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的题。
念奴娇·登石头城①
(元)萨都剌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②,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注:①石头城:即金陵城,昔为六朝都城。②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
1.本词成功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来创设意境,请结合上片或下片作简要赏析。
答: ?
2.作者在此首词中抒发了哪些感慨,请分条概括并简要分析。
答: ? ?
参考答案:1.上片:实写了石头城天地无物、惟有青山如壁的空旷寂寥之景;虚写了昔日战争连年的激烈残酷、豪杰消逝的苍凉悲壮之景。虚实结合使意境更深远,情感更深沉。
下片:实写了离宫荒凉破败,辇路芳草萋萋,松径寂静无人,鬼火高低明灭,秦淮一片明月的空冷阴森之景;虚写了歌女在歌舞中、酒樽前、明镜里青春渐逝的孤寂凄惨。虚实结合使意境更深远,情感更深沉。
2.①对世事(历史)变迁/昔盛今衰的悲哀。曾经的繁华六朝,现已成空荡的江山;曾经的行宫内院,早已是芳草萋萋。世事(历史)沧桑/盛衰无常,让人倍加感伤。
②对自然永恒、物是人非/人生短暂的无奈。曾经的江山明月离宫依旧存在,而曾经的豪杰宫人却已随时光流逝而“消磨”,一片空冷孤寂,让人顿觉自然永恒、人生短暂。
③对战争残酷的心痛。战火纷飞,摧毁了往日的繁华,只剩下生灵涂炭,白骨遍野,让人心痛。
④对青春易逝的感伤。多少美丽如花的歌舞粉黛,对镜施粉理鬓,却又青丝变白发,消磨了青春美丽,这应该是诗人对自已也是对世人青春易逝的感伤。(言之成理亦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化度寺①作
吴文英
池上红衣②伴倚栏,栖鸦常带夕阳还。殷云度雨疏桐落,明月生凉宝扇闲。
乡梦窄,水天宽。小窗愁黛淡秋山。吴鸿好为传归信,杨柳阊门③屋数间。
【注】①化度寺:杭州一寺院名。②红衣:指莲花。③阊门:苏州城西门,吴文英早年居于苏州。
小题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栖鸦常带夕阳还”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乡梦窄,水天宽”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请加以赏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表达了作者怀乡思归的孤寂之情。(3分)通过描绘化度寺傍晚所见的夕阳余晖、归鸦等景致,营造出凄凉感伤的氛围,并且以“鸦归”反衬人“未归”,增添作者怀乡思归的孤寂之情。(2分)
小题2:“窄”表梦之短促,与“水天宽”形成鲜明对照,使乡梦更加显得短暂;(3分)通过虚实结合和对比手法,突出了作者思念家乡以及有家难归的惆怅之情。(3分)
本题解析:
小题1:理解作者的情感要抓住诗词中的表情词语,这首词中的表情词语有“愁”“传归信”。再结合注释①和③可以表明作者怀乡思归的孤寂、愁苦之情。
小题2:赏析词句要从词句的基本意思、所用手法和表达情感的角度去考虑。“窄”字写梦,匠心独运。“窄”表短促,与水天“宽”对照,可见天长、水远而梦短的惆怅之情。运用了虚实结合和对比手法,突出了作者思念家乡和有家难归的惆怅之情。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蝉?羊令野
整个夏天
你的鼓噪不休
那种重复调子
令人思虑的
不知道谁抄袭谁的语言
高枝而
饮露餐风
你的自鸣清高
却在一夜西风里
噤住了自己的一张嘴
说你是懦夫也可以
说你是哲者也可以
不过
最难熬的冬来霜雪
等你脱壳之后
顶多是个空洞的标本
小题1: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任选一种分析其艺术效果。(4分)?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概括作答。(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比喻、拟人(2分)“自鸣清高”“噤住自己一张嘴”赋予蝉人的情态和动作(1分),写出了蝉的自命清高和在外力下不能坚守自我的特点(1分)。
小题2:表达了诗人对蝉鼓噪却没有自己主张、一味跟风,自命清高但在压力之下不能坚守自我的讽刺。
本题解析:
小题1:首先要了解各种常见修辞手法的基本特点,然后结合语句的特定语境进行分析。
小题2:概括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必须对文本的内容有熟悉的掌握,并能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尤其是一些能表明作者感情和态度的词语。如本题中“鼓噪不休、自鸣清高、不过,最难熬的冬来霜雪,等你脱壳之后,顶多是个空洞的标本。”等语句,不难看出作者对待蝉的态度和在本文中的情感。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列题目。(8分)
从军行七首(其一)?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大漠风尘日色昏,
黄昏独坐海风秋。?红旗半卷出辕门。
更吹羌笛关山月,?前军夜战洮河北,
无那①金闺万里愁。?已报生擒吐谷浑。
【注】①无那:无奈。
小题1:王昌龄的两首《从军行》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联系诗句分析。(4分)
小题2:两首诗歌的三、四句都使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其一表达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情感。久戍不归的征人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传入耳际的缕缕笛声勾起征人无限的思乡、思亲之情。 (2分)
其五赞颂将士们奋勇杀敌、忘我报国的英雄主义精神。大漠之中狂风四起,飞沙走石,战士们顶着狂风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中途听到了前方传来的大捷的消息,战士们因失去了一次杀敌的机会而遗憾。 (2分)
小题2:
其一中“无那金闺万里愁”一句,诗人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乡恋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使全诗更富有意蕴。 (2 分)
其五中“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两句,避免了正面写夜战过程,从侧面写前军夜战的战果辉煌,让读者去体会联想将士们奋勇杀敌、忘我报国的英雄主义精神,使诗歌更深沉、含蓄。 (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把握。两首诗虽然都是边塞诗,但其一中“黄昏独坐”“羌笛”“关山月”等都表达出诗人的思乡怀人之情。其五中第一句就通过景物描写渲染了雄壮气氛“滚滚大漠风尘”第二句通过将士们的行为“顶着狂风半卷红旗挺进”来展现战士杀敌热情。后两句写前线传来的捷报,从而体现将士们奋勇杀敌、忘我报国的英雄主义精神。
小题2:本题考查诗歌中的人物描写的侧面描写,分析侧面要知道什么是正面,因为正侧面是相对主体来说的,两首诗的主体都是描写征人,前一首通过描写征人妻子思念征人,来写出征人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这样侧面写来更富意蕴。后一首没有正面写将士们如何夜战,而是写夜战的战果辉煌,让读者去体会联想将士们奋勇杀敌、忘我报国的英雄主义精神,使诗歌更深沉、含蓄。这样两首诗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征人的不同角度的生活情感。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10分)
清明?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 满艰蓬蔫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
小题1:这首诗首联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6分)
小题2: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用典出处。这首诗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清明时节,大地上一派生机,桃李盛开。野田荒芜之处,是埋葬着死者的墓地。(2分)运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描写清明时节两种不同的景色。(2分)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哀情。(2分)
小题1:《孟子》或“齐人有一妻一妾”(1分)?表现了诗人对贤愚混杂是非不分的世道的愤慨;(2分)表现出诗人一种无奈的超脱。(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本题在鉴赏过程中,要抓住诗歌里的意象,在此基础上感悟景物描写的特征,解答时一定要注意与诗句的结合。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本题在鉴赏过程中,要抓住诗歌里的意象,在此基础上感悟景物描写的特征,解答时一定要注意与诗句的结合。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