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羊欣,字敬元,泰山南城人也。曾祖忱,晋徐州刺史。祖权,黄门郎。父不疑,桂阳太守。欣少靖默,无竞于人,美言笑,善容止。泛览经籍,尤长隶书。不疑初为乌程令,欣时年十二,时王献之为吴兴太守,甚知爱之。献之尝夏月入县,欣著新绢裙昼寝,献之书裙数幅而去。欣本工书,因此弥善。起家辅国参军,府解还家。隆安中,朝廷渐乱,欣优游私门,不复进仕。会稽王世子元显每使欣书,常辞不奉命,元显怒,乃以为其后军府舍人。此职本用寒人,欣意貌恬然,不以高卑见色,论者称焉。欣尝诣领军将军谢混,混拂席改服,然后见之。时混族子灵运在坐,退告族兄瞻曰:“望蔡见羊欣,遂易衣改席。”欣由此益知名。
桓玄辅政,领平西将军,以欣为平西参军,仍转主簿,参预机要。欣欲自疏,时漏密事,玄觉其此意,愈重之,以为楚台殿中郎。谓曰尚书政事之本殿中礼乐所出卿昔处股肱方此为轻也欣拜职少日称病自免,屏居里巷,十余年不出。
义熙中,弟徽被遇于高祖,高祖谓咨议参军郑鲜之曰:“羊徽一时美器,世论犹在兄后,恨不识之。”即板欣补右将军刘籓司马,转长史,中军将军道怜谘议参军。出为新安太守。在郡四年,简惠著称。除临川王义庆辅国长史,庐陵王义真车骑谘议参军,并不就。太祖重之,以为新安太守,前后凡十三年,游玩山水,甚得适性。转在义兴,非其好也。顷之,又称病笃自免归。除中散大夫。
素好黄老,常手自书章,有病不服药,饮符水而已。兼善医术,撰《药方》十卷。欣以不堪拜伏,辞不朝觐,高祖、太祖并恨不识之。自非寻省近亲,不妄行诣,行必由城外,未尝入六关。元嘉十九年,卒,时年七十三。子俊,早卒。
(节选自《宋书?羊欣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甚知爱之知:赏识
B.除中散大夫除:任命,授职
C.欣尝诣领军将军谢混诣:到……去
D.高祖、太祖并恨不识之恨:怨恨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欣以不堪拜伏,辞不朝觐 ②云无心以出岫
B.①顷之,又称病笃自免归②行李之往来
C.①转在义兴,非其好也②其皆出于此乎
D.①论者称焉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羊欣原本就擅长书法,在学习了王献之的字后,他的书法更有长进了。
B.隆安年间,由于朝政逐渐混乱,羊欣在家中悠闲度日,不再做官。
C.羊欣拒绝为元显写字,元显就任命他担任本由寒门担任的职务,羊欣并不因高门任卑职而怒形于色。
D.羊欣担任主簿,参预机要事宜,因为不时泄露机密,被免职,贬官为楚台殿中郎。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无竞于人,美言笑,善容止。泛览经籍,尤长隶书。(3分)
??????????????????????????????????????????????????????????????????
(2)会稽王世子元显每使欣书,常辞不奉命,元显怒,乃以为其后军府舍人。
( 4分)
(3)时漏密事,玄觉其此意,愈重之,以为楚台殿中郎(3分)
??????????????????????????????????????????????????????????????????????????????
小题5:给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谓曰/尚书政事之/本殿中礼乐所出/卿昔处股肱/方此为轻也∕欣拜职少日∕称病自免
B.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C.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D.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①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②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论语·阳货》)
[注]①窒:阻塞不通,此指顽固不化。②徼:抄袭。???
(1)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恶称人之恶者”是指厌恶宣扬别人坏处的人。
B.“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是指厌恶处在下位而讨好地位在他上面的人。
C.孔子批评了不符合道德礼教的行为。
D.子贡讨厌揭发别人的短处还自认为直率的人。
(2)结合以上选段谈到的“勇”,分析下面选段关于“勇”的思想。(3分)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
?????????????????????????????????????????????????????????????????????????
