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七)
A.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B.帝以业老于边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令美以所部之兵护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D.乃缘灰河西南行二十里良乃入,具告沛公 |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张雄飞,字鹏举,琅琊临沂人。至元二年,廉希宪荐之于世祖,召见,陈当世之务,世祖大说。授同知平阳路转运司事,搜挟蠹弊,悉除之。帝问处士罗英,谁可大用者,对曰:“张雄飞真公辅器。”帝然之,命驿召雄飞至。
十六年,拜御史中丞,行御史台事。阿合马以子忽辛为中书右丞,行省江淮,恐不为所容,改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使。未行,阿合马死,朝臣皆以罪去。拜参知政事。阿合马用事日久,卖官鬻狱,纪纲大坏,雄飞乃先自降一阶,于是侥幸超躐者皆降之。忽辛有罪,敕中贵人及中书杂问,忽辛历指宰执曰:“汝曾使我家钱物,何得问我!”雄飞曰:“我曾受汝家钱物否?”曰:“惟公独否。”雄飞曰:“如是,则我当问汝矣。”忽辛遂伏辜。二十一年春,上与朝臣议大赦天下,雄飞谏曰:“古人言,无赦之国,其刑必平。故赦者,不平之政也,圣明在上,岂宜数赦!帝嘉纳之,语雄飞曰:“大猎而后见善射,集议而后知能言,汝所言者是。朕今从汝。”遂降轻刑之诏。
雄飞刚直廉慎,始终不易其节。尝坐省中,诏趣召之,见于便殿,谓雄飞曰:“若卿可谓真廉者矣。闻卿贫甚,今特赐卿银二千五百两、钞二千五百贯。”雄飞拜谢,将出,又诏加赐金五十两及金酒器。雄飞受赐,封识藏于家。后阿合马之党以雄飞罢政,诣省乞追夺赐物,裕宗在东宫闻之,命参政温迪罕谕丞相安童曰:“上所以赐张雄飞者,旌其廉也,毋为小人所诈。”塔即古阿散请检核前省钱谷,复用阿合马之党,竞矫诏追夺之。塔即古阿散等俄以罪诛。
帝虑校核失当,命近臣伯颜阅之。中书左丞耶律老哥劝雄飞诣伯颜自辨,雄飞曰:“上以老臣廉,故赐臣,然臣未尝敢轻用,而封识以俟者,正虞今日耳,又可自辨乎?”二十一年,卢世荣以言利进用,雄飞与诸执政同日皆罢。
二十三年起为燕南河北道宣慰使决壅滞黜奸贪政化大行卒于官。(选自《元史·张雄飞传》,有删节)
【注】壅:堵塞
1.对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十六年,拜御史中丞/拜:拜见 ?
B.阿合马用事日久,卖官鬻狱/用事:掌权?
C.忽辛遂伏辜/辜:罪?
D.雄飞受赐,封识藏于家/识:作标记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雄飞乃先自降一阶/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B.汝曾使我家钱物,何得问我/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C.然臣未尝敢轻用/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D.卢世荣以言利进用/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逍遥游》)
3.下列四组中,能直接表现张雄飞清廉能干的一组是(? ?) ?
①搜挟蠹弊,悉除之?
②张雄飞真公辅器 ?
③惟公独否?
④雄飞受赐,封识藏于家 ?
⑤决壅滞,黜奸贪?
⑥汝所言者是,朕今从汝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雄飞受廉希宪推荐,世祖召见他,他陈述了当时国家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世祖很高兴,授予他同知平阳路转运司的职务。
B.阿合马让自己的儿子忽辛担任中书右丞,巡视管理江淮一带的事务,阿合马担心儿子不被张雄飞容纳,就让儿子改任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使。
C.忽辛犯罪,世祖下令中贵人和中书省官员一起审问,忽辛说审问的官员都曾经收受过忽辛家的钱物,只有张雄飞没有收过。
D.塔即古阿散等人因犯罪被杀后,皇帝考虑到阿合马的余党检查核实有误,命令温迪罕和丞相安童复查。张雄飞没有听从耶律老哥的建议辩白。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李白诗集》后序
[宋]曾巩
《李白诗集》二十卷,旧七百七十六篇,今千有一篇,杂著六十篇者,知制诰常山宋敏求字次道之所广也。次道既以类广白诗,自为序,而未考次其作之先后。余得其书,乃考其先后而次第之。
