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文后题目。(5分×2=10分)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这首诗写于诗人遭贬柳州后的柳州刺史任上。
【小题1】春天应该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季节,是什么原因使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
【小题2】第三、四两句将环境景物和诗人内心情感结合得自然无痕,请以“乱”字为例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仲春时节,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诗歌鉴赏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常常在题干中给出很多暗示。比如本题,“春天应该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季节”,言外之意,本诗中的“春半如秋”应是伤感之情。本题要求回答的是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引发情感的无外两点,一是景,一是事。从景上来看,标题中已有“二月榕叶落尽”第四句中又出现“榕叶满庭”,二月春光正浓之际反呈现百花凋零、榕叶满庭的暮秋景象,自然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从事上来看,注释中有“遭贬”的境遇,第一句中有“宦情羁思”的直白,惨淡之景自然引发了惨伤之情。
考点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宫 词
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
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
尽教飞舞出宫墙。
[注]建章:宫殿名。
【小题1】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哪个字是“诗眼”?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这首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5分)
参考答案:【答案】(1)“锁”字是诗眼(2分)。“锁”字形象地表明了满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从题目看表现的是宫中的生活。春色被锁在宫墙之内,更可况是宫女呢。在这里作者用春色来比喻宫女的青春年华。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多少年轻女子被掠进皇宫,终身禁锢于宫墙之内,青春活活葬送。这时古代女子的悲剧。古典诗歌中描写宫廷生活的“宫词”,常取此为题材,为不幸的宫女倾诉苦衷。武衍这首宫词,以深惋之笔,借景托情,描写宫女被禁锢的悲哀和渴望自由而不可得的怨恨之情。
考点:鉴赏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6分)
春?寒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濛濛细雨中。
【注】本诗作于建炎三年,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者几经逃难,避乱岳州,借居于郡守后圃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1)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3分)
(2)三、四句写出了海棠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征?(3分)
参考答案:
(1)“怯”字既描绘出漂泊异乡的诗人在春寒未尽时节,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11分)
道旁稚子
郑獬
稚儿怕寒床下啼,两骭①赤立仍苦饥。
天之生汝岂为累,使汝不如凫鹜肥。
官家桑柘连四海,岂无寸缕为汝衣。
羡尔百鸟有毛羽,冰雪满山犹解飞!
【注】骭:胫骨,小腿骨,亦指小腿。
小题1:诗歌颔联中的“凫鹜肥”,原作“凫鹜肌”,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怀疑“肌”是错字,因此取“肥”字而不用“肌”字,请结合诗意说一说钱先生这样做的理由。(5分)
小题2:从诗中来看,造成道旁稚子悲惨境遇的根源是什么?诗歌最后两句写“百鸟”有什么作
用?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从语义上看,“肌”意为肌肉,与诗意不合,它不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类是属于考查炼字的题,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①理解该字在句中的意思;②看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③看该字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然后在结合着诗歌的具体语境进行理解。本题可以把“肌”“肥”二者通过对比,从在句中意思,衬托的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以及对表现诗歌主题的作用角度进行分析作答。
小题2:
试题分析:第一问要在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进行理解,如“官家桑柘连四海,岂无寸缕为汝衣” 两句表现了官府“桑柘连四海”,占有大量土地和财富,却根本不管百姓死活,从而造成了稚儿饥寒交迫的悲惨境遇。第二问要从诗歌赏析的表现手法的角度进行作答,写“百鸟”与稚儿的悲惨境遇形成鲜明对比,以此来反衬稚儿的悲惨境遇,有力的批判了黑暗的社会现实。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缚鸡行
杜甫
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
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
虫鸡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缚。
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小题1:诗歌中的“鸡虫得失”是 ????????????????????????????????????????????????的意思,现在多用这个成语比喻??????????????????????????????????????的意思。(3分)
小题2:《容斋随笔》中说“《缚鸡行》自是一段好议论,至结句之妙尤非思议所及”,请你赏析此诗结句的妙处。(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诗中的“鸡虫得失”是指鸡卖不掉,鸡要吃虫,是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类诗歌题目,要仔细品读,结合上下诗句大意,找出关键词语,发挥联想和想象来理解。“鸡虫得失”在理解的时候,根据上下文,可以理解为鸡的得与失、虫的得与失。例如,鸡吃虫,是鸡得而虫失;人吃鸡,是虫得而鸡失。诗人想到鸡同虫或得或失没有了结,忽然把鸡虫得失放开,由此引起诗人关于不必在意得与失的沉思,从下句“注目寒江倚山阁”也能印证这一点。
小题2:
试题分析:对于结尾句的赏析,可以先把这结尾句大意描述一下,然后,抓住关键词语,发挥联想和想象能力,进行分析。“注视寒江”让人想象到了诗人的神情与沉思;而鸡与虫只不过是作者笔下的物象而已,应该是借助“鸡虫得失”来表达自己对人生得失不必太在意的感悟。这一结尾很明显给人形象感,无疑为诗歌又增添了一抹深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