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对《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评论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两首词都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
B.两首词都用典故,前者借以讥讽当时朝政,后者借以抒发情怀。
C.两首词都是豪放词人所写,前者雄奇、奔放,后者慷慨、沉郁。
D.两首词都以怀古为题,怀念古代英雄,表达作者壮志难酬的情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列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注】①沈腰潘鬓消磨:《南史·沈约传》载“约与徐勉素善……(约)言已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后以“沈腰”作腰肢减瘦的代称。潘岳《秋兴赋》“斑鬓发以承弁(帽子)兮”,后以“潘鬓”代头发 斑白。
②八百里:牛名,晋王恺有名牛八百里駮,王恺与王济比射落败,王济遂命杀牛作炙。
①两首词在整体构思上都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②辛词自许为“壮词”,其“壮”体现在哪些方面?试作赏析。
参考答案:6:(1)李词将亡国前奢华生活的追忆与沦为囚徒的现实对比,表现了对故国的眷恋及亡国之痛.辛词则借梦中飞赴前线、沙场点兵的盛况与而今英雄垂暮、无所作为的现实对比,表现了收复中原的豪情及报国无门的悲愤。? (2)①申大志。即醉里梦里不忘收复河山的雄心壮志。 ②抒悲情。全词感情基调雄壮高昂,而结尾又悲凉低沉,使全词情绪显得极其悲壮.③写大场景。场景描写极有气势,想象中的沙场点兵与战场杀敌两个场景描写得雄伟,壮阔。
本题解析:7 、无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请补写出《归园田居》(其一)空缺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粗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性本爱丘山?性:天性、本性
B、池鱼思故渊?渊:河流
C、暧暧远人村?暧暧:温暖
D、依依墟里烟?墟:废墟
3、“尘网、樊笼”?和“羁鸟、池鱼”、这两组词语各比喻什么?作者运用这些比喻,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是怎样描绘农村环境和生活的?试进行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A
3、“尘网”、“樊笼”,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比喻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比喻官场生活。用这种比喻,表示诗人已经看透了官场的污秽黑暗,表达了对官场极大嫌弃。“羁鸟”、“池鱼”比喻误入官场的人,是陶渊明自比,意在说明误入官场,深受束缚,迫切要求摆脱束缚,回归农村的心志。这里一方面表现了陶渊明对误入官场的痛心,对黑暗官场的嫌弃,一方面表现了他渴望摆脱官场束缚,回归田园,获得自由的迫切心情。
4、先写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在方圆十几亩的宅基上,有八、九间简陋的茅舍,枝高叶蜜的榆树柳树,阴影遮住了房子的后檐;桃红李白的果树,排列在屋子的前边。接着写远景,远处的村庄隐约可见,村落里缭绕着一缕缕轻柔的炊烟。深巷里传来了阵阵的狗叫声,树顶上公鸡正在啼鸣。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从近景转到远景,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画面很淡很淡,味道却很浓很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衬托出作者心满意足的欣慰的情绪。(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二)
李?贺
斫取青光①写楚辞,腻香春粉②黑离离。?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注:①李贺:唐代诗人,曾以“龙材”自负,希望自己能像新笋那样,夜抽千尺,直上青云。他十分爱竹,在摩挲观赏之余,写了不少咏竹的诗句,有时还直接把诗写在竹上。②青光:指代竹皮。③腻香春粉:指新竹散发出的浓烈芳香与竹节上的白色粉末。
(1)末句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请作简要说明。(不超过80字)(2分)
答:?
(2)虚实相生是中国艺术表现的传统手法。有人评论李贺这首诗的写法有实有虚,似实而虚,似虚而实,两者并行错出,给人以玩味不尽之感。请你就此做一简要分析。(4分)
答:?
参考答案:(1)末句极力刻画竹子像人愁惨不堪的形态容貌:烟雾缭绕,面目难辨,恰似伤心的美人掩面而泣;而压在竹枝竹叶上的积露,不时地向下滴落,则与哀痛者的垂泪无异。 (2)就表现手法而言,写竹的形态是实,人的感情是虚;而从命意来说,则正好相反,写人的感情是实,竹的形态是虚,因为诗人写竹,旨在表达自己心中郁积已久的哀怨之情。写竹又似写人,竹的形象就是这样与诗人自己直接抒情的形象迭合起来,其旨趣在有意无意之间,扑朔迷离,玩味不尽。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2013·高考浙江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小题1:子曰:“志士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小题2:时维九月,序属三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3: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小题4:有如此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趋于亡。(苏洵《六国论》)
小题5:______________,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______________。(韦庄《菩萨蛮》)
参考答案:
小题1: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小题2: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
小题3:万里悲秋常作客 艰难苦恨繁霜鬓
小题4: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日削月割
小题5:人人尽说江南好 画船听雨眠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较难记忆的或有易混字和难写字的名句。(1)“以”字易漏。(2)“潦”“暮”二字易错。(3)“常”“作”“艰”“霜”四字易错。(4)“而”“之”二字易漏。(5)“画”字易错。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