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6-29 17:42:48 【

1、阅读题  傅青主善书画
[清]徐珂
傅青主以书画著,不轻为人作。尝有友求画,傅谓:“画虽末艺,然必须笔补造化,我每作画,先择其时,非遇良辰不下笔。今重违①君意,约以中秋夕为期,如天气晴爽,风定月明,当准备纸笔。”
至日,果晴爽,友大喜,知其嗜酒,乃与痛饮,自晡至昳②,始罢席。乃命侍者为研浓墨,骈两几,铺丈长玉版纸于上,又取铁界尺镇纸四角,谓俟月上东向,秉烛为之。少焉,月出,乐甚,命侍者取所研浓墨一巨钵,置旁几,屏退诸人,独自命笔。友远立窃窥,但见舞蹈踊跃,其状若狂。友径趋至背后,力抱其腰。傅狂叫,叹曰:“孺子败吾清兴,奈何!”遂掷笔搓纸而辍。友见其满头皆墨,汗下如雨,急取水为之浣濯,遣人送归。
京师打钟庵落成,僧慕傅名,丐书庵额。以僧无行,不许。僧谂③某与傅善,啖④以重金,令转乞。甲不敢遽达,又虑无以报僧,既思得一法,乃沽佳酝招饮,又预作五绝诗一首,以打钟庵三字嵌诗中,乘微醺,自握笔书此诗,屡书,屡自拉弃之。傅睨之而笑,甲曰:“家有屏。欲书此诗刻其上,顾不善涂鸦。”时傅醉矣,曰:“我为汝代笔如何?”甲喜曰:“幸甚。”遽索纸,纵笔为之。甲请曰:“既赐书,即求署款。”傅笑而许之。甲刓⑤此三字授僧,榜于门。
一日,傅偶过庵前,讶额署己款,笔意确是,注视之,沉思良久,忽忆前为甲书屏中有此三字,始悟为甲所卖,遂与绝交。
(节选自《清稗类钞·艺术类》)
[注] ①重违:难违。②昳:太阳偏西。③谂:通“审”,详细了解。④啖:利诱。⑤刓:剜,挖。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谓月上东向      俟:等待
B.遂掷笔搓纸而辍:停止
C.书庵额丐:给予
D.傅之而笑睨:斜视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傅青主狂放不羁和刚正不阿的一组是(3分)(  )
A.①傅青主以书画著,不轻为人作 ②孺子败吾清兴,奈何
B.①又取铁界尺镇纸四角 ②以僧无行,不许
C.①屡书,屡自拉弃之 ②遽索纸,纵笔为之
D.①舞蹈踊跃,其状若狂 ②始悟为甲所卖,遂与绝交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傅青主对创作的时间有严格要求,每次创作都必须选择晴爽月明的中秋良辰。
B.友人为了求得傅青主的画,置酒与之痛饮,后来却因败坏了傅青主的清兴而无果。
C.甲为了回报和尚,设计骗取了傅青主的真迹,最后却因此断送了与傅青主的交情。
D.本文通过对傅青主的动作和语言等描写,刻画了一位富有鲜明个性的书画家形象。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分)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分)
(3)欲书此诗刻其上,顾不善涂鸦。(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A
小题4:(1)认真办好学校教育,把孝悌(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或顶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2)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3)(我)想写下这首诗刻在它上面,只是我不擅长书写。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C(丐,请求。)
点评:对于实词的理解,要注意联系原文相关内容,可用代入法,在理顺文章大意的时候就将这道实词题解决。每次遇到带点的实词,就将选项中的实词的含义代入,看是否通顺,这样以来,文章看完了,实词题也就解决了。
小题2:试题分析:A和B的①都不能体现傅青主狂放不羁;C.②不能体现他的刚正不阿。所以选D。
点评:做本题先明确各个分句里说的到底是什么。然后看清题干要求,本题跟我们常做的题型不同,是分别表明傅青主狂放不羁和刚正不阿的,也就是第一句是表明傅青主狂放不羁,第二句是表现他的刚正不阿,所以做这类题一定要细心。
小题3:试题分析:A项,(“非遇良辰不下笔”不等于“每次创作都必须选择晴爽月明的中秋良辰”。)
点评:这类题是对文言文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涵盖广泛,要求考生整体把握文意,是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高层次要求。题目所给选项特点是差别细微,似是而非,稍不留神就可能致误。做题要诀是严格比照原文,细心辨察正误。
小题4:试题分析:(1)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庠序”指学校,“申之以孝悌之义”是状语后置句,“负戴”做状语背着东西,顶着东西。(2)这个句子中“日”每天,“知明”智慧明达,各占1分,语意完整给1分。(3)这个句子中“顾”只是,“涂鸦”这里指书写,各占1分,语意完整给1分。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我们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翻译句子时应注意找准得分点,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这些都很容易被设置为得分点。
[参考译文]
傅青主凭书画著称,但不轻易为人创作书画。曾经有个朋友来求画,傅青主说:“画画虽是微不足道的技艺,但是要用画笔描摹自然,我每次作画,都要先选择时机,不遇良辰不会动笔。今天难以违背您的意思,就约定在中秋夜,如果天气晴爽,没有风而且月色明亮,就准备纸笔为您作画。”?
