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有自山泽来者,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①,咸誉清。疾病疮疡者,亦皆乐就清求药,冀速已。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清,蚩②妄人也。”或曰:“清其有道者欤?”清闻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谓我蚩妄者亦谬。”
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清之取利远,远故大,岂若小市人哉?一不得直,则怫然怒,再则骂而仇耳。彼之为利,不亦翦翦③乎?吾见蚩之有在也。清诚以是得大利,又不为妄,执其道不废,卒以富。
吾观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弃,鲜有能类清之为者。世之言,徒曰“市道交”。呜呼!清,市人也,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幸而庶几,则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矣。柳先生曰:“清居市而不为市之道,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庠塾乡党以士大夫自名者,反争为之不已,悲夫!然则清非独异于市人也。”(选自柳宗元《宋清传》,有删改)
注:①雠:出售 ②蚩:傻,无知 ③翦翦:小气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居善药 居:储存
B、清优主之 主:接待
C、年终,度不能报 报:报答
D、冀速已 已:治愈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说明宋清目光远大、经营有方的一组是 [???? ] ①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
②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
③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
④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
⑤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
⑥然则清非独异于市人也。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宋清是位很宽厚的药材商人,他待人好,山区水乡的人把好药材卖给他,所以他卖的药材很好,信誉高。
B、一些商人对宋清的做法很不理解,有人说他呆傻胡来,有人说他有道德,宋清则说自己是追求利润养活妻子儿女的人,不同意他们的说法。
C、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小市人”不得钱就骂反衬宋清急人之难,“取利远”的做法,赞颂了宋清的义举和美德。
D、因为很多欠债人后来厚报宋清,宋清很富有。作者认为宋清获取利益有长远眼光,因而主张士大夫们在人际交往上应向宋清学习。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以屠为事。
久之,濮阳严仲子事韩哀侯,与韩相侠累有郤。严仲子恐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侠累者。至齐,齐人或言聂政勇敢士也,避仇隐于屠者之间。严仲子至门请,数反,然后具酒自畅聂政母前。
久之,聂政母死。既已葬,除服,聂政曰:“嗟乎!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而严仲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臣之所以待之,至浅鲜矣,未有大功可以称者,而严仲子奉百金为亲寿,我虽不受,然是者徒深知政也。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己者用。”乃遂西至濮阳,见严仲子曰:“前日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不幸而母以天年终。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请得从事焉!”严仲子具告曰:“臣之仇韩相侠累,侠累又韩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多,居处兵卫甚设,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其车骑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聂政曰:“韩之与卫,相去不甚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可无生
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是韩举国而与仲子为仇,岂不殆哉!”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
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与韩相侠累有郤郤:仇怨
B.然后具酒自畅聂政母前 畅:畅饮
C.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就:成功
D.岂不殆哉 殆:危险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聂政“士为知己者死”的侠义性格的一组是( )
①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
②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
③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
死???????
④避仇隐于屠者之间
⑤游求人可以报侠累者???????????????
