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十)
A.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 B.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 C.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 D.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D(接近)小题2:B 助词,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词组。(A 副词,才/副词,却 C副词,怎么/疑问代词,哪些,D 介词,读wèi替/介词,读wéi被)
小题3:A(楚王发现只有雌剑后杀掉了干将)
[附译文]
楚国的干将、莫邪(夫妇二人)替楚王铸剑,(花了)三年(功夫)才完成。楚王发火了,想杀他们。剑有雌雄二柄。干将的妻子怀孕将要生产了。丈夫对她说:“我给楚王铸剑,三年才成功。楚王发火了,我去(楚王)一定杀掉(我)。你生下的孩子如果是男的,(孩子)长大后,(就)告诉他:‘出门看南山,松树长在石上,剑在它的背面。’”于是就拿着雌剑去见楚王。楚王十分气愤,就派人审看。(原来)剑本有两柄,一雄一雌,雌剑送来了,雄剑没送来。楚王大怒,就把干将杀掉了。
莫邪生下的儿子叫赤,等到他长大了后,就问他母亲:“我父亲在哪些?”母亲说:“你父亲给楚王铸剑,三年才成功。楚王发怒,把他杀了。(他)离家时嘱咐我:‘告诉你儿子,(让儿子)出门看南山,松树长在石上,剑在它的背面。’”于是儿子出屋门往南看,不见有山,只见堂前有一根松木檐柱立在石础上面,就你斧子劈开柱子背面,(果然)得到一柄剑。(于是他)日想夜想要为父报仇。
楚王梦见一个青年男子,两条眉之间宽一尺,说要报仇。楚王就重赏千金捉拿他。赤听了,(赶紧)逃走,逃进山里边走边悲歌。碰到一位侠客,侠客说:“你年纪轻轻的,怎么哭得这样伤心?”(赤)说:“我是干将、莫邪的儿子。楚王杀了我的父亲。我想报仇!”侠客说:“听说楚王用千金购买你的脑袋,请把你的脑袋和剑都交给我,(我)替你报仇。”赤说:“太好了”!于是他就割下自己的头,双手捧着脑袋和剑一并奉上,尸体僵硬地站立。侠客说:“(我决)不辜负你!”于是尸体才仆倒下去。
侠客提着赤的脑袋去见楚王,楚王大喜。侠客说:“这是勇士的头, 应当用开水大锅煮。”楚王按他的话办了。(赤的头)煮了三天三夜也煮不烂。头在滚热的水里跳出水面,瞪着眼睛十分愤怒。侠客说:“这男子头煮不烂,希望大王亲自到锅边察看,这样一定能煮烂了。”楚王就走上前往锅里看,侠客就用剑向楚王的头砍去,楚王的脑袋随着宝剑掉进开水里;侠客也砍掉自己的头,头也掉进开水里。三个脑袋一起煮烂了,没法分辨。于是(只好)把锅里的汤分成三份埋葬,所以通称“三王墓”,如今(这墓)就在汝南郡的北宜春县境内。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划线词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谢家来贵门——阿母谢媒人
B.举酒属客——举匏樽以相属
C.况修短随化——余独好修以为常
D.少无适俗韵——而吾与子所共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尹谷字耕叟,潭州长沙人。性刚直庄厉,初处郡学,士友皆严惮之。
宋以词赋取士,季年,惟闽、浙赋擅四方,谷与同郡邢天荣、董景舒、欧阳逢泰诸人为赋,体裁务为典雅,每一篇出,士争学之,由是湘赋与闽、浙颉颃①。中年登进士第。调常德推官,知崇阳县,所至廉正有声。?
丁内艰,居家教授,不改儒素。日未出,授诸生经及朱氏《四书》,士虽有才思而不谨饬者摈不齿。诸生隆暑必盛服,端居终日,夜灭烛始免巾帻,早作必冠而后出帷。行市中,市人见其举动有礼,相谓曰:“是必尹先生门人也。”诘之果然。?
