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六)
2019-07-03 08:39:17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送友人出塞
吴伟业
? 此去流人路几千,长虹亭外草连天。
不知黑水西风雪,可有江南问渡船?
1.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试分析“长虹亭外草连天”一句蕴含怎样的“情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对诗歌最后两句做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答:然神伤的诗人眼前,猛然展出长虹古亭的外面荒草连接远处的天际的景象,以送别之地的满目荒草寄寓友人流放之地的遥远和荒凉。这无涯的荒草在萧瑟的秋风中伤心失色,凄凄含凄,也正如诗人一样,伤心无限。
2.答:不知道西风吹拂,雪浪汹汹的“黑水”边,会不会有江南那样的喊渡船的景象。在“黑水”的对比中,透露着诗人对远出塞外的友人的险恶莫测的流徙生涯的深切的牵念和忧惧。(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别韦郎中
张谓
星轺①计日赴岷峨,云树连天阻笑歌。
南入洞庭随雁去,西过巫峡听猿多。
峥嵘洲上飞黄蝶,滟灏堆边起白波。
不醉郎中桑落酒②,教人无奈别离何。
【注】①星轺(yáo):使者所乘的车。②桑落酒:古代美酒名。
(1)颔联、颈联中,作者使用了哪些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答:?
(2)本诗尾联意蕴十足,请予以解析。(4分)
答:?


参考答案:(1)想象(虚写)、借景抒情。(2分)作者通过想象别后途中境遇以及归雁、啼猿、黄蝶、险波等景象,传达出作者与朋友分别时的凄凉与神伤。(2分)
(2)在别离时只有醉饮才能承受这离别之苦(2分)。作者通过醉饮来躲避别离之痛,以貌似旷达的方式,更强烈地表达出离情别绪和友情的深厚。(2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半卷红旗临易水,____________。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小题2: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小题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参考答案:
小题1:霜重鼓寒声不起?提携玉龙为君死
小题2:无边落木萧萧下?万里悲秋常作客
小题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易错字:
小题1:携;
小题2:萧,常,作;
小题3:苟,侯。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东马塍[注]
[宋] 朱淑真
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
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色为谁妍?
[注] 东马塍:地名;塍,田间的土埂子。
小题1:第二句中“暗”字用得最传神,请简要赏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第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暗”字有“默默的”“悄悄的”之意,(1分)运用拟人手法,描绘出东马塍芳草碧芊,繁花满目,活水穿流其间,静静地润泽农田的景象。(1分)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1分)
小题2:以浓浓春色无人欣赏来衬托蚕事的“忙”、农事的“急”,(1分)巧妙地渲染了农村一派繁忙、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1分)既表达了诗人对美丽田园的热爱,又有对辛勤劳作农人的赞美(或表达了春色正美而无人欣赏的惋惜之情)。(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赏析古代诗歌语言的能力。可以从基本意思入手,如运用了怎样的修辞,表现出了什么内容,又表达了什么情感。
小题2:本题考查赏析古诗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要联系具体的诗句作分析,如“蚕事正忙农事急”句着重表达作者对辛勤劳作农人的赞美。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雨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
却疑春色在临家。

(1)这两首诗歌咏的对象和抒发的心情有何不同?请在空格中写出答案。
杨诗?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
王诗?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诗的下联表现手法上有何相同?分别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歌咏的对象分别是早春和残春,分别抒发了欣喜和惆怅惋惜之情。
(2)所写都非眼前实景,运用了虚写的手法。杨诗用想象中的盛春时的喧闹反衬早春的清新可喜;王诗想象春色在邻家,表现希望春天不曾远去(或希望把春天留住)的惜春心情。(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正确使用词..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