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古代诗歌鉴赏》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7-03 22:33:15 【

1、阅读题  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减字浣溪沙
贺铸
楼角初销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小题1: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简要分析。(4分)
?
小题2:词的下片仍然写景,但景中有情。试简要分析其中的情。(4分)
?
?


参考答案:
小题1: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初春庭院晚景图。杨柳初黄表明是初春时节,霞光消隐、暮鸦归巢是傍晚时分的景致,“楼角”暗示作者观察的是一户小院人家。(4分)
小题2:下片写的是室内之景,景中有情。“笑捻粉香归洞户”中的“笑”字衬托出少女的惬意之情,“捻”写出少女对梅花爱不释手、用心玩赏的心态。接下来两句写少女回到房中,想到自己形单影只,又见窗外东风吹起送来寒意,因而内心更觉“寒”。诗人正是借助这些景物来揭示独处深闺少女内心的隐微活动,寄托对少女的同情之心。(4分)


本题解析:
小题1:上片写户外之景。“楼角处销一缕霞”句,不写高楼全貌,只取一角,具有“动人春色不须多”之效。“处销”言时间上有个变化过程。“淡淡杨柳暗栖鸦”中“淡淡杨柳”交代出初春季节,“暗”字言藏之深,给人以清幽之感。更美的是“玉人和月摘梅花”句,玉人、月夜、梅花三者本身都是美的,现在组合到一起,相互映衬,构成一幅超凡脱俗的画面,该是何等美景啊!至此作者喜爱之情不言自明了。
小题2:这首小令为描述美人折梅、护梅寄情之作。全词只用42个字,勾画出一幅恬静淡雅的画面,表现了作者浓浓的喜爱之情,寄托了对怀春少女的无限同情。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度浮桥至南台
陆?游
客中多病废登临, 闻说南台试一寻。
九轨徐行怒涛上, 千艘横系大江心。
寺楼钟鼓催昏晓, 墟落云烟自古今,
白发未除豪气在, 醉吹横笛坐榕阴。
【注】浮桥:由船只连成的桥。南台:山名。
九轨:指桥面宽阔,可同时多辆马车并行。
小题1:有人认为颈联“催”字用得好,试赏析。(4分)
小题2:诗歌尾联和前文的感情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⑴“催”字形象表现了光阴在钟鼓声中迅速流逝之感。(1分),与下句中的“自古今”浑然一体,气势雄浑,(1分)同时也让诗人联想到了自己年华已逝,白发未除。(2分)
小题2:诗歌前三联写诗人登临南台山,听到山中钟鼓声,看到山间萦绕的云烟,产生年华虚度、壮志无成的感慨。(2分)尾联由感慨时光的流逝“白发未除”转为抒发豪迈之情,豪气犹在,醉吹横笛,写出了作者乐观豪迈、壮心未已的感情。(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古代诗歌炼字技巧。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一般的答题步骤是:(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或点出表现手法)。本题中“催”有“催促”之意。“催昏晓”有形象的时光流逝之感,让诗人很容易联想到自己年华已逝。
小题2:本题从第三联中可得“诗人登临南台山,听到山中钟鼓声,看到山间萦绕的云烟,产生年华虚度、壮志无成的感慨”;但是最后两句“白发未除豪气在”,表示作者的雄心壮志,现常用来表示年纪老大,却仍具有满腔豪情的人。也可用来鼓励缺乏雄心壮志的年轻人,应当向老而弥坚的人看齐,力求上进,做一番有意义的大事业。以“吹笛榕阴”写出自己的乐观和自豪。这笛声“清音有余”,意味深长,绕榕千秋,不绝如缕。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小题1:这首词下阕主要运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不超过50字)(3分)
小题2: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试简要分析。(不超过40字)(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托物言志(或托物寓怀、以物写人、借物抒情、移情于物等)。下阕借写缥缈孤鸿的具体形象来表现“幽人”(作者自己),把自己的主观感情物象化。
小题1: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此题的手法是“托物言志”,还要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小题1:结合词中的“有恨无人省”以及题目《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可得出情感“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下列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李白《早发白帝城》
2横看成岭侧成峰,_____________。苏轼《题西林壁》
3苟利国家生死以,_____________。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参考答案:1、轻舟已过万重山 2、远近高低各不同 3、岂因祸福避趋之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减字木兰花
苏 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小题1:词中所写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意象简要说明。(4分)
小题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早春(初春)。从“莺初解语”的“初”字,“微雨”的“微”字,“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特点可以看出。
小题2:上片通过“莺初解语”、“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表达了词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下片通过“休辞”、“人易老”、“莫待”表达了词人对光阴的珍惜之情。劝导人们不要虚度人生,要珍惜大好青春时光。


本题解析:
小题1:本 题意在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的能力。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难度较小。词的上阕,黄莺才刚刚懂得开口唱几句春天的歌,天空也刚刚下着如酥的小雨,嫩嫩的草尖刚刚冒出地面,在微雨里,眼前觉察不到它的存在,只有远远望去,才发现有一层的嫩绿铺在地面。诗人所写的这些景物都独具初春的特点。
小题2:本题意在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整首诗可以这样解:“黄莺才刚刚懂得开口唱几句春天的歌,这是一年当中春色最好的时候吧。天空下着如酥的小雨,嫩嫩的草尖刚刚冒出地面,在微雨里,眼前觉察不到它的存在,只有遥远望去,才发现有一层的绿铺在地面。不要推辞会醉倒在这个季节。花是不经开的,人是容易老的。不要等到浓烈的春天回到大地时再触目伤怀,你我颠倒唏嘘、百般感慨在红英凋零、绿苔如茵之间。”根据词意我们可以揣测:趁年轻时潇洒走一回,及时把握青春年华,珍惜一生中最好的时光,及时行乐,不要到年老时后悔颠倒,无所作为,大概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常见题型》..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