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契阔谈?,心念旧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小题2: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吾尝吱而望矣,________。(《荀子·劝学》)
小题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参考答案:
小题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小题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小题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鹊;
小题2:臾;博;
小题3:惘。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舟中读元九[注]诗
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注]元九:元稹的别称。元稹排行第九,因以称之。
1.这两篇作品均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象,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境。
2.两首诗的最后一句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灯 风 暗淡、凄凉
2.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两首诗都借风吹浪打,寒意逼人的景物描写把凄凉的景色与凄凉的心境融为一体,借“暗风”“逆风”的形象比喻,暗示仕途险恶,表达了对挚友前途深深的忧虑。(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7分)
题龙阳县青草湖①?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②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①青草湖:位于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青草湖”与洞庭湖一脉相连,所以,诗中又写成了“洞庭湖”②湘君: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为湘水女神。
(1)这首诗极有“太白遗风”,请具体说明。(4分)
(2)诗的前半部写景萧瑟,后半部记梦美好,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
(l)本诗运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想象奇特,如开头一句用一“老”字,赋予洞庭湖的水波以人的情感,由眼前的水波联想到人生易老,并想象到美丽的湘君竟一夜间愁成了满头白发。后两句用了夸张的手法,醉酒后仿佛觉得自己不是在洞庭湖中泊舟,而是在银河之上荡桨,自己所做的梦,也有了体积压在船上,也压在星河之上。所以有太白遗风。(本题从表达技巧方面答题,答出夸张拟人手法和丰富的想象联想得1分,具体展开,首句“老”字分析1分,次句想象湘君愁白了头1分,三四句醉后想象畅游银河1分。)
(2)不矛盾。写对美好梦境的留恋,正从反面流露出他在现实中的失意与失望。所以三、四句看似与一、二句情趣各别,内里却是一气贯通、水乳交融的。(表明态度1分,反面衬托1分,最后表述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鼎铛玉石,?,?,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参考答案:
(2)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
(3)赢得仓皇北顾?烽火扬州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注释:
1.桐庐江是钱塘江流经桐庐县境的部分。广陵:即扬州,又称维扬。
2.建德:桐庐的邻县。这里泛言桐庐、建德一带江域。
3.海西头:指扬州。
(1) 结合前两联谈谈作者是如何表现孤寂之感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后四句侧重写“寄广陵旧游”,试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前两联通过日暮、山深、猿啼、沧江夜流、风吹木叶、月照孤舟等景象,渲染出清峭孤寂的环境,调动人的视觉,听觉,借景抒情,从而表现了黯淡悲凉的情绪,突出了孤独寂寥之感。(答出意象得2分,答出手法得2分)
(2)后四句作者向朋友倾述客居异乡的惆怅和孤独之感(2分),抒发了思念故土和怀念友人的真挚感情(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