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八)
①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 ②岂烦“一切”之诏,以长请属之路乎 ③以此忤左右,故出为豫章太守 ④蕃上书救云,坐免归田里 ⑤是陛下焦心毁颜,坐以待旦之时也 ⑥不偏权富,而为世家郎所谮诉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②⑥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1)陈蕃只尊称他的字而不直呼其名,还特意为他设一个床榻,他离开后就把榻悬挂起来。(字:(动词,尊称或称呼他的字。名:动词,呼其名。特::特意。去:离开。悬:悬挂。五个点各一分。
(2)现在您坐失(错过,耽误)鼓励百姓播种的时机,反而让他们从事驱赶禽兽、开辟道路的劳役,这不是贤明圣君体恤百姓的心意啊。(“失”“劝”“除” “恤”各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弭,平息,消灭。文言文中相邻的两个词常常是意思相同或相对,弭息,弭息同义。再从语境来看,就可以不用烦劳朝廷军队,贼人就自己安定平息了。
小题2:试题分析:①句意思是使者采用欺骗手段得到接见,陈蕃大怒,把使者鞭打死去,与直言犯谏无关;③句讲陈蕃因为得罪了皇帝身边的人,所以被放出京城担任豫章太守,也不是属于直言犯谏;⑥句不偏袒权贵富豪,因而被有权势人家子弟诬陷控告。
小题3:试题分析:“只有在有战事时,才能射杀禽兽用于祭祀”错,国君到苑囿打猎,只在促秋西郊之时。顺应时节讲习武备,猎杀禽兽供给给祭祀,来加深孝敬之情。
小题4:试题分析:这两句的翻译重点是把握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一是词类活用:字,名词活用作动词,称呼他的字;名,名词活用作动词,呼其名,叫他的名字。二是注意古今异义词:特,特意;去,离开;劝,鼓励,劝勉。另外还要关注一些谓语动词的释义:悬,悬挂;失,错过,耽误;除,驱赶;恤,体恤。
【参考译文】:
(陈蕃)开始在郡中任职,被举荐为孝廉,担任郎中。遇上母亲去世,离开官职服丧。服丧期满,刺史周景征召他做别驾从事。因为谏争与人不和,交回印符辞官离去。后人公府征召举荐他为方正,都没有前往接受。太尉李固上表举荐,征召任命为议郎,又调任乐安太守。当时李膺担任青州刺史,以执政威严出名,下属郡县官员听说李膺来到,全都自动离职而去,只有陈蕃因为政绩清明而留下没走。同郡人周?G,是位清高人士,先后几任郡守征召他全不肯去,只有陈蕃能请他到来。陈蕃只称他的字而不叫他的名,特别替他准备了一张床榻,他走之后就悬挂起来。大将军梁冀威势震动天下,这时派人送信给陈蕃,拜托他办事,不能得到接见。使者采用欺骗手段得到接见,陈蕃大怒,把使者鞭打死去,获罪被降职做修武县令。渐渐提升,被任命为尚书。
当时零陵、桂阳山中贼人为害,公卿商议派兵征讨,又下诏令给各州郡,各地全都可以举荐教廉、茂才。陈蕃上疏反驳说:“从前高祖创立大业,天下人民放下重担,朝廷抚养百姓,就像养自己的孩子。现在零陵、桂阳两郡的百姓,也是皇上的孩子。导致孩子们为害的原因,难道不是当地官员贪婪暴虐,使得他们这样做的吗?应该严令三府,暗中考察州牧郡守县令县长,如果有那种在职而和睦团结,侵犯残害百姓的人,就立刻举报,改选清廉贤明奉公守法的人,能够宣传法令一心爱护百姓的人。就可以不用烦劳朝廷军队,贼人就自己安定平息了。另外,三署中郎官有两千多人,三府中掾属官员超过了限额还没有委任,只应该选择优秀的人授给官职,捡出恶劣的人加以清除。哪里用得着颁发全部推荐人才的诏令,来助长托请做官的做法呢?”(陈蕃)因为这事得罪了皇帝身边的人,所以被放出京城担任豫章太守。(他)禀性方正严峻,不接待宾客,下属百姓也敬畏他的清高。被征召担任尚书令,送行的人都没有走出外城城门。
