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三衢道中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①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注释:①泛,乘船?
小题1:此诗写的是什么季节?从哪些意象可以推知?(2分)
小题2:此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试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对此诗作简要分析?(6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谒金门?李好古①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谁在玉关②劳苦?谁在玉楼③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注:①李好古:南宋词人。少年时曾立志沙场杀敌,可惜功业未成。②“玉关”,原指玉门关,后泛指边塞。③“玉楼”,华美的高楼,代指歌舞之地。
(1)词的上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加以赏析。(3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961年12月
陆游《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小题1:从内容角度,两首诗均属?诗,他们都应用到的表现手法是?。
小题2:毛诗笔下的梅花有何特点?
答:?
小题3:陆诗笔下的梅花有何特点?
?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相见欢
(宋)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①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②。
注释:靖康之难,汴京沦陷,朱敦儒南逃金陵。①簪缨:达官贵人之冠饰,后遂借指高官显宦。②倩:请,借。?扬州:抗金的前线重镇,过了淮河就到了金人的占领区。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垂”字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点绛唇·雨中故人相过
[元]王恽
谁惜幽居?故人相过还晤语。话奈联步,来看花成趣。
春雨霏微,吹湿闲庭户。香如雾。约君少住,读了《离骚》去。
(1)词的上片写了词人和故人哪些动作?表现了他们怎样的情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片“湿”字渲染了什么样的环境氛围?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约朋友读《离骚》,抒发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