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之二)【注】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注】这是元好问借海棠花教育儿辈的一首诗。
1.第二句诗中“深藏”一词很形象,请作简要的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给人怎样的哲理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8分)
塞路初晴?雍陶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行子①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注]①行子:出行的人。
小题1: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边塞风景?(4分)
小题2:请结合全诗分析最后两句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小题。
送沈子福归江东
(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释:罟师,渔夫。
小题1:分析诗歌首句所写意象及其作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第三、四句手法多样,试分析其所用手法及表达效果。(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瀑布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艺术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小题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下文的“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小题2:从写法上看,“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