升任大鸿胪,正遇上白马县令李云直言上疏进谏,桓帝发怒,判决他死刑。陈蕃上书营救李云,因此获罪免官回到家乡。又征召任命他为议郎,几天以后又任命为光禄勋。延熹六年,皇上驾临广成苑打猎。陈蕃上疏进谏说:“臣子听说国君到苑囿打猎,只在促秋西郊之时。顺应时节讲习武备,猎杀禽兽供给给祭祀,来加深孝敬之情。如果有人违背了这些,那就是任意放纵了。何况现在有‘三空’的艰难呢!田野空,朝廷空,仓库空,这就是所谓‘三空’。加上战乱没有停息,四方百姓流离失所,这正是陛下心情焦虑容颜憔悴,夜不能寐以待旦的时候。难道能够耀武扬威,一心放在观赏车马奔驰上吗?还有初秋多雨,百姓开始种麦子。现在放弃了鼓励百姓耕种的时机,而让百姓从事驱赶禽兽开辟猎场的劳役,这不是圣明君主体恤百姓的心意。奏书上呈后没被采纳。
自从陈番担任光禄勋之后,跟五官中郎将黄琬一起主管选举,不偏袒权贵富豪,因而被有权势人家子弟诬陷控告,获罪罢官回家。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2题。
庐山草堂记?白居易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明年春,草堂成。三间两柱,二室四牖,广袤丰杀,一称心力。洞北户,来阴风,防徂暑也;敞南甍,纳阳日,虞祁寒也。木斫而已,不加丹;墙圬而已,不加白。磩阶用石,幂窗用纸,竹帘纻帏,率称是焉。堂中设木榻四,素屏二,漆琴一张,儒、道、佛书各三两卷。
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旁睨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
自问其故,答曰:“是居也,前有平地,轮广十丈;中有平台,半平地;台南有方池,倍平台。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莲、白鱼。又南抵石涧,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修柯戛云,低枝拂潭,如幢竖,如盖张,如龙蛇走。松下多灌丛,萝茑叶蔓,骈织承翳,日月光不到地,盛夏风气如八、九月时。下铺白石,为出入道。堂北五步,据层崖积石,嵌空垤块,杂木异草,盖覆其上。绿阴蒙蒙,朱实离离,不识其名,四时一色。又有飞泉植茗,就以烹燀,好事者见,可以永日。堂东有瀑布,水悬三尺,泻阶隅,落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佩琴筑声。堂西倚北崖右趾,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脉分线悬,自檐注砌,累累如贯珠,霏微如雨露,滴沥飘洒,随风远去。其四旁耳目、杖履可及者,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纪,覼缕而言,故云甲庐山者。
噫!凡人丰一屋,华一箦,而起居其间,尚不免有骄稳之态;今我为是物主,物至致知,各以类至,又安得不外适内和,体宁心恬哉!昔永、远、宗、雷辈十八人同入此山,老死不返,去我千载,我知其心以是哉!
矧予自思:从幼迨老,若白屋,若朱门,凡所止,虽一日二日,辄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其喜山水病癖如此。一旦骞剥,来佐江郡。郡守以优容而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尚以冗员所羁,馀累未尽,或往或来,未遑宁处。待予异时,弟妹婚嫁毕,司马岁秩满,出处行止,得以自遂,则必左手引妻子,右手抱琴书,终老于斯,以成就我平生之志。清泉白石,实闻此言!