⑥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③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聂政本是轵深井里人,杀了人后为了躲避仇敌的报复,与母亲和姐姐逃跑到齐国,以屠宰为业,奉养老母。
B.严仲子多次登门拜访,聂政都没
有答应他,是因为母
亲尚在。等到母亲去世后,聂政找到严仲子,
为他手刃仇人。
C.侠累是韩君的叔父,侍卫众多,聂政谢绝严仲子多派助手一同前往的好意,是怕人多泄密,使仲子与韩国结仇。
D.聂政是市井小民,面对严仲子的真诚请求,他非常激动,于是不顾亲友的反对和阻拦,毅然前去刺杀了侠累。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严仲子恐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侠累者。
(2)而严仲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张中彦,字才甫,中孚弟。少以父任仕宋,为泾原副将,知德顺军事。睿宗经略陕西,中彦降,除招抚使。授彰武军承宣使,为本路兵马钤辖,迁都总管。
宋将关师古围巩州,与秦凤李彦琦会兵攻之。王师下饶风关,得金、洋诸州,以中彦领兴元尹,抚辑新附。师还,代彦琦为秦凤经略使。秦州当要冲而城不可守,中彦徙治北山,因险为垒,今秦州是也。筑腊家诸城,以扼蜀道。帅秦凡十年,改泾原路经略使,知平凉府。
朝廷以河南、陕西赐宋,中孚以官守随例当留关中。熙河经略使慕洧谋入夏,将窥关、陕,中彦与怀庆赵彬会两路兵讨之,洧败入于夏。中彦与兄中孚俱至临安,被留,以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清远军承宣使,提举佑神观,靖海军节度使。
皇统初,恢复河南,诏征中彦兄弟北归,为静难军节度使,历彰化军、凤翔尹,改尹庆阳,兼庆原路兵马都总管、宁州刺史。宗室宗渊殴死僚佐梁郁。郁远人,家贫无能赴告者。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改彰德军节度使,均赋调法,奸豪无所蔽匿,人服其明。
逾年,除南京留守。时淮楚用兵,土民与戍兵杂居,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中彦得戍兵为盗者,悉论如法,帅府怒其专决,劾奏之,朝廷置而不问。秩满,转真定尹兼河北西路兵马都总管。未几,致仕,西归京兆。明年,起为临洮尹兼熙秦路兵马都总管。巩州刘海构乱,既败,籍民之从乱者数千人,中彦惟论为首者戮之。
西羌吹折、密臧、陇逋、庞拜四族恃险不服,使侍御史沙醇之就中彦论方略,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还奏,上大悦,遣张汝玉驰驿劳之,赐以球文金带,用郊恩加仪同三司。以疾卒官,年七十五。百姓哀号辍市,立像祀之。(节选自《金史·张中彦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中彦领兴元尹 领:兼任
B.秦州当要冲而城不可守 当:阻挡
C.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 竟:最终
D.所司皆依违不决 决:判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均能表现张中彦公正严明的一组是( )
①筑腊家诸城,以扼蜀道????????????
②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
③均赋调法,奸豪无所蔽匿??????????
④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
⑤中彦得戍兵为盗者,悉论如法??????
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中彦最初在宋朝为官,但是后来投降了金朝并被委以重任,同驻守在秦凤的李彦琦联合进攻宋军,并攻陷了金、洋等多个州郡。
B.张中彦在任秦凤经略使的时候展示出了其杰出的军事才能,他能够准确根据地势的有利形势修筑城堡,使自己在防守中有险可据。
C.在金朝将河南、陕西归还给宋朝之后,张中彦和兄长一起归附宋朝并在宋朝任职,直到后来金兵恢复河南,张中彦兄弟被迫又回到金朝。
D.张中彦在处理同羌族的关系方面很有威信,他亲自约见羌族四位酋长,顺利同其约定招降办法,很快解决了四族不服管辖的事情。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籍民之从乱者数千人,中彦惟论为首者戮之。
?????????????????????????????????????????????????????????????????????????????????????????????????????
