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九)
A.①傅青主以书画著,不轻为人作 ②孺子败吾清兴,奈何 B.①又取铁界尺镇纸四角 ②以僧无行,不许 C.①屡书,屡自拉弃之 ②遽索纸,纵笔为之 D.①舞蹈踊跃,其状若狂 ②始悟为甲所卖,遂与绝交 |
2、阅读题 伶官传序
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其根本。
B.契丹与吾约为兄弟——约:订立盟约。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束缚捆绑。
D.函梁君臣之首——函:用木匣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B.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C.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D.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下列各句对文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以“呜呼”起笔,发出了对伶官误国的感慨。接着语用反问,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不在天命,而在人事。这一叹一问,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
B.第二段以“三矢”贯穿文意。先写庄宗受命,再写庄宗复命,着力描写了庄宗“请矢”的恭谨态度,从中看出他是矢志复仇的,这就突出了“人事”的作用。
C.第三段对比庄宗极盛、极衰的两种情形,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这就通过对“盛衰之理”的议论,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基本内涵。
D.文末紧承上文进一步议论,得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教训,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试题。
(1)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之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孟子·告子上·第二十四章》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 ——《孟子·离娄下·第十九章》
(2)“碰瓷”事件让人避之不迭,帮助人反被冤枉的事情屡见不鲜。许多案例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给好心人留下了难以治愈的心理障碍。
2006年11月20日上午,65岁的徐寿兰在公交车站跌倒受伤被江苏泗阳籍26岁青年彭宇扶起,并送到医院,结果老人说自己是被彭宇所撞,把彭宇告上法庭,索赔13.6万元。
2011年8月16日,天津许云鹤扶违章爬马路护栏摔倒的王老太,被法院判赔10万余元。
2011年12月1日,福州,一名年过六旬的老人不慎摔倒在福建日报社附近的人行道上,随后十多分钟,过往七八个路人都在犹豫该不该帮,后来路人在互相作证的情况下才敢施救。
2012年7月8日上午11时,陕西西安,西安体育学院门口,一位骑自行车的老者突然全身抽搐,连人带车倒在了马路中间,可路边的很多行人只是驻足观看。
2012年8月10日,上海新华路淮海西路口,一老人躺倒在地,满头是血,围观路人无人敢扶,引来骑车经过的一名外国女子破口大骂。
2013年7月24日早上8点,何昌龄与儿子、儿媳到宜宾人民公园的书画室给学生上课,碰见一位八旬老人摔倒并掉进人工湖中,他以21秒的时间把老人成功救起。有人问:“万一那个老人出现意外,老人家属误以为是你把他推下去的怎么办?”何昌龄说:“当时想不了那么多,救人要紧。”
小题1:孟子的话体现了他怎样的思想主张?(6分)
小题2:面对社会上层出不穷的“碰瓷”事件,请结合孟子的思想,谈谈你如果遇到类似情况会怎么办,为什么。要求不少于150个字。(6分)
4、单选题 下列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贿:财物
B.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耽:耽搁
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过错
D.忧心孔疚,我行不来/疚:痛苦
5、单选题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B、虽趣舍万殊
C、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D、冯虚御风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