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古代诗歌鉴赏》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一)
2019-07-03 22:33:15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龙潭夜坐①
王守仁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②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注] ①此诗作于王守仁由贬所龙场驿起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次年游滁州之时。②猗兰:即《猗兰操》,琴曲名。相传为孔子所作,说孔子自卫返鲁,见到隐谷之中,香兰独茂,与众草为伍,因而感伤自己的生不逢时。
小题1:这首诗前三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是如何表达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简要分析王守仁“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与苏轼《定风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所表现出的人生遭际与人生态度有何异同。(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我国的古典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近体诗又分为律诗和绝句。简称五律、七律。杜甫的《登岳阳楼》属于五律。
B.“赋”、“比”、“兴”是诗歌创作的艺术手法。“赋”:陈述铺叙比喻的意思。李白的《哭晁卿衡》开头就点明人和事,“明月不归沉碧海”用比喻手法表达晁衡的溺海身亡,都是运用赋的手法。

C.《塞下曲》作者李益,四句诗分别化用了“伏波将军马革裹尸”“班超乞归”“秦晋之战”“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典故,表达了为国家甘愿战死沙场的雄心壮志。
D.《早雁》以“早雁”与饱受战乱的边地百姓,以大雁四散惊飞喻指边地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悲惨处境,是一首托物寓意诗,采用了象征手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唐)李端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三峡吟        (宋)徐照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注】①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小题1】这两首诗都以____      __写愁。(2分)
【小题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3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思远人?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小题1:赏析诗句“红叶黄花秋意晚”。(6分)?
小题2:“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8分)
灞上①秋居      马 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 ①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
【小题1】这首诗中哪两个字最能抒发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4分)
【小题2】你认为这首诗的颈联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4分)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常见题型》..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