盖白蜀郡人,初隐岷山,出居襄汉之间,南游江淮,至楚观云梦。云梦许氏者,高宗时宰相圉师之家也,以女妻白,因留云梦者三年。去之齐鲁,居徂徕山竹溪。入吴,至长安,明皇闻其名,召见以为翰林供奉,顷之不合去。北抵赵、魏、燕、晋,西抵歧、邠,历商於,至洛阳,游梁最久。复之齐鲁,南浮淮泗,再入吴,转徙金陵,上秋浦、浔阳。天宝十四载,安禄山反,明年明皇在蜀,永王鳞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璘迫致之。璘军败丹阳,白奔亡至宿松,坐系浔阳狱。宣抚大使崔涣与御史中丞宋若思验治白,以为罪薄宜贳,而若思军赴河南,遂释白囚,使谋其军事,上书肃宗,荐白材可用,不报。是时,白年五十有七矣。乾元元年,终以污璘事长流夜郎,遂泛洞庭,上峡江,至巫山,以赦得释。憩岳阳、江夏,久之复如浔阳,过金陵,徘徊于历阳、宣城二郡。其族人阳冰为当涂令,白过之,以病卒。年六十有四,是时宝应元年也。其始终所更涉如此,此白之诗书所自叙可考者也。
范传正为白墓志,称白“偶乘扁舟,一日千里,或遏胜景,终年不移”,则见于白之自叙者,盖亦其略也。《旧史》称白山东人,为翰林待诏,又称永王璘节度扬州,白在宣城谒见,遂辟为从事。而《新书》又称白流放夜郎,还浔阳,坐事下狱。宋若思释之者,皆不合于白之自叙。盖史误也。
白之诗,连类引义,虽中于法度者寡,然其辞闳肆隽伟,殆骚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旧史》称“白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余以为实录。而《新书》不著其语,故录之,使览者得详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制诰常山宋敏求字次道之所广也——广:增补
B.以女妻白——妻:嫁给
C.坐系浔阳狱——坐:因为
D.上书肃宗,荐白材可用,不报——报:回复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体现作者重新编辑《李白诗集》或写下这篇序文原因的一组是(? )
①《李白诗集》二十卷,……知制诰常山宋敏求字次道之所广也
②次道既以类广白诗,自为序,而未考次其作之先后
③其始终所更涉如此,此白之诗书所自叙可考者也
④白之诗,连类引义,……近世所未有也
⑤《新书》又称白流放夜郎,……,皆不合于白之自叙
⑥《旧史》称“……”,余以为实录。而《新书》不著其语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诗集》原有七百七十六篇,后经宋次道增补,成为一千零一篇,杂著六十篇。作者就是在宋次道编本的基础上予以重新排序编订的。
B.李白是唐代蜀郡人,曾经隐居山中,后来广泛游历,先后到过荆楚、齐鲁、洛阳、浔阳、宿松等地,有时“一日千里”有时“终年不移”。
C.在安史之乱中,李白曾经在永王李磷帐下为幕僚,也正因此被流放夜郎。遇赦回到浔阳,又因故被关进监狱,是宋若思最终释放了他。
D.李白的诗,虽然大多都不符合当时诗歌创作的法度、规范,但其诗词句博大奔放,隽永奇伟,表现出奔逸的才气,宏伟奔放的志向气概。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得其书,乃考其先后而次第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始终所更涉如此,此白之诗书所自叙可考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10—13题。
于成龙传
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人。顺治十八年,授广西罗城知县,年四十五矣。罗城居万山中,盛瘴疠,瑶、僮犷悍。方兵后,遍地榛莽,县中居民仅六家,无城郭廨舍。成龙到官,召吏民拊循之。申明保甲,盗发即时捕治,请于上官,谳实即处决,民安其居。邻瑶岁来杀掠,成龙集乡兵将捣其巢,瑶惧,誓不敢犯罗山境。民益得尽力耕耘。居罗山七年,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
迁湖广黄冈同知,驻岐亭。岐亭故多盗,白昼行劫,莫敢谁何。成龙抚其渠彭百龄,令捕盗自赎。尝察知盗所在,伪为丐者,入其巢,与杂处十馀日,尽得其平时行劫状。乃出呼役械诸盗,他盗皆远窜。尝微行村堡,周访闾里情伪,遇盗及他疑狱,辄踪迹得之,民惊服。
十三年,署武昌知府。吴三桂犯湖南,师方攻岳州,檄成龙造浮桥济师,甫成,山水发,桥圮,坐夺官。三桂散伪劄遍湖北州县,麻城、大冶、黄冈、黄安诸盗,皆倚山结寨应三桂。妖人黄金龙匿兴宁山中,谋内乱。刘君孚者,尝为成龙役,善捕盗,亦得三桂劄,与金龙等结大盗周铁爪,据曹家河以叛。朝以成龙旧治得民心,檄往招抚。成龙诇【注】知君孚虽反,众未合,犹豫持两端。兼程趋贼砦,距十里许止宿。榜示自首者免罪,来者日千计,皆贷之。
先遣乡约谕君孚,降者待以不死。乃策黑骡往,从者二,张盖鸣钲,迳入贼舍。呼君孚出见,叩头受抚,降其众数千。金龙走纸棚河,与其渠邹君申往保山砦,成龙擒斩之。朝以闻,请复官,即擢黄州知府。
二十三年,江苏巡抚余国柱入为左都御史,安徽巡抚涂国相迁湖广总督,命成龙兼摄两巡抚事。未几,卒於官。
成龙历官未尝携家属,卒时,将军、都统及僚吏入视,惟笥中綈袍一袭、床头盐豉数器而已。民罢市聚哭,家绘像祀之。是年冬,上南巡至江宁,谕知府曰:“尔务效前总督于成龙正直洁清,乃为不负。”又谕大学士等曰:“朕博采舆评,咸称于成龙实天下廉吏第一。
(节选自《清史稿·于成龙传)
【注】诇:xiòng,刺探
10.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益得尽力耕耘?益:更加
B.甫成,山水发?甫:刚刚
C.桥圮,坐夺官?坐:因此
D.成龙兼摄两巡抚事?摄:代理
11.下列各句分别表现于成龙处事讲究策略和深得民心的一组是(?)