(2)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
???????????????????????????????????????????????????????????????????????????????????????????????????? ?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请身而去遂走而出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趋驾追晏子其家不及。粟米尽于氓,任器①存于陌。公驱及之康②内。公下车从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寡人不足以有约也,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愿夫子之幸存寡人。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遂拜于途。晏子乃返。命禀巡氓,家有布缕之本而绝食者,使有终月之委;绝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无委积之氓,与之薪橑,使足以毕霖雨。令柏巡氓,家室不能御(雨)者,予之金。巡求氓寡用财乏者,三日而毕。后者,若不用令之罪。(取材于《晏子春秋》)
【注】①任器:装粟米的容器。②康:大路。
1、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请?身?而?去?遂?走?而?出?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趋?驾?追?晏?子?其?家?不?及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蒋瑶,字粹卿,归安人。弘治十二年进士。授行人。正德时,历两京御史。陈时弊七事,中言:“内府军器局军匠六千,中官监督者二人,今增至六十余人,人占军匠三十。他局称是,行伍安得不耗。”并言:“传奉官及滥收校尉勇士并宜厘革。刘瑾虽诛,权犹在宦竖。”有旨诘问,且言“自今如瑶议者,毋复奏”。
寻出为荆州知府。筑黄潭堤。调扬州。武宗南巡至扬,瑶供御取具而已,无所赠遗。诸嬖幸皆怒。江彬欲夺富民居为威武副将军府,瑶执不可。?彬闭瑶空舍挫辱之,胁以帝所赐铜瓜,不为慑。会帝渔获一巨鱼,戏言直五百金,彬即畀瑶责其直。瑶怀其妻簪珥、袿服以进,曰:“库无钱,臣所有惟此。”帝笑而遣之。府故有琼花观,诏取琼花。瑶言自宋徽、钦北狩,此花已绝,今无以献。又传旨征异物,瑶具对非扬产。帝曰:“苎白布,亦非扬产耶?”瑶不得已,为献五百疋①。当是时,权幸以扬繁华,要求无所不至。微瑶,民且重困。驾旋,瑶扈至宝应。中官邱得用铁縆②系瑶,数日始释,竟扈至临清而返。扬人见瑶,无不感泣。迨迁陕西参政,争出资建祠祀之,名自此大震。
嘉靖初,历湖广、江西左、右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帝命桂萼等核巡抚官去留,令瑶归候调。已,累迁工部尚书。四郊工竣,加太子少保。西苑宫殿成,帝置宴。见瑶与王时中席在外,命移殿内,而移皇亲于殿右以让瑶,曰:“亲亲不如尊贤。”其重瑶如此。
时土木繁兴,岁费数百万计。瑶规画咸称帝意,数有赉予。以忧去。久之,自南京工部尚书,召改北部。帝幸承天,瑶扈从。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至是大工频仍,岁募民充役,费二百余万。瑶以为言,因请停不急者。豪家所匿军毕出,募直大减。以老致仕去。
瑶端亮清介。既归,僻处陋巷。与尚书刘麟、顾应祥辈结文酒社,徜徉岘山间。卒年八十九。赠太子太保,谥恭靖。(节选自《明史·蒋瑶列传》)
注:①“疋”pǐ同“匹”②縆gēng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瑶执不可。?——执:坚持。
B.微瑶,民且重困。——微:认为……卑贱。
C.竟扈至临清而返。——竟:竟然。
D.迨迁陕西参政。——迨:等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且言“自今如瑶议者,毋复奏”。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B.久之,自南京工部尚书,召改北部。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C.因请停不急者。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以老致仕去。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蒋瑶全心为民的一组是(?????)
①刘瑾虽诛,权犹在宦竖。
②瑶怀其妻簪珥、袿服以进,曰:“库无钱,臣所有惟此。”
③此花已绝,今无以献。
④又传旨征异物,瑶具对非扬产。
⑤扬人见瑶,无不感泣。
⑥既归,僻处陋巷。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正德年间,蒋瑶力陈时政弊端,他认为在内府各局担任监督的宦官人数增加太多,这样会导致军队耗费太大,以致损耗国力。
B.武宗南巡至扬州,随行的权幸因扬州繁华富庶,向蒋瑶大肆索要财物,蒋瑶对此暗中抵制,后被权幸用铁绳捆绑数日才被释放,扬州人对此无不感慨落泪。
C.皇帝对蒋瑶非常器重,在宴会上,他下令将蒋瑶的席位移至殿内,然后把皇亲移到殿右来为蒋瑶让出席位,并且强调尊重贤才比亲近亲人更重要。
D.嘉靖年间,朝廷工程繁多,耗费巨大,蒋瑶严格遵循皇帝的意图进行规划设计,对此皇帝非常高兴,并多次对他进行赏赐。 第?Ⅱ卷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帝渔获一巨鱼,戏言直五百金,彬即畀瑶责其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瑶规画咸称帝意,数有赉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