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六)
①锄豪强,植良善? ②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 ③置馆夫簿,防非理需求? ④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 ⑤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 ⑥虽上官及他省过其地者,咸心惮之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
(1)?况钟装作不懂,向左右请教询问,一切按照属吏们的意图去办。
(2)?用来赈济灾荒之外,还用来代交民间杂办赋役(或:代为支出平常的办事费用)和拖欠的租赋。
(3)?平思忠家素来贫寒,从来不靠旧交情而有所请托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因为,凭借。
小题2:①树正气⑤感恩⑥刚正.
小题3:前一次是遭遇母丧。
小题4:
(1)试题分析:得分点:“佯”、“左右”、“惟………所”、大意。
(2)试题分析:得分点:“振”(通假字)、“以”、大意。
(3)试题分析:得分点:“素”、“缘”、“干”(求)、大意。
【参考译文】
况钟,宇伯律,是江西靖安人。起初为尚书吕震属吏,吕震认为他才华卓越,推荐授予他仪制司主事之官,后又升为郎中。宣德五年,明宣宗因为感到各地郡守大多不能称职,又正逢苏州等九府缺少知府,这九府都是重要难治之地;于是命令六部及都察院大臣推荐属下廉正有能力的官吏补各府之缺。况钟因为尚书蹇义、胡濙等人举荐,升任苏州知府,宣宗特赐诰敕派遣他前往。
苏州地区赋役繁重,豪强猾吏舞文弄墨以奸求利,是号称最难治理之地。况钟乘驿站车马来到苏州府(传zhuàn: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他开始处理事务时,群吏围立在四周请他写下判牒。况钟装作不懂,向左右请教询问,一切按照属吏们的意图去办。群吏大喜,说知府昏暗好欺骗。过了三天,况钟召集群吏责问他们道:“前某件事应该办,你们阻止我;某件事不该办,你们强让我去作。你们这群人,舞文弄墨已久,罪该处死。”当即下令打死几个人,将属僚中贪贱暴虐庸暗懦弱的全都痛斥一番,全府上下大为震动,全都奉法行事。况钟于是免除烦扰苛细的赋税,定立教民条文,事情有不便于老百姓的,立即上书朝廷讲明。
当时,多次下诏减轻苏州、松江的重赋。况钟和巡抚周忱精心计划,奏免赋税七十余万石。凡是周忱所推行的善政,况钟都协助大力办成。所积累的济农仓存粟每年有几十万石,用来振济灾荒之外,还用来代交民间杂办赋役(或:代为支出平常的办事费用)和拖欠的租赋。况钟为政,纤悉而且周密,他曾设置两本簿籍记录乡民的善恶,用来进行劝善惩恶;又设立通关勘合簿,防止出关入关时行奸作伪;设立纲运簿(纲:唐、宋时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纲运:成批运送大宗货物。每批以若干车或船为一组,分若干组,一组称一纲),防止运夫偷盗侵没;设立馆夫簿,防止无理的需求。他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铲锄豪强,扶植良善,民间将他奉若神明。
以前,太监奉使织造采办和购求花木禽鸟的接踵而至,府中僚佐以下官吏,动不动便遭他们绑打。又有卫所将士军卒,时常欺凌百姓。况钟到任后,都收敛行迹不敢再放肆。即使是上级官员和其他省的官吏经过苏州的,也都从心里对况钟有所畏惧。
况钟虽然出身于刀笔吏(刀笔:即刀笔吏。古人用简牍时,如有错讹,即以刀削之,故古时的读书人及政客常常随身带着刀和笔,以便随时修改错误。因刀笔并用,历代的文职官员也就被称作“刀笔吏”。在古代,人们又往往特将讼师幕僚称作“刀笔吏”,顾名思义就是谓其深谙法律之规则,文笔犀利,用笔如刀。),却重视学校教育,礼敬文人儒士,贫寒之家的读书人多有受到他帮助的。有个名叫邹亮的人,献诗给况钟,况钟想要推荐他,有人写了匿名书信诋毁邹亮,况钟说道:“这是想让我更快地帮邹亮成名。”当即奏明朝廷,朝廷召授邹亮吏、刑二部司务,后升任御史。
当初况钟为吏员时,吴江人平思忠也由吏员起家,任吏部司务,对况钟有恩。到这时候况钟多次请见,对待他礼节非常恭敬,并且让他的两个儿子到自己属下作事,说:“并非我没有仆役,这是想借此报答您。”平思忠家素来贫寒,从来不靠旧交情而有所请托。人们称赞他们两人都是贤德之人。
