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小题1: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
小题2: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和“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答: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蒋捷,南宋末年进士,宋亡,隐居不仕。?一生在颠沛流离中度过。
(1)简要分析“断雁”这个意象在词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一句所表达的丰富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倦 夜??苏轼
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
衰鬓久已白,旅怀空自清。荒园有络纬,虚织竟何成。
[注]络纬:昆虫名,俗称“纺织娘”。
(1)“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描写的环境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4分)
答:
(2)诗歌以“倦”字引出下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采桑子
晏 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1)“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词中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昭君怨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这首词上阕吟诵的具体事物是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