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八)
2017-01-13 18:56:1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题。 泊公安县
陆游
秦关蜀道何辽哉!公安渡头今始回。
无穷江水与天接,不断海风吹月来。
船窗帘卷萤火闹,沙渚露下萍花开。
少年许国忽衰老,心折舵楼长笛哀。 注: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秋。八年前,诗人曾经乘船经过湖北公安入蜀,在北临秦关的前线任职并参与战事。但不久诗人便被调往成都,后又被免职。淳熙五年,诗人又被任用,不久奉诏到临安廷对。此诗便是诗人赴临安途中所写。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联一“辽”一“回”,含蕴很深,既写出了空间之辽远,又传达出时间之漫长。 ??
B.颔联写远眺之景,秋高气清,江天无际,海风送爽;月光如水,意境清幽恬适。 ??
C.颈联视线移至近处,描绘了萤火闹、萍花开的景象,与颔联形成错落有致之趣。 ??
D.尾联“长笛哀”与《关山月》中“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有异曲同工之妙。
2.本诗抒发的情感深沉而复杂,请结合诗句说出诗人表达了哪些情感。?
????????????????????????????????????????????????????????????????????????????????


参考答案:1.B???
2.八年外放、一再受挫、饱经颠沛的沉郁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龙阳县青草湖
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②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①青草湖:位于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青草湖”与洞庭湖一脉相连,所以,诗中又写成了“洞庭湖”②湘君: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为湘水女神。
(1)首句那个字炼得最好,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本诗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运用拟人的手法,融情于境,生动传神。不仅是洞庭湖被西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樽前!
(注)此词是欧阳修贬官颍州时所写。
(1)这首词上片描写生动传神,请找出两个表现力强的字,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词的最后一句情感发生了变化,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逐”“拍”“出”。(任选两字均可)“逐”字,生动传神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
苏 轼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小题1:词的上片中“新月与愁烟,满江天”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词的下片所使用的表现手法。(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新月、烟云、天空、江面,情景交融,渲染出(烘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对意象的理解。可逐字翻译,关键是指出其作用,意象一般为名词,这些名词所包含的内容渲染气氛或烘托情感。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手法。例如:飞絮送行舟,从送上来看因为拟人。另外还有反衬、对比、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要结合诗中的原句具体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午枕
[ 宋]王安石
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红影上帘钩。
窥人鸟唤悠扬梦,隔水山供宛转愁。 (1)诗歌第二句点明了梦醒的时间,请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三四两句很有艺术表现力,请你说说诗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他完全没有想到一觉睡了那么长时间,表达了诗人惊异之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名句名篇默写》..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