时三月二十七日,始居新堂。四月九日,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南阳张深之、东西二林长老凑、朗、满、晦、坚等凡二十有二人,具斋施茶果以落之。因为《草堂记》。(选自《白氏文集》)
[注]①嗒(tà)然:身心俱遣、物我两忘貌。②蹇(jiǎn)剥:指遭受挫折。
小题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介峰寺间,其境胜绝介:处两者当中
B.修柯戛云,低枝拂潭修:修饰
C.千变万状,不可殚纪殚:详尽
D.一旦骞剥,来佐江郡佐:辅佐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B.是居也,前有平地,中有平台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C.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
D.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
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犹且从师而问焉
小题3: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起始,交代了草堂的由来及位置。作者将草堂建在香炉峰与遗爱寺之间,两个“甲”字,突出了草堂周围环境的优美。
B.作者花了半年左右的时间盖成草堂,其格局简单,堂内陈设朴素古雅,显示出作者的爱好和志趣。
C.三、四自然段,通过人问己答,写住进草堂后的情景。仰观诸峰险峻,俯听泉水流响,诸景美好,使作者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
D.作者以娴熟的文笔和技巧,充分表达了自己对山水的酷爱,并注入了自己的身世感、沧桑感,使山水别具内涵与风韵。
参考答案:
小题:
B
小题:
C
小题:
C.
本题解析:
小题:
修:修长。
小题:
“所”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 A.连词,于是/介词,因为。B.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用在句末,表示解释。D.语助,“呢”/代词,相当于“之”。
小题:
“人问己答”
文言译文:庐山的风景,秀丽至极,简直是天下诸山的冠军。山的北峰,叫做香炉峰;香炉峰的北面,有一座遗爱寺;就在香炉峰与遗爱寺之间的风景带更是漂亮得不得了,恐怕还远超过庐山本身呢!元和十一年的秋天,太原人白乐天一见就爱上他了,就像远行的游子路过故乡一样,眷恋沈迷、依依不舍而不忍离去,于是就对着香炉峰,傍着遗爱寺,盖了一间草堂。
第二年春天,草堂落成了。三间屋子,两根楹柱;两个卧房,四扇窗子;坪数大小及设备的奢俭,都完全符合我原本的心愿与经济能力。打开北向的小门,就吹来阵阵的凉风,可以避酷暑;敞开南边的天窗,就照入温暖的阳光,又可以防寒气。所用的木头啊,只是砍下来就用,绝不再漆红;所筑的墙壁呀,抹平就好,也绝不再抹白。砌台阶,就用石头;糊窗户,也全用纸,竹子做的窗帘,纻麻做的门帐,设备大概就是这么朴素啦!屋子里设有木制椅榻四张,素色屏风两座,还有古琴一张,和儒、释、道各家书籍呀,随意摆了几本!