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6-28 18:45:47 【

1、单选题  下面对加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旗亭南偏门鬻坟典之肆。坟典之肆:书店。坟典,即“三坟”“五典”,传说中的上古书籍。
B.刘东山,世宗时三辅捉盗人。三辅:西汉时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个职官,其治理的地区亦称三辅,后指京城及附近地区。
C.到巳牌时分,忽然作起大风,扬沙拔木,非常厉害。巳牌:古代以“地支”顺序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官府前设牌报时,巳牌即巳时,相当于上午九点至十一点。
D.那王举人也不谦让。举人:秀才参加会试被录妈者统称举人,会试的第一名叫解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秀才参加乡试被录取者统称举人,乡试的第一名叫解元)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熟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24.⑴颜回能“闻一知十”,说明他具有怎样的学习能力?(1分)
⑵请就这两则论语中孔子的某一教育特色作简要评析。(3分)


参考答案:(1)举一反三 (2)激励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等(评析略)(4分,第一问1分;第二问3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组加粗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大人嫌迟?作不良计
B.多后世人?家事夫婿
C.府吏丁宁?渐愁煎近
D.便言多才?巧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
?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 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1.下列各句中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目眦尽裂?目眦:眼睛。
B.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左担任警卫的人。
C.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跽:跪直身子。
D.哙遂入,披帷西向立?西向:西边。
2.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则之斗卮酒?玉斗一双,欲亚父
(2)窃大王之不取也?臣韩王送沛公
A.两个“与”字相同,两个“为”字不同。
B.两个“与”字不同,两个“为”字相同。
C.两个“与”字相同,两个“为”字相同。
D.两个“与”字不同,两个“为”字不同。
3.下列对文段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在危急中“如厕”是借口,真情是急欲脱逃。
B.樊哙陈词,把项王看得仅次于怀王,是为了满足了项羽自矜功伐的心理。
C.樊哙闯帐,“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主要表现樊哙对项王的愤怒、仇恨。
D.樊哙闯帐陈词后,项王赐座,表明杀机已经消除。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
2.A
3.A
4.(1)持戟交叉守卫军门的卫士想阻止他进去,樊哙侧着盾牌撞去,卫士跌倒在地上,樊哙就进去了。(2)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出入和意外的变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何并字子廉,祖父以吏二千石自平舆徙平陵。并为郡吏,至大司空掾,事何武。武高其志节,举能治剧①,为长陵令,道不拾遗。
徙颍川太守,代陵阳严诩。诩本以孝行为官,谓掾吏为师友,有过辄闭阁自责,终不大言。郡中乱,王莽遣使征诩,官属数百人为设祖道,诩据地哭。掾史曰:“明府吉征,不宜若此。”诩曰:“吾哀颖川士,身岂有忧哉!我以柔弱征,必选刚猛代。代到,将有僵仆者,故相吊耳。”
是时颍川钟元为尚书令,领廷尉,用事有权。弟威为郡掾,赃千金。并为太守,过辞钟廷尉,廷尉免冠为弟请减死罪一等,愿蚤就髡钳②。并曰:“罪在弟身与君,律不在太守。”元惧,驰道遣人呼弟。阳翟轻侠③赵季、李款多蓄宾客,以气力渔食闾里,至奸人妇女,持吏长短,从横郡中,闻并且至,皆亡去
并下车求勇猛晓文法吏且十人,使文吏治三人狱,武吏往捕之,各有所部。敕曰:“三人非负太守,乃负王法,不得不治。钟威所犯多在赦前,驱使入函谷关,勿令污民间;不入关,乃收之。赵、李桀恶,虽远去,当得其头,以谢百姓。”钟威负其兄,止洛阳,吏格杀之。亦得赵、李他郡,持头还,并皆县头及其具狱④于市。?(节选自《汉书》)
【注释】①剧:复杂混乱的地方。②髡钳:刑罚名,剃去头发。这里泛指刑罚。③轻侠:不怕死的强盗。④具狱:罪状。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官属数百人为设道祖:饯送
B.有过闭阁自责辄:就
C.并为太守,辞钟廷尉过:路过
D.将有僵仆者,故相耳吊:哀悼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何并有才干的一组是(?)(3分)
①举能治剧,为长陵令,道不拾遗?
②代到,将有僵仆者,故相吊耳
③罪在弟身与君,律不在太守?
④使文吏治三人狱,武吏往捕之,各有所部
⑤钟威负其兄,止洛阳,吏格杀之?
⑥亦得赵、李他郡,持头还,并皆县头及其具狱于市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何并,字子廉,祖籍平舆。祖父和父亲都从郡吏起家,后来都凭借郡守的身份从平舆迁移到平陵。
B.严诩本来用孝行治理颍川,认为掾史是师友。掾史一有过错,他就闭门自责。知道接任他的是何并,忧心忡忡。
C.颍川人钟元担任尚书令兼廷尉,出面为弟弟说情,请求何并将其弟弟钟威由死刑减一个等次,从轻处理,遭到了何并的严词拒绝。
D.阳翟对赵季、李款蓄养宾客不以为然,抱以轻视态度,却仗恃权势鱼肉乡里,无恶不作。
小题4:把上述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哀颖川士,身岂有忧哉!我以柔弱征,必选刚猛代。(5分)
(2)以气力渔食闾里,至奸人妇女,持吏长短,从横郡中,闻并且至,皆亡去。(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