3、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中加线词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 <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650">A.俊采星驰——俊采:指人才都督阎公之雅望——雅望:好名声 B.宇文新州之懿范——懿范:美好的风范时维九月——维:在 C.披绣闼,俯雕甍——披:披着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扑:满。 D.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凌:超过北海虽赊,扶摇可接——赊:远
4、阅读题 与友人论门人书(顾炎武)
伏承来教(对他人来信的敬称),勤勤恳恳,闵(同“悯”)其(我)年之衰暮,而悼(痛惜)其学之无传,其为意甚盛。然欲使之效曩nǎng者(从前)二三先生,招门徒,立名誉,以光显于世,则私心有所不愿也。若乃(至于。用于句子开头,表示另起一事)西汉之传经(传授经书),弟子常千余人,而位富者至公卿,下者亦为博士,以名(使…扬名)其学,可不谓荣欤,而班史乃断之曰:“盖禄利之路然(使之然)也。”故以夫子之门人,且学干(求)禄。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而况于今日乎?
今之为禄利者,其无藉(凭借,借助)于经术也审(清楚,明白)矣。穷年(一年到头)所习不过应试之文,而问以本经,犹茫然不知为何语,盖举唐以来帖括之浅而又废之。其无意于学也,传之非一世矣,矧(shěn何况)纳赀之例行,而目不识字者可为郡邑博士!惟贫而不能徙业者,百人之中尚有一二。读书而又皆躁竞(急于进取而争竞)之徒,欲速成以名于世,语之以五经则不愿学,语之以白沙、阳明之语录,则欣然矣,以其袭而取之易也。其中小有才华者,颇好为诗,而今日之诗,亦可以不学而作。吾行天下见诗与语录之刻,堆几积案,殆于瓦釜雷鸣,而叩之以二南、雅颂之义,不能说也。于此时而将行吾之道,其谁从之?“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若徇(顺从)众人之好而自贬其学,以来天下之人,而广其名誉,则是枉道以从人,而我亦将有所不暇。惟是斯道之在天下,必有时而兴,而君子之教人有私淑艾者,虽去之百世而犹若同堂也。所著《日知录》三十余卷,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惟多写数本以贻之同好,庶不为恶其害己者之所去,而有王者起,得以酌取焉,其亦可以毕区区之愿矣。
夫道之污隆,各以其时,若为己而不求名,则无不可以自勉。鄙哉硁硁所以异于今之先生者如此。高明何以教之!
注:帖括:唐宋科举士子为对付科举死记硬背经书的一种方法。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年学,不至于谷。谷:俸禄。
B.其无藉于经术也审矣。审:明白。
C.而叩之以二南、雅颂之义。 叩:考查。
D.则是枉道以从人。枉:歪曲。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顾炎武不招徒授学的原因的一组是(3分)
①夫子之门人,且学干禄。??????②今之为禄利者,其无藉于经术也审矣。?
③其无意于学也,传之非一世矣。 ④读书而又皆躁竞之徒。
⑤今日之诗,亦可以不学而作。??⑥君子之教人有私淑艾者。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⑥
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顾炎武看到从孔子那时一直到他所在的时代,就没有真正肯专心向学的人,于是他没有接受友人招收门徒的建议。
B.顾炎武坚信只要有真学问,后来总会有同心相印的人出现,彼此哪怕相距百世之久也会像是同在一室似的近亲。
C.顾炎武在阐明自己不愿招收门徒的同时,还表明了自己的心愿与追求。显示了他不甘随波逐流务求虚名的人品。
D.援引典故、列举事实、巧作类比,笔法灵活,说理充分,可以说是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最显著的特色。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闵其年之衰暮,而悼其学之无传,其为意甚盛。(3分)
(2)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3分)
(3) 惟多写数本以贻之同好,庶不为恶其害己者之所去。(4分)
5、单选题 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650">A.不拘于时,学于余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 B.作《师说》以贻之摇其木以观其疏密 C.简能而任之秀外而惠中 D.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