到了那一天,天气果然晴爽,朋友很高兴,知道傅青主喜欢喝酒,就和他痛饮,从午后一直喝到太阳偏西才停止宴饮。于是让侍者研了浓墨,拼了两张几案,铺上一丈多长的玉版纸,又拿出铁界尺压在纸的四角,说等到月上东方,拿着蜡烛作画。过了一会,月亮出来了,他很高兴,让侍者取来一大钵研好的浓墨,放在旁边的几案上,让周围的人都退下,独自提笔作画。朋友站在远处窥视,只见他手舞足蹈,那样子像发了狂似的。朋友径直快步地走到他背后,用力抱住他的腰。傅青主狂叫起来,叹息说:“你败了我的雅兴啊,怎么办!”于是扔掉笔揉烂纸停止作画。朋友见他满头是墨,汗如雨下,急忙拿水替他洗干净,派人送他回去。
京师打钟庵落成,庵里的和尚仰慕傅青主的名声,请求他题写庵上的匾额。因为那和尚品行不好,傅青主不答应。那个和尚深知甲某和傅青主关系很好,便用重金引诱甲某,让他向傅青主转求。甲某不敢贸然转求,又考虑到无法回复和尚,后来想到一个办法,于是买来好酒请傅青主宴饮,又预先作了一首五绝诗,把“打钟庵”三个字嵌入诗中,趁着微醉,自己拿笔写起这首诗,多次书写,又多次亲自撕毁丢弃。傅青主斜视他笑了起来,甲某说:“家中有个屏风,想写下这首诗刻在它上面,只是我不擅长书写。”当时傅青主已醉,便说:“我替你书写,怎么样?”甲某高兴地说:“非常荣幸。”傅青主马上要来纸张,放手写了起来。甲某请求说:“你既然赐予我书法,就再请你写下自己的名字。”傅青主笑着答应了。甲某挖下“打钟庵”这三个字交给和尚,和尚把它贴刻在门额上。有一天,傅青主偶然从庵前经过,惊讶地发现匾额上题写着自己的名字,笔法的确是自己的,他注视着,沉思很久,忽然回忆起先前替甲某书写的屏风诗有这三个字,才醒悟到被甲某出卖了,于是就与甲某断绝交情。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伶官传序
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其根本。
B.契丹与吾为兄弟——约:订立盟约。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束缚捆绑。
D.梁君臣之首——函:用木匣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尔其无忘父之志——余久卧病无聊,使人复葺南阁子
B.及衰也,数十伶人困之——为国以礼,言不让
C.泣下沾襟,其衰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
D.而身死国灭,天下笑——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下列各句对文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以“呜呼”起笔,发出了对伶官误国的感慨。接着语用反问,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不在天命,而在人事。这一叹一问,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
B.第二段以“三矢”贯穿文意。先写庄宗受命,再写庄宗复命,着力描写了庄宗“请矢”的恭谨态度,从中看出他是矢志复仇的,这就突出了“人事”的作用。
C.第三段对比庄宗极盛、极衰的两种情形,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这就通过对“盛衰之理”的议论,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基本内涵。
D.文末紧承上文进一步议论,得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教训,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
2.D
3.A
4.(1)请出他父亲留下的箭,用锦囊盛放着,背着它走在前面。
  (2)或是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试题。
(1)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之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孟子·告子上·第二十四章》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 ——《孟子·离娄下·第十九章》
(2)“碰瓷”事件让人避之不迭,帮助人反被冤枉的事情屡见不鲜。许多案例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给好心人留下了难以治愈的心理障碍。
2006年11月20日上午,65岁的徐寿兰在公交车站跌倒受伤被江苏泗阳籍26岁青年彭宇扶起,并送到医院,结果老人说自己是被彭宇所撞,把彭宇告上法庭,索赔13.6万元。
2011年8月16日,天津许云鹤扶违章爬马路护栏摔倒的王老太,被法院判赔10万余元。
