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八)
2019-07-03 22:23:19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请身而去遂走而出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趋驾追晏子其家不及。粟米尽于氓,任器①存于陌。公驱及之康②内。公下车从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寡人不足以有约也,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愿夫子之幸存寡人。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遂拜于途。晏子乃返。命禀巡氓,家有布缕之本而绝食者,使有终月之委;绝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无委积之氓,与之薪橑,使足以毕霖雨。令柏巡氓,家室不能御(雨)者,予之金。巡求氓寡用财乏者,三日而毕。后者,若不用令之罪。(取材于《晏子春秋》)
【注】①任器:装粟米的容器。②康:大路。
1、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请?身?而?去?遂?走?而?出?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趋?驾?追?晏?子?其?家?不?及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请身而去/遂走而出/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趋驾追晏子/其家/不及。
2、(1)晏子请求某某给人民拨粮食,请求了三次,没有被允许。
 ? (2)我愿意奉献出国库的粮食财物,分发给百姓。拿出多少来赈济,完全听从先生的吩咐! (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李芾字叔章,其先广平人。芾生而聪警。初以荫补安南司户,辟祁阳尉,出振荒,即有声。摄祁阳县,县大治,辟湖南安抚司幕官。时盗起永州,招之,岁余不下。芾与参议邓炯提千三百人破其巢,禽贼魁蒋时选父子以归,余党遂平。摄湘潭县,县多大家,前令束手不敢犯,芾稽籍出赋,不避贵势,赋役大均。
  咸淳元年,入知临安府。时贾似道当国,前尹事无巨细先关白始行。芾独无所问。福王府有迫人死者,似道力为营救,芾以书往复辩论,竟置诸法。尝出阅火具(火攻战具),民有不为具者,问之,曰:“似道家人也。”立杖之。似道大怒,使台臣黄万石诬以赃罪,罢之。大军(元兵)取鄂州,始起为湖南提刑。时郡县盗扰,民多奔窜,芾令所部发民兵自卫,县予一皂帜,令曰:“作乱者斩帜下。”民始帖然。乃号召发兵,择壮士三千人,使土豪尹奋忠将之勤王,别召民兵集衡阳为守备。未几,似道兵溃芜湖,乃复芾官,知谭州兼湖南安抚使。时湖北州郡皆已归附,其友劝芾勿行,芾泣曰:“吾岂昧于谋身哉?第以世受国恩,今幸用我,我以家许国矣。”时其所爱女死,一恸而行。
  德佑元年七月,至潭州,潭州兵调且尽,游骑已入湘阴、益阳诸县,仓卒召募不满三千人,命刘孝忠统诸军。十月兵攻西壁,孝忠辈奋战,芾亲冒矢石以督之。有中伤者,躬自抚劳,日以忠义勉其将士。死伤相藉,人犹饮血乘城殊死战。有来招降者,芾杀之以徇。
  芾为人刚介,不畏强御,临事精敏,奸猾不能欺。且强力过人,自旦治事至暮无倦色,夜率至三鼓始休,五鼓复起视事。平生居官廉,家无余赀。(《宋史.卷四百五十》,有改动)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祁阳县,县大治——摄:代理、管理
B.民始然——帖:安定
C.人犹饮血城殊死战——乘:趁机
D.芾杀之以——徇:示众
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李芾“临事精敏”的一组是(? )
①芾与参议邓炯提千三百人破其巢
②芾独无所问
③芾令所部发民兵自卫,县予一皂帜,令曰:“作乱者斩帜下。”
④使土豪尹奋忠将之勤王,别召民兵集衡阳为守备
⑤时其所爱女死,一恸而行
⑥平生居官廉,家无余赀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湘潭县的豪门大户,他不像前任县令那样畏首畏尾,而是清查户籍摊派赋税。
B.在处置福王府逼人致死的事件中,李芾用写信的方式向贾似道再三申明自己的观点,最终依法处理此事。
C.贾似道兵败芜湖后,朝廷只好恢复李芾官职,李芾在朋友的劝说下才出任潭州知州兼任湖南安抚使。
D.李芾常常是从早上办理公务直到晚上仍无疲倦之色,并且晚上也大都工作到三更天才去休息,五更天就又起处理公务。
4.将下列文言文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初以荫补安南司户,辟祁阳尉,出振荒,即有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以世受国恩,今幸用我,我以家许国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中伤者,躬身自抚劳,日以忠义勉其将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
2.B
3.C
4.