乐天我已来到这里当主人翁,仰观山色,俯听泉声,靠着、看着这里的竹啊!树啊!云哪!石啊!看得简直是目瞪口呆、应接不暇。看了一会儿,禁不住美景这般的诱惑,整个人的精神就随之而潜移默化了,外在也安适,内心更和乐。只要住一宿,身体就十分安宁,住两夜更感到心情恬适,住三个晚上以后,就完全忘记自我的存在,而跟万物融合无间。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反正就是会这样就是了!却忍不住再问到底为什么?其实,我这座草堂啊:前面的平地约有十丈宽广,中间又有平台,面积约是平地的一半,平台的南边有方形的池子,池子的面积又是平台的两倍左右。池边到处是山竹、野花,池里长满了白莲、白鱼。再往南走,就到一个石涧,石涧两旁古松、老杉交错竖立着,树的腰身几乎都要十个人才抱得住,树的高度不知几百尺,修长的树枝摩娑着白云,低垂的枝柯轻拂着潭水。像旌旗般地直立着,像雨伞般地张开着,也有的像龙蛇游走般地分布着;古松下多灌木丛,茑罗枝叶蔓生,交错遮荫,使得日光月华都无法照射到地面。到了盛夏时的气候,仍像月的秋凉时节。地下铺着白石做为出入的通道。草堂北边五步远的地方,盘踞在层崖、积石,岩石玲珑空透,就像蚂蚁窝的土堆一样,各种树木、奇花异草覆盖其上,绿色的枝叶繁密迷蒙,红色的果实多得分披四垂,也说不出他们的名字,而且四季都是这个样子。又有天上飞落的泉水,就地种植的茶树,可以直接用来煮水泡茶,若被爱好风雅之事的人看到,还可以用来快乐地渡过一整天呢!草堂东边有一座瀑布,清水悬挂三尺高,泻落在台阶角落,然后注入石渠中。清晨或傍晚望过去,就像洁白的丝幔一样,要是在夜间听起来,就像珠玉琴筝的声音。草堂的西边,就在北崖边山上,用剖开的竹子,架在空中,接引北崖山上的泉水,这些竹管如血脉般地分布着、如丝线般地悬挂着,从屋檐灌注到水池里,一滴一滴连续不绝,就像连贯的珍珠,散出来的水气就像雨露一般,滴沥飘洒,随风逝去;那附近拄着拐杖穿着鞋子,耳听目视可以欣赏到的风景:春,有锦绣山谷中的繁花;夏,有石门涧里的皓云;秋,有虎溪的明月;冬,有炉峰的白雪;不管是晴天的明亮、阴天的晦暗之景,或是晨昏的含蕴、吐露之姿,可以说是千变万化,实在是无法全部记下、详细描写,所以我才说这里的景色是远超过卢山本身啊!
唉!一般人只要装潢了一个房间、拥有一张华丽的席子而生活在当中,就免不了有骄傲满足的样子。何况是我,已成了这些东西的主人,而每样东西只要到我跟前,我就用我的知觉官能与他交感相发,他们又这样色色样样地来感发我,我又怎能不外在安适、内在和乐,身体安宁,心情恬适呢?想当年东晋高僧慧永、慧远、居士宗炳、雷次宗等人一起住入此山,就直到老死也都不肯离开,虽然距离我现在已有千年之久,但是我可以体会到他们的心境就是为了这个和我同样的理由啊!
更何况我从小到老,不管住的是白色的茅屋还是朱色的大厦,只要住一天两天,我总是要搬个几畚箕的泥土来做个台子,聚集一些卵石来筑座假山,再环绕个小小的水池,可见我对山水的癖好已经到了如此无可药救的地步。
一旦被贬来辅佐九江郡守,那郡守又用宽厚的心态来对待我,庐山更以他灵秀的美景迎接我,这简直是上天赐给了我最好的时机、大地送给我最好的空间,我终于能得到自己的最爱,还有什么好苛求呢?只不过目前还有些小官俗事牵绊着,还有些家庭拖累尚未解脱,而不能真正安处于此。等到有一天:弟妹各自成家了,官职期制届满了,一切的进退取舍,都由得我作主成全的时候,我一定会左手牵着老伴和孩子,右手抱着古琴与书本,终老在此,好成就我一辈子的心愿。我发誓,清泉哪,白石啊,你们都听到了吧?
