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唐代诗人高适《除夜作》,完成后面(1)(2)题。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1)诗中写“寒灯”有何意义??(4分)
(2)简析“故乡今夜思千里”所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参考答案:(1)“寒灯”二字渲染了旅馆的清冷和诗人内心的孤寂,描绘出孤寂清冷的意境。
(2)诗人写思乡角度很有特点,不直接写自己思念故乡,而写故乡亲人思念自己,虚写,想像,借此衬托自己的思乡之情,把深挚的思乡之情抒发得婉曲含蓄。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因此,他主张将“千里”改为“十里”。要不要将“千里”改为“十里”?为什么?请结合诗题和全诗内容作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不要。(1分)本诗题为“江南春”,用“千里”二字既切合题意,且照应题中的“江南”二字。(2分)全诗泛写江南春色,所写之景并不限于一处,即使改成“十里”,“莺啼绿红”也未必能听得见、看得着;而用“千里”二字,诗中所写的景象更加开阔,全诗诗味也更加浓郁。(3分)
本题解析: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象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试举二三例分析郭沫若诗集《女神》里对创造精神的歌唱。
参考答案:《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相信不断的毁坏和不断的创造正是万物万事发展的法则;对20世纪科学文明的讴歌,如《笔立山头展望》;对于大自然的神奇力量的歌唱,如《晨安》《光海》。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双调]水仙子 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1)本曲虽几乎句句写景,但手法并不单调。请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曲妙用“一、两、再三、十”等较小的数词,请自选一句,品析其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所取景物有大有小,时远时近,舒卷自如。
②动静结合。
③暗写人物,如“珠帘”“画船”,增添景物情致。 ?
(2)一江烟水照晴岚:“一江”,从整体上写出江南烟波浩渺的美景。“两岸人家接画檐、卷香风十里珠帘”:“两岸”“十里”写出了江南的人烟阜盛与繁华。“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一段”“再三”写出了江南的秀美。(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晨起
[元]张养浩
恋枕嫌多梦,开帘曙色迷。鹤寒依户立,猿馁近厨啼。
蹴石泉鸣屋,吞烟树隐堤。村居真可喜,触处是诗题。
[注]元至治元年(1321),张养浩因上《灯山疏》批评皇帝奢侈而触怒了元英宗,为避祸辞去参议中书省事职务,归隐故乡。
(1)请简要分析诗人晨起前后不同的心情。(2分)
(2)请简要赏析颔联和颈联景物描写的手法。(4分 )
参考答案:
(1)诗人晨起前,处于“恋枕”与“嫌多梦”的矛盾中,透露出些许烦恼和不平静;晨起后,发现村居环境充满诤隋画意,喜悦之情油然而生。(2分。意思对即可)
(2)颔联写鹤立与猿啼,一静一动;颈联“泉鸣屋”动中有静,?“树吞烟”静中有动。景物描写动静结合,突出了清晨山村的清新幽静,流露出诗人归隐田园后怡然自得的心境。(4分。从“炼字”等手法分析,言之成理亦可。手法1分,分析1分,效果1分,语言表达1分)
本题解析:(1)开头两句写了诗人早晨起床前贪睡懒起,的确辞官后心情轻松了许多,应该可以好好睡觉,不用那么早起床了,但是又怕梦见曾经官场的险恶与勾心斗角,诗人的内心处于“恋枕”与“嫌多梦”的矛盾之中,透露出些许烦恼和不平静;“鹤寒依户立,猿馁近厨啼”,清晨雾气弥漫,冷风清寒,白鹤依门而立,厨外山猿啼叫,似因饥饿而来。这分明是世外桃源,这样的住处,对于在官场已感极其疲惫和厌倦的作者来说,实在是太怡人、太舒畅了;“蹴石泉鸣屋,吞烟树隐堤”,窗外幽泉流淌,但闻流水碰到石头上发出了“哗哗”的响声,远处青山隐隐,堤树云雾缭绕,朦胧可见。突出了清晨山村的清新幽静,流露出诗人归隐田园后怡然自得的心境。“村居真可喜,触处是诗题”,远离了黑暗的官场,面对田园的自然美景,觉得一切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2)“鹤寒依户立,猿馁近厨啼”,鹤立猿啼,一静一动,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衬托出了村居清晨的自然静谧;“蹴石泉鸣屋,吞烟树隐堤”景物的描写由近及远,既有听觉“泉鸣” 的描写,又有视觉“烟树”的描写,一动一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而且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更加突出了清晨山村的清新幽静,流露出诗人归隐田园后怡然自得的心境。景物的描写虚虚与实实,呈现出变幻之美,迷离之美,若隐若现的飘忽之美,这样的美景似乎让诗人忘却了一切忧愁与烦恼,完全陶醉于清晨山村之美景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