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①与人坦然无所忤 ②闲效元人作小词杂曲以自娱 ③小词杂曲,亦复纵横跌宕 ④及旦,则淮上诸家传写殆遍 ⑤自是客淮数月,留连朋好不能去 ⑥论者谓以沈宋之法, 行温李之词,时罕及者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①③⑤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1)贤者大都喜欢他的才华,对他很亲近,而他也因为自己的才华被人妒忌。(意思正确、语言通顺1分,“昵就”、“见”各1分)(2)宣城施闰章从京师回来,见到毛甡,把他看作是才子。(意思正确、语言通顺1分,“还自京师”、“目”各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构:诬陷。根据前后文,再根据“借他事”,就可推断“构”为“诬陷”的意思。
小题2:①表现的是毛甡的为人,②说的是毛甡的自我娱乐,⑤说的是毛甡流连好友。做此类题要善于运用排除法。根据①排除AD,再根据②或⑤排除B。
小题3:中秋夜会客宴饮的是“吏部张新标父子”,朱禹锡没有。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
小题4:翻译第一句时要注意“昵就”、“见”的解释,“昵就”解释为“亲近”,“见”表被动;第二句时要注意“还自京师”为状语后置,即“自京师还”,“目”为意动用法,把……看做。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参考译文:
毛甡,是萧山人。起初他名叫奇龄,字大可,另一字齐于,自称淳于髡。年少时他和兄长万都很出名,大家称他“小毛子”。
毛牲恃才而放任旷达,擅长诗、歌、乐府和填词。与人交往心平气和,没什么抵触。贤者大都喜欢他的才华,对他很亲近,而他也因自己的才华被人妒忌。当时作诗的人曾经到毛甡那儿询问水平高下怎样,毛牲给他们大概评定一下优劣等第,有人听到了他的评价就很厌恶他,常常想着诬蔑他。毛甡被自己秀才的地位和生活所困,家里清贫又碰上乱世,就装疯,剃了头发,穿上僧衣行走山泽中。不时仿效元人作小词杂曲来自我娱乐,他的仇家就摘录他作品中的语句借此来诽谤他,设法攻击然后加害于他;后来经过官府调查未有确凿证据,没有被论罪。毛甡自认为无罪,虽然屡次差一点死掉但最后都未被加害,更加不戒备。仇家十分恼火无处发泄,就撬开毛甡的箱子,取出他所写的文章给烧了,又想借他人之事陷害他,将他置于死地。村里和毛甡交好的人都叫他逃走,毛甡和他们哭着话别。从此四处流落,到过齐、楚、郑、卫、梁、宋等地。他曾经攀登嵩山,翻越几座山峰后,远远眺望顶峰,内心十分悲伤而无法继续攀登,叹道:“我心力衰弱了。实在悲伤啊!一贫如洗又磨难重重,我能归依何处呢?”
毛甡所写的诗,大都依托美人香草,来抒写自己的牢骚愤激之情,写得缠绵绮丽。小词杂曲,也是词意慷慨,不受拘束,依照节奏歌咏,使人悲欢交集。他游历到靖江,一个姓冯的卖酒人喜欢他的词,想私下接近他。毛甡谢绝说:“他喜欢(我的词)但不了解我,只是认为我是一个狂妄的人罢了。”便直接离开。经过海陵,到达淮上,山阳县令朱禹锡一向善待毛甡,为他召来各位名士词人一起欢聚。而吏部张新标父子喜欢作诗,家有名园,在中秋夜召集数十位宾客聚会,歌声、乐声齐起,毛甡借着醉意敲打盘子,作《明河篇》,共六百多字。到了早上,淮上各家几乎都传抄《明河篇》。宣城施闰章从京师回来,见到毛甡,把他看作是才子。毛甡从此客居淮上好几个月,留连好友舍不得离开。毛甡虽然生活困顿,在所到之处也曾向人乞讨食物;但如不合他的心意,即使召唤他也不去。
毛甡从小受到华亭陈子龙的知遇,陈子龙评价他的文章是“才子之文”,但他纵情于作文和饮酒,对自己很不爱惜。毛甡平生擅长研究《诗经》,采用毛、郑各家的注释,对他们的注释取长补短,著有《毛诗省篇》。现在旧集大多损毁,只保存几卷诗词,友人蔡大经为他刻印流传于世。评论者认为毛甡的作品用沈、宋之章法,写出温、李的词风,当时很少有人比得上。毛甡四十多岁还没有孩子,说自己必将在外寄居终老一生。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①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②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孟子·尽心下》)
注:①施:给予。②不下带:带,腰带。古人视不下带,即只视带之上。此处比喻注意眼前常见之事。
(1)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言辞浅近,听者容易入身;含义深远,教育价值自然就大,孟子把它作为“善言”的标准是很有道理的。
B、孟子所谓的“善道”有两条标准,一是理解掌握不难,二是施行运用的作用广大。
C、孟子认为,一个人如果能注意自身的修养,从主动替别人耕田这样的小事做起,他就具有了君子的操守。
D、要求别人做到的事情很多,对自己的要求却很低,这是世俗之人的通病。
(2)根据文意,说说如何避免“舍其田而芸人之田”这一现象的产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
(2)修养应从自身做起,不舍近求远。(或:应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修养)(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颜回能“闻一知十”,说明他具有怎样的学习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就这两则文字中孔子的某一教育特色作简要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举一反三
(2)激励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等。(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正襟危坐/(端正)
B.酾酒临江/(疏导)
C.山川相缪/(缭、盘绕)
D.江渚之上/(江中小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