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2)千古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__________,不如早还家。(李白《蜀道难》)
(4)独学而无友,则__________。(《礼记》)
参考答案:(1)清风徐来 歌窈窕之章
(2)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本题解析: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本题本着传统的文诗结合、课内课外结合的原则,设了散文一题,诗词两题,课外一题。
“名句默写,,要求考生默写的都是沿用至今、仍然有生命力的句子,难度不大,突出文化经典对学生成长的精神价值,避免为默写而默写之嫌,这对平时教学有很好的导引作用。就出题选择点来看,诗、词、文皆考,课内外兼有,命题思路比较稳定。名句名篇默写要重在平时,重在课内。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客至》,完成下面题目。(10分)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小题1:首联写出了草堂怎样的环境?其中“但见”二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4分)
小题2:颈联表现了主人怎样的生活状况?(3分)
小题3:全诗主要写“客至”,尾联又写邀请邻翁对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写出了居住环境的清幽;表现诗人闲适而有些寂寞
本题解析:“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写出了草堂的环境,结合环境描写答出主人生活贫困的生活状况,结合“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回答情感。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2013·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山寺夜起
江 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小题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色白,二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诗歌最后一句点明诗人“不眠”,对“不眠”原因的分析,要立足全诗。诗歌前四句写夜起看到的景象,第五句中的“惜”字透露出夜起观景的原因,那就是爱惜山寺夜里的美景,这就是诗人“不眠”的原因之一。第七句“谁见无家客”揭示了诗人不眠的又一个原因,那可能是漂泊无依、思家念亲、孤独寂寞等羁旅之思。
试题分析:
小题2:三、四句描写“烟”,第三句是对“烟”的静态描写,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烟像云一样的颜色,突出了“烟”的洁白;第四句是对“烟”的动态描写,“流”字描写了烟的动态。由此可以总结出诗人描写“烟”的艺术手法:运用比喻、动静结合等。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夜思中原
刘?过①
中原邈邈路何长,文物②衣冠④天一方。
独有孤臣挥血泪,更无奇杰叫天阊④。
关河夜月冰霜重,宫殿春风草木荒。
犹耿孤忠思报主,插天剑气⑤夜光芒。
注释:①刘过:南宋词人。②文物,礼乐:典章制度统称。③衣冠:指士绅、世家大族。④天阊:天门。⑤剑气:语出《晋书·张华传》,他夜观天象,见牛斗间紫气冲天,派人在江西挖到被埋的宝剑。
小题1:请对这首诗的颈联进行赏析。(4分)
小题2: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笼罩在一片月色之中的河山冰重霜凝;春风吹来,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
颈联宕开一笔,思绪集中到边疆,集中到汴京方面。“冰霜重”是说天气严寒,这只是表面意思,它的真正内涵是说宋军无力闯过边关,挺进中原,使得恢复汴京渺茫无期。“宫殿”承首联次句。春风吹来,本是草木争荣的时候,而汴京的帝王宫殿因为处在金人的统治之下,在春天里却是一片荒凉景象。那么,广大人民呢?其生活状况是可想而知的了。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里说:“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表达了金统治之下的广大人民深盼南师的情意。这个意思在此联里也可体会得到。在艺术上对仗精切,而气韵流动,饶有唐人风味。
小题2:
试题分析:
这是一首沉郁悲壮的爱国诗篇。首联破题,诗人遥望中原,怀念汴京,思绪绵长,感慨深沉。“路何长”,“天一方”尤其令人黯然销魂。颔联追怀当年自己以及辛弃疾、陈亮上书陈述恢复之策不被采纳,于今“万马齐喑究可哀”,更令人感到悲愤。颈联借景抒情,以“冰霜重”含无力恢复中原的感慨,以“草木荒”写金人统治下的北方凄凉景象。尾联表现出诗人“忠君”“报主”的精神始终没有泯灭,气壮神完。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度浮桥至南台
陆?游
客中多病废登临, 闻说南台试一寻。
九轨徐行怒涛上, 千艘横系大江心。
寺楼钟鼓催昏晓, 墟落云烟自古今,
白发未除豪气在, 醉吹横笛坐榕阴。
【注】浮桥:由船只连成的桥。南台:山名。
九轨:指桥面宽阔,可同时多辆马车并行。
小题1:有人认为颈联“催”字用得好,试赏析。(4分)
小题2:诗歌尾联和前文的感情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⑴“催”字形象表现了光阴在钟鼓声中迅速流逝之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诗歌炼字技巧。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一般的答题步骤是:(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或点出表现手法)。本题中“催”有“催促”之意。“催昏晓”有形象的时光流逝之感,让诗人很容易联想到自己年华已逝。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从第三联中可得“诗人登临南台山,听到山中钟鼓声,看到山间萦绕的云烟,产生年华虚度、壮志无成的感慨”;但是最后两句“白发未除豪气在”,表示作者的雄心壮志,现常用来表示年纪老大,却仍具有满腔豪情的人。也可用来鼓励缺乏雄心壮志的年轻人,应当向老而弥坚的人看齐,力求上进,做一番有意义的大事业。以“吹笛榕阴”写出自己的乐观和自豪。这笛声“清音有余”,意味深长,绕榕千秋,不绝如缕。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