晚入李庭芝制幕,用荐擢知衡州,需次于家。潭城受兵,帅臣李芾礼以为参谋,共画备御策。时城中壮士皆入卫临安,所余军仅四百五十人,老弱太半。芾纠率民丁,奖励以义,人殊死战,三月城不下。大军断绝险要,援兵不至,谷知城危,与妻子诀曰:“ 吾以寒儒受国恩,典方州,谊不可屈,若辈必当从吾已耳。”召弟岳秀使出,以存尹氏祀,岳秀泣而许之死。乃积薪扃户②,朝服望阙拜已,先取历官告身焚之,即纵火自焚。邻家救之,火炽不可前,但于烈焰中遥见谷正冠端笏危坐,阖门无少长皆死焉。芾闻之,命酒酹谷曰:“尹务实,男子也,先我就义矣。”务实,谷号也。
初潭士以居学肄业为重州学生月试积分高等升湘西岳麓书院生又积分高等升岳麓精舍生潭人号为三学生兵兴时三学生聚居州学犹不废业。谷死,诸生数百人往哭之,城破,多感激死义者。
(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①颉颃:不相上下,相抗衡。②扃户:闭户。
小题1:对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士友皆严惮之惮:恐吓
B.季年,惟闽、浙赋擅四方季:朝代之末
C.中年登进士第第:科第
D.丁内艰,居家教授丁:遭逢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宋以词赋取士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B.岳秀泣而许之死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C.城破,多感激死义者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D.阖门无少长皆死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直接表明尹谷“性刚直庄厉”的一组是(3分) (? )
①体裁务为典雅 ②居家教授,不改儒素 ③士虽有才思而不谨饬者摈不齿 ④早作必冠而后出帷 ⑤谷知城危,与妻子诀 ⑥先取历官告身焚之,即纵火自焚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④⑤⑥
D.①③④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尹谷性格刚直严厉,士友都很敬畏他;他在学习上一丝不苟,在作赋方面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士人争相向他学习。
B.尹谷在家里教授学生,仍保持儒者的品德操行,严格要求学生,如果学生不谨慎修习,即使才思敏捷他也不教授他们。
C.潭州城被敌兵包围的时候,尹谷毅然与妻子诀别,为保存尹氏的祭祀之人,他叫弟弟尹岳秀逃出,自己与敌人展开殊死战斗,最终死于火海之中。
D.尹谷死后,潭州看重读书学习的“三学生”几百人去吊唁他,潭州城被攻破以后,很多人都被他感动,为大义而死。
小题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
初潭士以居学肄业为重州学生月试积分高等升湘西岳麓书院生又积分高等升岳麓精舍生潭人号为三学生兵兴时三学生聚居州学犹不废业
小题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诸生隆暑必盛服,端居终日。(3分)
②用荐擢知衡州,需次于家。(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1:A
小题1:B
小题1:C
小题1:初/潭士以居学肄业为重/州学生月试积分高等/升湘西岳麓书院生/又积分高等/升岳麓精舍生/潭人号为三学生/兵兴时/三学生聚居州学/犹不废业。
小题1:①诸生(学生们/学子们)盛夏季节也必须穿戴整齐,整天正襟危坐。(3分)
②(尹谷)因为别人举荐被提拔担任衡州知州,需要住在家里。(4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惮:害怕
小题1:A 介词,凭借? B 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 C 辅助代词,……的人/助词,用于舒缓语气? D 语气词,不译/兼词,“于之”
小题1:①表现的是尹谷等人对词赋的要求很高;④是尹谷的学生的行为,不能直接表明尹谷“性刚直庄厉”。
小题1:与敌人展开殊死战斗的是民丁,不是尹谷。
小题1:此题考查断句,要根据文意断句。共断9处,对三个给1分,漏断不扣,错断倒扣
小题1:①得分点:隆暑、端居、句意各1分②得分点:用、知、次、句意各1分
参考译文:
尹谷,字耕叟,是潭州长沙人。他的性格刚直严厉,最初在郡学时,同学朋友都很尊敬、害怕他。
宋朝凭借词赋录取士人,末年时,只有闽、浙的词赋名传天下,尹谷和同郡的邢天荣、董景舒、欧阳逢泰等人作赋,追求风格典雅,每作出一篇,士人们就争相向他们学习,从此湘的词赋和闽、浙的词赋不相上下。尹谷中年考中进士。他被调任常德推官,做崇阳知县,所到之处都能做到廉洁公正,留下了好的名声。
遭逢母亲去世,尹谷在家里教授学生,没有改变儒者的品德操行。太阳还没有升起,他就开始教授诸生经书以及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虽然有才思却不谨慎修习的士人他都摈弃不教。诸生盛夏季节也必须穿戴整齐,整天正襟危坐,晚上熄灭蜡烛后才解下头巾,早上起来一定要先戴好帽子然后才走出帷帐。走在集市上,集市上的人看到他们举止有礼,互相说:“这一定是尹先生的门徒。”询问他们,果然就是。
晚年他进入李庭芝的幕府,因为别人举荐被提拔担任衡州知州,需要住在家里。潭州城被敌兵包围,帅臣李芾对尹谷以礼相待,让他做自己的参谋,共同谋划防备抵御敌人的策略。当时城里的壮士都去守卫临安了,剩下的部队只有四百五十人,其中一大半是年老体弱的人。李芾集聚并率领壮士,用义来勉励他们,人们都拼死战斗,三个月敌人也没有把城攻下。敌军断绝了险要地段,援兵不能到达,尹谷知道潭州城危在旦夕,就和妻子儿女诀别,说:“我以一个寒微的儒生的身份蒙受国家的恩德,主管一方州土,论义当不屈,你们一定要跟随我去死啊。”叫来他的弟弟尹岳秀,让他逃出去,以便保存尹氏的祭祀之人,尹岳秀哭着答应他为国而死。尹谷就堆积木柴,锁上门窗,穿上朝服,朝着朝廷所在的方向跪拜之后,先取出所任官职的委任凭证,烧掉了它,然后跳入火中自杀。邻居来救他,火势猛烈不能靠近,只从猛烈的火焰中远远地看见尹谷头上戴着帽子,手里拿着笏,正襟危坐,全家无论年少年长的都死了。李芾听说后,派人拿酒来祭奠尹谷,说:“尹务实,真是一个男子汉,在我之前就义了。”务实是尹谷的号。
起初,潭州的读书人把读书学习看得很重,州里的学生每月考试得分高的,就升为湘西岳麓书院的学生,再得分高的,就升为岳麓精舍的学生,潭州人称之为“三学生”。发生战乱时,三学生聚居在州学,仍然不废弃学业。尹谷死后,诸生几百人前去吊唁他。城被攻破以后,很多人都被他感动,为大义而死。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学类文本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