(1)早年靠先人的业绩补缺做南安司户,后被征召做了祁阳尉,出外救济灾荒,不久就在当地有了好名声。
(2)只因(我)世代蒙受国恩,现在幸亏朝廷任用我,我更应该把全家奉献给国家。
(3)对于受伤的将士,他都亲自去安抚慰劳,每天用忠义之道勉励他的将士。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①,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②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③,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日《归去来兮》。乙已岁十一月也。
  [注]①四方之事:指陶渊明接受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命令出使的事。四方,意为到各处去。②归欤:《论语·公冶长》有“子在陈曰:‘归与,归与’”的话,表怀乡之情。③骏奔:《诗经·周颂·清庙》篇有“骏奔走在庙”的句子,即去祭祀。骏:急速。
1.下列对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生生所资(生产生活)——心远役
B.脱然有怀(轻快的样子)——犹望一(谷熟,指一年)
C.眷然有归与之情(依恋的样子)——非矫厉所得(勉强去做)
D.程氏妹丧于武昌(不久)——事顺心(就)
2.解释下列各组中加线词的意思。
(1)亲多劝余为长吏。故:______________
   地重游。    故:______________
(2)彭泽家百里。  去:______________
   登斯楼也,则有国怀乡。去:______________
(3)耕植不足自给。    以:______________
   勿善小而不为。    以:______________
3.下面的句子在文中是什么意思?请加以说明。
(1)违己交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质性自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下列句子中“之”所指代的具体事物。
(1)求之靡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便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找出一个被动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认真阅读选文,回答下面问题。
(1)陶渊明去做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辞官归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
2.(1)老朋友;因此
  (2)距离;离开
  (3)用来;因为
3.(1)做官违背了自己的本意,身心都很苦恼。
  (2)自己的本性不喜欢受拘束。(意对即可)
4.(1)长吏
  (2)彭泽令
5.遂见用于小邑。
6.(1)①家贫;②求生无术;③亲故劝告;④家叔引荐;⑤彭泽离家不远。
  (2)①眷恋家乡;②质性自然;③在官场感到受拘束;④违背平生志向;⑤妹妹新亡、奔丧。
  (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里社祈晴文①
民之穷亦甚矣!树艺②畜牧之所得,将以厚其家,而吏实夺之。既夺于吏,不敢怨怒,而庶几偿前之失者,望今岁之有秋③也,而神复罚之。嘉谷垂熟,被乎原隰④,淫雨暴风,旬月唯作,尽扑而捋⑥之。今虽已无可奈何,然遗粒委穗不当风水冲者,犹有百十之可冀,神曷不亟诉于帝而遏之?吏贪肆而昏冥⑧,视民之穷而不恤。民以其不足罪,固⑨莫之罪也。神聪明而仁悯,何乃效吏之为而不思拯且活之?民虽蠢愚,不能媚顺于神,然春秋报谢⑩以答神贶⑾者,苟岁之半,未尝敢怠;使其靡所得食,则神亦有不利焉。夫胡为而察之?民之命悬于神,非若吏之暂而居,忽而代者之不相属也。隐而不言,民则有罪;知而不恤,其可与否,神尚决⑿之!
(选自明?方孝孺《逊志斋集》)
[注释]①这是一篇祈求神灵使天放晴的文章。里社,古时村镇祭祀土地神的地方。②树艺:种植。⑧秋:好收成。④原隰(xí):广平而低湿的土地。⑥旬月:一月。⑥捋(lǚ):本指手指弄顺某物,此指暴风雨打掉了谷穗。⑦委:剩下的。⑧昏冥:昏庸。⑨固:同“故”。⑩春秋报谢:指春季、秋季村民祭祀土地神。⑧贶(k uàn g):赐。⑥尚:希望。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于②庶几③垂④淫⑤冀⑥苟⑧恤
2.翻译:
①将以厚其家
②神曷不亟诉于帝而遏之?
③民以其不足罪,固莫之罪也。
④神聪明而仁悯,何乃效吏之为而不思拯且活之?
⑤非若吏之暂而居,忽而代者之不相属也


参考答案:
1.①被②希望③将④过分⑤希望⑥如果⑦无⑧体谅
2.①将用它来使家庭富裕;
②神为什么不马上向天帝报告而阻止它?
③百姓认为他们(昏庸)不值得怪罪,所以不去怪罪他们。
④神耳聪目明而且仁慈,为什么要效法昏庸官吏的行为而不想拯救百姓并使他们活下去?
