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一)
2019-06-29 19:22:25 【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诺贝尔奖委员会的授奖词称,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结合在一起,他作品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________。
②“医疗改革试点”方案是《卫生局工作要点》中20个亮点之一。然而从年初开始酝酿,到年底还在讨论,整整一年,这个亮点________没有亮起来。
③美国总统奥巴马虽然连任成功,但是他的感召力已经今不如昔,他能否力挽狂澜,拯救美国经济,也许人们还要___________。
A.融合始终拭目以待
B.融合最终刮目相看
C.融和始终另眼相看
D.融和最终静观其变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围城》中方鸿渐在照相馆里拍一张“克莱登大学”博士照后就“荣归故里”,虽然这是小说中的情节,但如今在海外,还是有一些中国留学生想依靠类似的“快捷方式”获得文凭。
B、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部队的一些医院,像当年在战场上听到冲锋号一样,立即组成医疗队,火速奔赴汶川灾区。
C、宋代的散文继承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并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多样,形式更加广泛,并且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有深远的影响。
D、特别要提醒学生的是,因为网络语言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和范围使用,所以千万不要用网络语言来写高考作文。



3、填空题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_____________古体与律体之辨跟诗歌史联系起来,就是古体的典范——汉魏晋诗与律体的典范——唐诗之辨。
①那么,为什么讲求声律、对偶等形式技巧就是品格低呢?
②他们认为,诗歌的审美方面、形式技巧方面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没有正面的价值。
③以这种价值观去看诗歌的体裁样式,古体诗就高于律诗。
④既然诗歌的审美方面没有价值,本来可以不讲,但是如果要进入到诗歌领域去谈诗的话,那么,在形式方面人为的工巧因素越多,其价值就越低。
⑤抛开诗歌的内容不论,单从形式上看,近体诗要讲求声律、对偶等,这些讲求在理学家看来,是其在品格上低于古体诗的重要原因。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说,朝鲜人民军已经发展成为现代进攻和防御手段的、坚不可摧的革命武装力量。
B.菲律宾外交部发表声明,警告菲律宾公民切勿到中国旅游或出差,携带任何违禁药品,否则将可能遭受严重惩罚。
C.高考失败,小李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尽的痛苦啊!
D.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19时,瑞典文学院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是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籍作家。中国文学界人士认为,莫言的获奖是世界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肯定。



5、语言运用题  把下面的一段简讯浓缩成25字的“一句话新闻”,并修改其中一句较不连贯的句子。 (4分)
据新华社北极点5月6日电:4月24日出发,战胜了严寒、风霜、冰裂、冰移的考验的7名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在异常复杂的冰面地形中徒步行走了350公里,经过13天的艰难跋涉,于格林尼洛时间5月2日55分(北京时间10时55分)胜利到达北极,在北极点上插上了五星红旗。这是我国科学考察工作队战胜重重困难之后,首次抵达北极点。
(1)一句话新闻(2分):                                 
(2)原句(1分):                             
改句(1分):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