况钟曾遭母丧,府中百姓前往朝廷请求他留任,朝廷为此下诏命他戴孝起复留任。正统六年,况钟任期已满应当升迁,府中百姓二万余人,前往巡按御史张文昌投诉,请求让况钟继续任职。英宗下诏进况钟食正三品俸禄,仍然留任知府。次年十二月,况钟死于任上。苏州府吏民相聚哭悼,为他立祠致祭。况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在他前后任苏州知府的都比不上他。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小题1:下列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自痛负汉负:辜负
B.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过:责备
C.兄弟亲近亲近:亲近的臣
D.自分已死久矣分:料想
小题2:下列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为武置酒设乐②为世大戮
B.①赐钱二百万以葬②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C.①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②鹏之徙于南冥也
D.①因泣下霑衿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骑马的宦官与驸马争船,把驸马推下河去淹死了。骑马的宦官畏罪逃走。皇上命苏武的大哥奉车都尉苏嘉去追捕,结果他人没抓到,恐惧得服毒自杀了。
B.李陵劝说苏武“人生短暂,何必苦了自己”。他以自己为例,说刚投降时也是像发了疯一样,后来也就习惯了,希望苏武能听听自己的建议。
C.汉廷寻求苏武等人,匈奴撒谎说苏武已死。在常惠见了汉使后,汉使以天子射雁得帛书为辞,才让匈奴最终将苏武等人放回汉朝。
D.苏武于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春回到长安。苏武被扣在匈奴共十九年,当初壮年出使,等到回来,胡须头发全都白了。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2﹚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
(3)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
小题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董钧字文伯犍为郡资中人也钧博通古今数说政事永平初为博士时草创五郊祭祀及宗庙礼乐威仪章服辄令钧参议多见从用当世称为通儒(《后汉书·董钧传》)。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C
小题1:A
小题1:(1)终究是不能回到大汉,白白地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您对(大汉)的信义表现在哪里呢?(“苦”、“安所见”的宾语前置各1分,句意1分,共3分)
(2)大臣忠诚君主,就像是儿子孝顺父亲一样。儿子为父亲去死,没有什么遗憾的,希望不要再多说了!(“恨”、句意各1分,共2分)
(3)您一定要逼我投降,就请结束今天的欢聚,(让我)在您面前死去。(“降”“ 驩”各1分,句意1分,共3分)
小题1:董钧/字文伯/犍为郡资中人也//钧博通古今/数说政事//永平初/为博士//时草创五郊祭祀/及宗庙礼乐//威仪章服/辄令钧参议/多见从用/当世称为通儒(双斜线处,一处1分,共4分,其他地方酌情扣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过:超过
小题1:介词,介出地点,译为“到”。A.介词,给、替;介词,被。B.连词,来;介词,用来。D.连词,于是;介词,通过
小题1:不是“哥哥苏嘉”,而是“弟弟孺卿”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能力。采分点为:(1)“苦”、“安所见”的宾语前置各1分,句意1分,共3分(2)“恨”、句意各1分,共2分(3)“降”“ 驩”各1分,句意1分,共3分。
小题1:本题考查断句,属于记人类的一段文字,可从姓名、哪的人,才学、地位等入手,逐一断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罪益厚——圣益圣,愚益愚
B.困百家之知——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其不仁兹甚——宏兹九德
D.是何故也——是寡人之过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