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相 见 欢
朱敦儒①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②。
【注】①朱敦儒,洛阳人,南宋词人。本词写于词人因“靖康之难”南逃客居金陵之时。②扬州:当时为抗金前线。
(1)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在全词中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簪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临 江 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小题1: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3分)
小题2: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5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二月二日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①井,三年从事亚夫②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注]:①元亮:陶渊明的字。其诗中有“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的句子。②亚夫:指汉代的周亚夫。他屯兵柳营,军纪严明,后世用“细柳营”或“柳营”指军营。
小题1:请简要描述这首诗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初春画面?其中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诗中的“游人意”要表达的是什么情感?请根据全诗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列一首宋词,按要求回答问题。(10分)
诉?衷?情
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注】这首词写于宋仁宗宝元元年作者四十八岁时,当时他从参知政事贬为外官已有六年了。
1)这首词提到了民间的那个节
日?有那些习俗?(3分)
2)简要分析本词写景状物的艺术特点。(3分)
3)简要分析这首词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