⑤不像官吏暂在位置上,不久就有人代替他而不连续做下去。


本题解析:
1、关键词:①于:表被动;②庶几:表示希冀语气
2、疑难句子:②神曷不亟诉于帝而遏之?“曷不”,为什么不;亟:立刻,马上
[文言知识]
分数表示法。文言中的分数表示与现代汉语不同。上文“犹有百十之可冀",其中“百十"是指百分之十,而不是一百或几十。它不需要用分母、分子表示。又,“死者十九”,意为死亡的人十分之九。又,“年赋十三”,意为每年交纳赋税十分之三。
【译文】
百姓困窘到极点了!植树和畜牧的所得,会使他们的家庭富裕,但被官吏们夺了。百姓还不敢怨,希望今年有个好收成,也许可以补偿去年的损失。但神明又处罚我们。好的谷物成熟了,倒伏在田垅,淫雨暴风,连月不断,打掉了谷粒。现在,虽然无可奈何,但还有百分之十的谷子没被水冲掉,神明为什么不向天帝申明而遏止它?官吏又贪又昏,看着百姓困窘而不体恤。百姓没有罪,所以就不要加罪于他们了。神灵耳聪目明,为什么效法官吏们的所为而不想着救民活命?百姓虽然愚蠢,不能向神灵献媚,但能在祭祀之时报答神灵的恩赐,即使是没到一年,也不怠慢。如果让百姓不能得到粮食,对神灵也不利呀。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南宫生,吴人。伟躯干,博涉书传。少任侠,喜击剑走马,尤善弹。指飞鸟下之。家素厚藏,生用周养宾客,及与少年饮博游戏,尽丧其资。逮壮,见天下大乱,思自树功业,乃谢酒徒去,学兵,得风后①握奇陈法。将北走中原,从豪杰计事,会道梗,周流无所合。遂溯大江,游金陵,入金华、会稽诸山,渡浙江,泛具区(太湖的古名)而归。
家居以气节闻,衣冠慕之,争往迎侯,门止车目数十辆。生亦善交,无贵贱,皆倾身与相接。有二军将恃武横甚,数殴辱士类,号虎冠。其一尝召生饮,或曰:“彼酗,不可近也。”生笑曰:“使酒人恶能勇?吾将柔之矣。”即命驾往,坐上座,为语古贤将事。其人竦听,居樽下拜起为寿,至罢会,无失仪。其一尝遇生客次,顾生不下己,目慑生而起。他日见生独骑出,从健儿,带刀策马踵生后,若将肆暴者。生故缓辔当中道进,不少避。知生非懦儒,遂引去,不敢突冒呵避。明旦因客诣生谢,请结欢。生能以气服人类如此。
性抗直多辩,好箴切友过。有忤已,则面数之,无留怨。与人论议,蕲必胜,然援事析理,众莫能折。时藩府②数用师,生私策其隽蹶多中。有言生于府,欲致生幕下,不能得,将中生法,生以智免。家虽以贫,然喜事故在,或馈酒肉,立召客与饮啖相乐。四方游士至吴者,生察其贤,必与周旋款曲,延誉上下。所知有丧疾不能葬疗者,以告生,辄令削牍疏所乏,为请诸公间营具之,终饮其德不言。故人皆多生,谓似楼君卿、原巨先③而贤过之。
久之,稍厌事,阖门寡将迎。辟一室,庋④历代法书、周彝⑤、汉砚、唐雷氏琴⑥,日游其间以自娱。素工草隶,逼钟、王⑦,患求者众,遂自秘,希复执笔。歆慕静退,时赋诗见志,怡然处约,若将终身。
生姓宋,名克,家南宫里,故自号云。?(选自明:高启《高太史凫藻集》)
注: ①风后:传说是黄帝时的一个大官,曾作《握奇经》(讲兵法的书)。②藩府:指元朝末年张士诚占据苏州,称吴王。③楼君卿、原巨先:都是任侠好客的人。④庋:收藏。⑤周彝:周代的铜器。⑥雷氏琴:传说唐代雷威用松木制的琴。⑦钟、王:钟繇、王羲之。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日见生独骑出,从健儿从:跟从
B.明旦因客诣生谢因:经由
C.有忤已,则面数之面:当面
D.故人皆多生多:赞许

小题2: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直接反映南宫生“任侠好客”“以气服人”的一组是(3分)?(?)
①生用周养宾客,及与少年饮博游戏,尽丧其资
②衣冠慕之,争往迎候,门止车日数十辆
③生亦善交,无贵贱,皆倾身与相接
④至罢会,无失仪
⑤不能得,将中生法,生以智免
⑥或馈酒肉,立召客与饮啖相乐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①③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南宫生年轻时博览群书,任侠好客,壮年后准备到中原法,追随豪杰们图谋大的事业,正赶上道路不通,各处走走都不如意,于是游历一番就归来了。
B.南宫生为人仗义,性格刚直,善于谈论,喜爱规劝朋友的过错,跟人谈论,总是求胜,能引证事实,分析道理,众人没有能驳倒他的。
C.当时藩府多次用兵打仗,南宫生推断藩府的胜败大多能猜中。有人到藩府说南宫生(如何推断军事胜败),(张士诚)想招纳南宫生到藩府作幕客,没有办成,就设计让南宫生受到法律制裁,南宫生依靠智慧没有受到危害。
D.南宫生后来由进取变为退隐,关闭家门少接待宾客,并清扫出一间屋子,收藏名家写的字、周朝的铜器、汉代的笔砚和唐代的雷氏琴,天天在那里自娱自乐。他一向工于草书和隶书,但担心索求的人太多,就隐藏不露,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再拿笔写字。
小题4: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与现代汉语。(10分)
①逮壮,见天下大乱,思自树功业,乃谢酒徒去,学兵,得风后握奇阵法。(6分)
译文:?
②命驾往,坐上座,为语古贤将事。(4分)
译文:?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参考译文: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