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七)
2019-07-03 08:39:17 【

1、阅读题  补出下列文中空缺的部分。
23、大弦嘈嘈与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________,________。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 ____。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_____。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________,四弦一声如裂帛。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 《琵琶行》)
24、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____,________?。。。。。春江花朝秋月夜,________。。。。。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  《琵琶行》)
2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暝》王维)
26、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里悲秋长作客,___________________。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___________。(《登高》杜甫)
27、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宫城外柏森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蜀相》杜甫)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8分)
送李侍御赴安西    高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①燕支②北,秦城③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注]①虏障:防御工事。②燕支:山名,这里指安西。③秦城:长安,诗中分别之地。
【小题1】首联的“飞蓬”既写出了“行子”的     ,又让人联想到他     的身姿。(2分)
【小题2】联系“盛唐气象”赏析尾联。(6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
扬州逢李十二衍①
袁凯
与子相逢俱少年,东吴城郭②酒如川。
如今白发知多少,风雨扬州共被眠。
? 【注】①李十二衍:李衍,排行十二。②东吴城郭:指苏州。
1.诗的第二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描绘了两幅具体生动的画面,请从虚写与实写的角度对这两幅画面进行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噫吁嗽,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作者在这一段中写“尔来四万八千岁”这一时间概念,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开篇即慨叹蜀道“危乎高哉”,对下面行文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段在写景抒情的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①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 遥寄海西头。
①【注释】本诗是作者长安求仕不第后漫游吴越时所作。桐庐江即桐江,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境内,诗中的建德也指桐庐江。广陵即扬州,诗中的维扬、海西头均指扬州。
小题1:首联中的“急”字因“引人遐思、情意深切”历来被人赞赏,请简要分析。(2分)
答:?
小题2:颔联写景有何特色?请简要赏析。(4分)
答:?
小题3: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歌表达的情感内涵。(4分)
答:?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正确使用词..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