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7-03 22:21:14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好事近?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19年辞官离开朝庭,长期隐居浙江嘉兴。
小题1:作者在词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借此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趣?(5分)
小题2:请结合全词简析下片的表现手法。(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这首词塑造了一个远离尘世.独钓寒江的渔父形象。借这个形象表达了词人坚决
放弃官场生活的心志及处于恬淡自适的惯常生活状态的安然心态。
小题1:下片写景动静结合.以静显动.以动衬静。新月当空,钓丝不动,水平如静,上
下天光,表里澄澈。作者用洗练的笔墨勾勒出一幅清雅的图画。“钓比闲”“上下是新月”,
写水静,空静,一切皆静的周围环境。而这幅静态画面上,作者最后加上奇妙一笔:一只缥
缈的孤鸿,明灭于远空,那是静的背景上的一个动点。


本题解析:
小题1:结合注释“离开朝庭,长期隐居浙江嘉兴”再结合诗句“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可以知是一个远离尘世.独钓寒江的渔父形象。
小题1:下片手法是动静结合,新月当空,钓丝不动,水平如静,上下天光,表里澄澈。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2分)
答:?
(2)请简要赏析“拂堤杨柳醉如烟”中“醉”字和“忙趁东风放纸鸢”中的“忙”字各有何妙用?(4分)
答:?


参考答案:(1)对乡村春天美景的热爱,对儿童天真快乐生活的欣羡。
(2)“醉”字用拟人手法形象描绘了柳枝在烟霭氤氲中低垂飘拂的情态。“忙”字突出了儿童放风筝兴趣之浓烈,刻画出儿童天真可爱的形象。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庭?芳
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
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
椽。且莫思身外,长近樽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
我醉时眠。
1.上阕写的是何时的景物?这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上阕用了什么典故(请写明作者、篇目和原句)?(5分)?
2.下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3分)


参考答案:1、上阕写初夏时节的景物(1分),具有清幽的特点(1分)。
用了白居易(1分)《琵琶行》(1分)“黄芦苦竹绕宅生”(1分)
2.表达了寄身他乡,疲倦苦闷,只好借“醉时眠”
暂时逃避烦恼的情感。(3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湘江
杜审言[注]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在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本诗是他流放途中所作。
(1)“今春花鸟作边愁”一句,极富匠心,请简要分析这句诗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表现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四句中的“人南窜”和“水北流”对仗工整,请简要说明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思想感情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表现手法:反衬手法(或对比手法),用春天的花鸟反衬(或对比)诗人被贬到边远之地的哀愁。
   表达效果:用乐景写悲情,反差强烈,使悲情更悲哀愁更愁。(意对即可)
(2)思想感情分析:诗人与湘江流水反向而行,诗人南窜,落寞狼狈;江水北流,自由自在。这一鲜明对比,蕴涵着诗人仕途失意,被贬边地的无限感慨和惆怅之情。(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共8分。)
⑴既见复关,??,体无咎言。?(《氓》)
⑵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滕王阁序》)
⑶居天下之广居,_______,行天下之大道;______,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水光接天,?    ?,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


参考答案:(1)载笑载言?尔卜尔筮?(2)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3)立天下之正位?得志与民由之?(4)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序天伦之乐事
(5)白露横江?纵一苇之所如


本题解析:“名篇”是指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等。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筮”“冈峦”“召”“烟景”“序”“纵一苇”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学类文本阅..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