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古代诗歌鉴赏》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三)
2019-06-29 19:21:00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旅?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小题1:颈联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小题2: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和盛集陶落叶
钱谦益
秋老钟山万木稀,凋伤总属劫尘飞。
不知玉露凉风急,只道金陵王气非。
倚月素娥徒有树,履霜青女②正无衣。
华林惨淡如沙漠,万里寒空一雁归。
  【注释】①清兵攻破南京后,钱谦益率先迎降,被授予重职后六月病归,后因被人告发反清被捕,旋改狱外看管,时其友盛集陶等常到明故宫踏落叶作诗,此诗即和盛在明故宫踏落叶时所作。②青女:主霜雪的女神。
1.首句“秋老钟山万木稀”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点绛唇
朱?翌
流水泠泠,断桥横路梅枝桠。雪花飞下,浑似江南画。
白璧青钱,欲买春无价。归来也,风吹平野,一点香随马。
(1)咏梅词大多写得干枯瘦硬、老气横秋,而这首词历来被公认为是咏梅词中最富特色的一首。请你结合上片词句内容归结该词所表现的意境。
答:??(2)简要分析“归来也,风吹平野,一点香随马”的表现手法。
答:?



4、单选题  对《琵琶行并序》的赏析,选出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如急雨”“如私语”“莺语花底”“泉流冰下”“银瓶乍破”“铁骑突出”等一连串比喻的使用,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不仅调动了读者的听觉和视觉,而且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B.“大弦……私语”句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不同琴弦的不同音色和音量。
C.“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是对琵琶声的侧面描写,借听众的心态,衬托出乐曲强烈的艺术魅力。
D.“间关莺语花底滑”至“铁骑突出刀枪鸣”几句对音乐的描写,写出了乐曲旋律“舒缓流畅一间歇停顿一逐渐沉咽一激越雄壮”的变化,表现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系裙腰(张先)
惜霜蟾照夜云天。朦胧影,画勾阑。人情纵似长情月,算一年年。又能得,几番圆。
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东池始有荷新绿,尚小如钱。问何日藕,几时莲。
小题1:两词都写到了“荷”,请问两词分别描写出了什么时候的荷花?(2分)
小题2:词中的主人公有何不同?两词分别借荷抒发了主人公什么感情?结合词作内容,请作简要赏析。(5分)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