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本诗运用拟人手法有何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本诗的主旨是劝人珍惜光阴。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意对即可)
(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古诗鉴赏(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第四句中的“偷”字一作“径”,你认为哪个好,请说明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有关诗句作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偷”字显示了南风的顽皮,它仿佛有意要和它朋友开个玩笑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黯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处飑,爱煞江南。??
(l)试简要分析这首元曲在景物描写上“动静结合”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典诗歌的意境,分“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你认为此曲属哪一种?简要举例分析。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江上烟波荡漾,山中雾气氤氲,动静相映,更显出烟水迷茫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早?花
[唐]杜甫
西京安稳未①?不见一人来!
腊日巴江曲,山花已自开。
盈盈当雪杏,艳艳待春梅。
直苦风尘②暗,谁忧容鬓催。 【注】①西京安稳未:公元763年10月,吐蕃攻陷西京长安,焚掠一空。代宗先期奔陕州,至12月方还都。②风尘:比喻战乱。
(1)这首诗的中间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答:????????????????????????????????????????????????????????????????????????????????????????????
(2)简要分析作者在诗中所表现的心情。
答:????????????????????????????????????????????????????????????????????????????????????????????
参考答案:(1)描绘了一幅冬末春初杏梅怒放的图景。照应题目;以乐景衬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晚望
清·郑珍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小题1:这首诗字面平易,却实有刻炼之功。颔联“收”、“出”两字以浅为深,用得很特别。请说说这两个字的妙处。(5分)
?????????????????????????????????????????????????????????????????????????????????
??????????????????????????????????????????????????????????????????????????????????
??????????????????????????????????????????????????????????????????????????????????
小题2:有人认为,尾联破坏了全诗优美的意境,应该删去;也有人说,这两句恰是诗人匠心独运之处。你同意哪一种意见?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概括分析。(6分)
??????????????????????????????????????????????????????????????????????????????????
??????????????????????????????????????????????????????????????????????????????????
参考答案:
小题1:鸟儿隐没于碧云之中,却说被蓝天白云收了进去;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答题时要考虑两字本身在诗歌中的含义,其次要考虑两字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作用。鸟儿隐没于碧空之中,却说被蓝天白云收了进去;农人田间穿行劳作,却说被翠绿的稻秧送了出来,生动地描绘了山川秀色、田园美景,一“收”一出“,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描绘出一幅清新明丽的春景图。
小题2:读到尾联,才看出作者的良苦用心,才更将其中深意体会深刻。“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空有好山好水,而无与之相适的惬意生活。美景何用?不过是成了悲剧的背景罢了。不过是让诗人更感伤的理由罢了。原来他是想说,在这样的好山好水中,人们的生活是那么的不如意。人们为生活耗尽心力,再好的山水美景也没用人来欣赏。诗人并没有用过多的文字来描写人民生活的艰辛,乍看之下,反而显得语气平淡,有如一句简单的陈述。可是,在前三联的景物描写的铺垫下,作者深沉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只有在那样的美景的衬托下,才更能突显最后一联的悲凉气氛。以乐景衬悲情,诗人的智慧和他对百姓贫苦生活的怜悯跃然纸上。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
点评:这是一道典型的炼字题,这种题的答题步骤一般包括如下几步:首先解释本字的字面意思,如果有修辞手法,要点明修辞手法;然后结合诗句阐释诗意,语言尽可能优美;最后点明作者的感情。诗歌本身比较简单,易于理解。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无论着眼于全篇,还是着眼于一句,此类试题的答题规律一般是,先明确指出运用了何种技巧,然后结合诗意说明这种技巧如何运用,最后指出这种技巧如何传达出诗人情感,或在凸显出主题方面起到什么作用。至于文字的多少,可以酌情根据分值决定。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