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海棠 (宋)苏轼?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4分)
(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2分)
2、阅读题 (2013·琼海高考模拟测试)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
辋川闲居
王 维
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
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
青菰①临水拔,白鸟向山翻。
寂寞於陵子②,桔槔方灌园。
【注】 ①青菰:俗称茭白,生于水中,叶如蒲苇。②於陵子:齐国高士陈仲子的号。据《高士传》载:陈仲子认为其做官的兄长不义,就带着妻子到了楚国,住在於陵,自号於陵子。楚王听说他很贤德,派人聘请他做宰相,他就又逃到别处替人浇灌园子。
小题1:诗的第三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二、四联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注释:[1]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那时,“安史之乱”刚平定以后,吐蕃又攻陷长安,代宗出逃。不久,郭子仪收复京师,乘舆反正。此时的唐王朝,处于内外交困,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灾难重重。[2]锦江:与下句的“玉垒”(山名)都在成都地方。? [3] 西山:指今四川省西部当时和吐蕃交界地区的雪山。[4] 梁甫吟:古乐府中一首民歌。《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
小题1:首句中“伤客心”的原因是什么?这句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析。(4分)
答:
?
?
小题2:尾联说“可怜后主还祠庙”有什么用意?“日暮聊为梁甫吟”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4分)
答:?
?
4、单选题 对下列诗句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概括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点出“愤”字,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
B.“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写诗人去武侯祠途中的情况,是问路时的问答形式,微露满意 ?和欣慰。
C.“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写诗人饮酒而内心得到宽慰,举起酒杯表示以后再也不歌行路之难。
D.“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下句则是对诸葛亮一生功业的精辟概括。
5、阅读题 题文古代诗歌鉴赏(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秋日?【明】高翥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螀。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小题1:古人说:“一叶而知秋”,作者开篇就抓住了对秋天的到来最敏感的小草来写,你认为哪个字能写出秋天小草的神韵?请作具体分析。(4分)
小题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三、四两句。(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