本题解析:
小题1:
小题1:
小题1:
小题1:略
【附参考译文】
何并,字子廉,祖父凭借禄秩二千石的郡守身份从平舆迁到平陵。何并起初担任郡中小吏,直至大司空掾,侍奉何武。何武认为他志向品节崇高,以有治理复杂混乱地方的才能的名义举荐了他,让他担任长陵县令,长陵县道不拾遗,社会安定。
何并升任为颍川太守,接替阳陵人严诩,严诩本来用孝行治理颍川,认为掾吏是师友。掾史一有过错,他就闭门自责,最终也不严词训斥。郡中出现混乱局面,王莽派人征调严诩,属下官员几百人在路边替他设宴饯行,严诩坐地而哭。掾史问:“您是受到吉祥的征召,不应该这样吧!”严诩说:“我是为颖川的士人哀痛,我自己哪里有什么忧愁呢!我因为柔顺而被征用,(我一走就)一定会选用一个刚强威猛的人来接替我。接替我的人一到,将会有人要遭受酷刑,所以哀悼他们罢了。”
这时候颍川人钟元担任尚书令兼廷尉,位高权重。他弟弟钟威担任郡掾,贪污了很多钱。何并要去担任颍川太守,拜访辞别钟廷尉。钟廷尉免冠为弟弟说情,请求何并早点将其弟弟钟威由死刑减一个等次,希望从轻处理,接受一般的刑罚。何并说:“是你弟弟和你犯了罪,得依照法律来量刑,能否从轻处理,可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钟元害怕了,赶快派人向弟弟通风报信。阳翟有两个亡命之徒赵季、李款豢养着许多宾客,仗恃权势在乡里侵夺别人的财产,甚至欺侮良家妇女,掌握着官吏们的把柄,在郡中横行霸道,听说何并即将赴任,都逃跑了
何并到任后,寻找勇敢威猛并且通晓法律的官吏将近十人,让他们处理三个人的案件,武吏去捉拿罪犯,各司其职。武吏下命令说:“不是这三个人得罪了太守,是他们触犯了王法,不能不治罪。钟威犯的错误大多在朝廷大赦之前,流放到函谷关,不能让他危害民间;如果他不服处置,就逮捕了他。赵季、李款是凶恶之人,虽然逃到远方去了,应该逮回他们,用他们的头来向百姓赔罪。”钟威仗恃他哥哥的权势,不服从官府的处置,走到洛阳就被官吏杀死了。赵、李二人也在其他地方被捉住,带回他们的头颅。何并在街市上公布他们的罪状,悬挂他们的头示众。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辨析并修改病..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