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泉涓涓而始流 ②弃甲曳兵而走
B.①问征夫以前路 ②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C.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D.①悟以往之不谏 ②夫晋,何厌之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不同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
B.《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宋的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乐府”原指一种官署,后指一种新诗体。
C.《左传》也称《左氏春秋》,为“春秋三传”之一,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左传》的“传”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传”都是一种史书体例。
D.司马迁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著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四史”,鲁迅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入,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宾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1.下列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厚敛以雕墙/雕:刻画,绘制。
B.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入:纳,这里指被采纳。
C.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靡:没有。
D.晨往,寝门辟矣/辟:打开。
2.下列语句中加粗的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而观其辟丸也②则社稷之固也
B.①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②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C.①不入,则子继之②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D.①宣子骤谏,公患之②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3.下列语句分别能表现晋灵公“不君”和赵盾之“恭敬”的一项是(????)
A.①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②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
B.①宰夫腼熊蹯不熟,杀之②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
C.①吾知所过矣,将改之②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D.①公患之,使鉏麂贼之②寝门辟矣,盛服将朝
4.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灵公不君》一文,开头就说“晋灵公不君”,定了贬斥晋灵公的调子,预示晋国要发生大乱,国家要失去稳定。
B.晋灵公厚敛雕墙,违反薄赋敛,轻徭役,藏富于民的思想。以弹子射人以为乐,杀宰夫,不敬大臣。可见其“不君”。
C.赵盾因晋灵公荒淫无道,先委婉曲折地表扬灵公能知错改错,再苦谏其勤政爱民,触怒灵公,因而险遭灵公谋害。
D.为了上朝,赵盾起得很早,以至坐而假寐,并且是盛服等待,这是何等“恭敬”。这种精神连杀手鉏麂都被感化。
5.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麂贼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
2.D
3.D
4.C
5.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材料,把划横线的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
(1)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3分)
(2)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2分).
(3)箪食壶浆,以迎王师。(3分)
参考答案:
小题:文言翻译(8分)
(1)五十天就攻下它
本题解析:
小题: 评分标准:
(1)译出大意1分;“旬”1分;“举”1分。
(2)译出大意1分;“是”1分。
(3)译出大意1分;“箪”1分;“师”1分。
参考译文:
齐国人攻打燕国,战胜了它。齐宣王问:“有人劝我不要占领燕国,有人又劝我占领它。我觉得,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只用了五十天就攻下来了,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呀。(一定是天意要我们这样做)如果我们不占领它,一定会有天灾。占领它,怎么样?”孟子回答说:“如果占领它而燕国的老百姓很高兴,那就占领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武王就是这样。如果占领它而燕国的老百姓不高兴,那就不要占领它。古人也有这样做的,周文王就是这样。以齐国这样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燕国这样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燕国的老百姓用竹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欢迎大王您的军队,难道有别的什么原因吗?不过是想摆脱他们那水深火热的日子罢了。如果您让他们生活在更加水深火热之中,那他们也就会转而去求其他的出路了。”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粗的“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A.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B.奉厚而无劳
C.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D.吾尝终日而思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