时间是在唐元和十二年三月二十七日,刚搬到这新居草堂,和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南阳张深之以及东林寺、西林寺的长老大德凑、朗、满、慧、坚等二十二人一起准备了斋果茶点来为新居行落成典礼,于是写下了这篇“草堂记”。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人。年十七,举于乡。御史欲即鹿鸣宴①冠之,以未奉父命辞。隆庆二年成进士,授编修。万历初,《穆宗实录》成,进修撰,充日讲官。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成以史官得之,异数也。尝讲罢,帝出御府图画,令讲官分题。慎行不善书,诗成,属人书之,具以实对。帝悦,尝大书“责难陈善”四字赐之,词林传为盛事。
御史刘台以劾张居正被逮,僚友悉避匿,慎行独往视之。及居正夺情②,偕同官具疏谏。吕调阳格之,不得上。居正闻而怒,他日谓慎行曰:“子吾所厚,亦为此耶?”慎行从容对曰:“正以公见厚故耳。”居正怫然。慎行寻以疾归。居正卒,起故官。时居正已败,侍郎丘橓往籍其家。慎行遗书,言居正母老,诸子覆巢之下,颠沛可伤,宜推明主帷盖③恩,全大臣簪履之谊。词极恳挚,时论韪之。
慎行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先是,嘉靖中孝烈后升祔④,祧⑤仁宗。万历改元,穆宗升祔,复祧宣宗。慎行谓非礼,作《太庙祧迁考》,引晋、唐、宋故事为据,其言辨而核。事虽不行,识者服其知礼。又言:“南昌、寿春等十六王,世次既远,宜别祭陵园,不宜祔享太庙。”亦寝不行。
十八年正月,疏请早建东宫,出阁讲读。及冬,又请。帝怒,再严旨诘责。慎行不为慑,明日复言:“册立臣部职掌,臣等不言,罪有所归。幸速决大计,放归田里。”帝益不悦,责以要君疑上、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山东乡试,预传典试者名,已而果然。言者遂劾礼官,皆停俸。慎行引罪乞休。章累上,乃许。家居十余年,中外屡荐,率报寝。三十三年,始起掌詹事府。疏辞,复留不下。居二年,廷推阁臣七人,首慎行。诏加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再辞不允,乃就道。时慎行已得疾。及廷谢,拜起不如仪,上疏请罪。归卧于家,遂草遗疏,请帝亲大臣、录遗逸、补言官。数日卒,年六十三。(《明史·于慎行传》)
[注]①鹿鸣宴:乡试放榜次日,按例举行乡饮之礼,欢宴考官和中试举人。②夺情:古礼,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守制,服满再行补职。张居正父亲病故,他不想遵制守丧,授意门生提出“夺情”。③帷盖:受恩乞恩之典。④升祔:升入祖庙附祭于先祖。⑤祧(tiáo):迁庙。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十七,举于乡——举:举荐
B.属人书之,具以实对——属:委托
C.偕同官具疏谏——疏:给皇帝的奏章
D.亦寝不行——寝:废止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居正闻而怒/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B.正以公见厚故耳/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引晋、唐、宋故事为据/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D.章累上,乃许/乃令张仪佯去秦
3.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于慎行“厚道”和“耿直”的一组是(? )
A.侍郎丘橓往籍其家。慎行遗书居二年,廷推阁臣七人,首慎行
B.御史欲即鹿鸣宴冠之,以未奉父命辞十八年正月,疏请早建东宫,出阁讲读
C.属人书之,具以实对及居正夺情,偕同官具疏谏
D.词极恳挚,时论韪之再辞不允,乃就道
4.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慎行充当日讲官后,皇上曾经让日讲官分别在图画上赋诗题字,于慎行写成诗后,委托人书写,并把实情告诉了皇上。
B.于慎行为人正直坦荡,对因得罪张居正而被捕的刘台,他仍去探视。对张居正不合礼制的做法,不因为张居正对自己的厚爱而放弃原则。
C.万历年间,明朝的宗族祠庙祭祖礼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于慎行熟悉历代典章制度,引古代有关的事例来论说,令有见识的人敬佩。
D.万历十八年,于慎行上书建议早立太子,皇上两次降职责备,于慎行以辞官归乡再次劝谏,万历皇上很不高兴,停了他的薪俸,于慎行引咎辞职。
5.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极恳挚,时论韪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帝益不悦,责以要君疑上、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
2.B
3.C
4.D
5.(1)按旧例,都用翰林院年高资深的官吏充当但当日讲官,没有到史官这一级别的。
(2)言词非常诚恳,当时人们评论他,认为他做得对。
(3)皇上更加不高兴,拿要挟君主怀疑圣上、使国家的根本混乱来责难他,把他的下属官员都停了俸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选出下列加粗的实词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浩气四塞(阻塞)? 史迁之善传游侠(为……作传)
B.顾自民国肇造(开始)?直可惊天地(只、仅仅)
C.以坚毅不挠之精神(屈)? 贼氛方炽(旺盛,这里形容气焰高涨)
D.视清季有加(一个朝代的末了)?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领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学类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