A. 瑶惧,誓不敢犯罗山境/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
B. 伪为丐者,入其巢/民罢市聚哭,家绘像祀之。
C. 先遣乡约谕君孚,降者待以不死/朝以闻,请复官,即擢黄州知府
D. 成龙擒斩之/咸称于成龙实天下廉吏第一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于成龙直到45岁才步入仕途,但通过在罗城为官的政绩展示了自己的才能,深得百姓的
拥戴。
B.在处理岐亭盗贼一事的过程中,于成龙的魄力和计谋均得到了很好地表现。
C.于成龙的下属刘君孚因为吴三桂的蛊惑而叛变,于成龙充分利用了心理战,使他归降。
D.康熙皇帝以于成龙为榜样来告诫江宁知府,并给予于成龙“天下廉吏第一”的至高褒奖。
1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尝微行村堡,周访闾里情伪,遇盗及他疑狱,辄踪迹得之,民惊服。(4分)
译文:?
(2)榜示自首者免罪,来者日千计,皆贷之。(3分)
译文:?
(3)是年冬,上南巡至江宁,谕知府曰:“尔务效前总督于成龙正直洁清,乃为不负。”(3分)
译文:?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顺宗为太子,以殿中侍御史召为舍人。新罗国君死,诏拜侍封郎中往吊。故事,使外国,赐州县十官,卖以取费,。丹曰:“使外国,不足于资,宜上请,安有贸官受钱?”即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之。还为容州刺史。教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始城州,周十三里,屯田二十四所,教种茶、麦,仁化大行。以谏议大夫召,有直名。刘辟反,议者欲释不诛,丹上疏,以为“孝文世,法废人慢,当济以威,今不诛辟,则可使者惟两京耳”。宪宗褒美。乃拜晋慈隰州观察使,封武阳郡公。阅岁,自陈所治三州,非要害地,不足张职,为国家费,不如属之河东,帝从之。徙为江南西道观察使。丹计口受俸,委余于官,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始,民不知为瓦屋,草茨竹椽,久燥则戛而焚。丹召工教为陶,聚材于场,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人能为屋者,受材瓦于官,免半赋,徐取其偿;逃未复者,官为为之。贫不能者,畀以财;身往劝督。有吏主仓十年,丹覆其粮,亡三千斛,丹曰:“吏岂自费邪?”籍其家,尽得文记,乃权吏所夺。召诸吏曰:“若恃权取于仓,罪也,与若期一月还之。”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有卒违令当死,释不诛,去,上书告丹不法,诏丹解官待辨。会卒,年五十八。验卒所告,皆不实,丹治状愈明。大和中,裴谊观察江西,上言为丹立祠堂,刻石纪功,不报。宣宗读《元和实录》,见丹政事卓然,它日与宰相语:“元和时治民孰第一?”周墀对曰:“臣尝守江西,韦丹有大功,德被八州,殁四十年,老幼思之不忘。” 乃诏观察使上丹功状,命刻功于碑。(节选自《新唐书?韦丹传》)(2007年宁夏卷)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孤:幼年丧父
B.始城州,周十三里城:构筑城墙
C.法废人慢,当济以威济:渡过难关
D.与若期一月还之期:约定时间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韦丹“助民安居”的一组是( )(3分)
①民贫自鬻者,赎归之?②教种茶、麦,仁化大行
③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④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
⑤免半赋,徐取其偿?⑥韦丹有大功,德被八州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韦丹为人率直,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旧例规定,凡出使外国,朝廷赐下州县官员名额,卖出后充作资费,韦丹认为费用应有朝廷支付,不可卖官求钱。
B.韦丹认为法令废弛会导致人们对它的轻视,因而主张严惩谋反的刘辟;对所治三州,认为并非要害之地,不必多花费国家钱财,不如划归河东管辖。
C.韦丹对贪污现象仔细核查,责之甚严。仓库主管十年间侵吞粮食三千斛,韦丹抄没其家,查得实据,下令一月之内如数补还,保住国家财产不受损失。
D.韦丹去世之后,裴谊建议为他设立祠堂,刻石记功,当朝宰相也认为他的功德使江西老幼思之不忘。皇上于是下令观察使上报韦丹的功绩并刻碑表彰。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逃未复者,官为为之。贫不能者,畀以财;
(2)验卒所告,皆不实,丹治状愈明。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