2011年12月1日,福州,一名年过六旬的老人不慎摔倒在福建日报社附近的人行道上,随后十多分钟,过往七八个路人都在犹豫该不该帮,后来路人在互相作证的情况下才敢施救。
2012年7月8日上午11时,陕西西安,西安体育学院门口,一位骑自行车的老者突然全身抽搐,连人带车倒在了马路中间,可路边的很多行人只是驻足观看。
2012年8月10日,上海新华路淮海西路口,一老人躺倒在地,满头是血,围观路人无人敢扶,引来骑车经过的一名外国女子破口大骂。
2013年7月24日早上8点,何昌龄与儿子、儿媳到宜宾人民公园的书画室给学生上课,碰见一位八旬老人摔倒并掉进人工湖中,他以21秒的时间把老人成功救起。有人问:“万一那个老人出现意外,老人家属误以为是你把他推下去的怎么办?”何昌龄说:“当时想不了那么多,救人要紧。”
小题1:孟子的话体现了他怎样的思想主张?(6分)
小题2:面对社会上层出不穷的“碰瓷”事件,请结合孟子的思想,谈谈你如果遇到类似情况会怎么办,为什么。要求不少于150个字。(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善能克恶(邪不胜正);②行仁不可虚伪,不可为行仁义而行仁义;③要对仁充满信心,否则,自己也将失去仁心。
小题2:㈠挺身而出。恶性事件不应成“好人难做”的借口。 善要克恶,只有增加水的力量。
“恩将仇报”挑战了社会道德底线,必然成为人人公愤,公道自在人心。实际上,别人面临困难,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这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也是人性向善本能的表现。公交车上,主动为孕妇让座,已成为大多数人的习惯。“最美司机”“最美妈妈”“最美老师”等最美现象在各地不断涌现。世上究竟好人多还是坏人多,人性向善还是向恶?不同人因其不同遭遇,可能心中有不同的答案。但要相信一点,尽管世上有很多坏人甚至恶魔,但人类之所以延续至今,是因为人类具有行善和向善的人性。
伸张正义、明辨是非、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等是社会主流价值意识形态,纵观中外数千年的历史,这些都是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因素。越是信任缺失、“好人难做”,越需要有人坚守自己的道德理想,为社会增添正能量。
㈡谨慎行事。救死扶伤、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认为好人难做,水不可以胜火,而放弃主人行为,那么人与禽兽何异?慢慢的我们的仁心也会丧失。
由于近年来频频出现好心助人却反遭讹诈的新闻,导致社会上不断发生“如果没有监控视频和目击证人,就不敢做好事”的窘境。不敢伸手的道德恐惧是一种社会信任危机的阵痛。但每个人都会变成老人,每个人都有老年亲属,如果人们心中的信任危机永远持续下去,如果再也没人愿意迈出救人的那一步,那么最终受到更深伤害的是我们自己。每个人心里都有颗道德的种子,助人是理所当然的,但为了不让“瓷”得逞,一方面我们需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另一方面为了让道德的种子发芽并茁壮成长,我们希望整个社会能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更需要有关的法律法规对助人者进行“护航”,只有这样,才能让救人者与被救者之间解除?“信任危机”。
当务之急是让公民精神尽快成长起来,修补起社会信任的纽带,从根本上实现道德提升,让助人者和被助者仁心永存。


本题解析:
小题1: 本题只要能正确翻译文段,概括不难。(1)仁德能够胜过不仁德,好比水能胜过火。但现在那些行仁的人,却好比用一小杯水去扑灭一车木柴燃起的大火,火焰扑不灭,他就说是水不能胜过火,这就又和那种很不仁德的人差不多了,以后他也一定会把自己的仁丧失掉的。
(2)人和禽兽的差异就那么一点儿,一般人抛弃它,君子却保存它。舜明白一般事物的道理,了解人类的常情,于是从仁义之路而行,而不是为行仁义而行仁义。
小题2: 本题一定要审清题意,题干要求是“结合孟子的思想”,所以应以孟子的思想为基点,即要敢于行善,要积极行善,要相信善必胜恶。要传递正能量。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贿:财物
B.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耽搁
C.女也不,士贰其行/爽:过错
D.忧心孔,我行不来/疚:痛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B、虽趣舍万殊
C、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D、冯虚御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