止俭素,淡然无营。文帝深器之,常引在左右,朝夕顾访。荔性沉密,少言论,凡所献替,莫有见其际者,故不列于后焉。
时荔第二弟寄寓于闽中,依陈宝应,荔每言之辄流涕。文帝哀而谓曰:“我亦有弟在远,此情甚切,他人岂知。”乃敕宝应求寄,宝应终不遣。荔因以感疾,帝数往临视。令荔将家口入省,荔以禁中非私居之所,乞停城外。文帝不许,乃令住于兰台,乘舆再三临问,手敕中使,相望于道。又以荔蔬食积久非羸疾所堪乃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今给卿鱼肉,不得固从所执也。荔终不从,天嘉二年卒,时年五十九。
文帝甚伤惜之,赠侍中,谥曰德子。及丧柩还乡里,上亲出临送,当时荣之。
(选自唐·姚思廉《陈书?卷十九》有删改)
注:①板刺,即名片。古时书写名字于竹木片上,作访问通名之用。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雅相钦重雅:向来
B.淡然无营营:谋求
C.帝命勒之于馆勒:收藏
D.当时荣之荣:认为……是荣耀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时太守衡阳王亦造焉复驾言兮焉求
B.王以荔有高尚之志去以六月息者也
C.而居止俭素泉涓涓而始流
D.荔乃制碑乃瞻衡宇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又以荔蔬食/积久非羸疾/所堪乃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
B.又以荔蔬食积久/非羸疾所堪/乃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
C.又以荔蔬食/积久/非羸疾所堪/乃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
D.又以荔蔬食积久/非羸疾所堪/乃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
小题4:翻译下面的句子。(12分)
⑴ 荔随问辄应,无有遗失,倕甚异之。
⑵ 我亦有弟在远,此情甚切,他人岂知。
⑶ 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今给卿鱼肉,不得固从所执也。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