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
南柯子·忆旧
十里青山远,湖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
注释: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小题1:这首词上阕写景用了哪些技巧?试结合诗句分析。(3分)
小题2:这首词主要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写景采用了远近结合的手法。“十里青山远”是远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通过第一二句可以看出一远景一近景,通过前四句可以看出前两句是看到的,第三句是听到的。结合诗句再分析即可。
点评:诗歌鉴赏中的写景技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即正与侧的结合,动与静的结合,声与色的结合,虚与实的结合,点与面的结合,远与近的结合,白描等,考生要根据具体的诗词来判断分析。
小题2:
试题分析:从“数声啼鸟怨年华”可以看出有年华易逝、青春易老的忧伤之情。从“凄凉时候在天涯”可以看出有天涯飘泊的厌倦之情。从“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可以看出作者曾记来过这个地方,算是故地重游,所以有故地重游心情,从哀景和乐景来看,这种故地重游既有喜悦又有忧愁的感慨。
点评:诗词中反映的思想情感有时是多方面的,考生要根据每句诗句来分析归纳出。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和乐天《春词》?刘禹锡
新妆宜到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小题1:简要说明诗中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3分)
小题2:简要分析“蜻蜓飞上玉搔头”一句的精妙。(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诗中女主人公梳妆一新,带着几分喜色和希望下楼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5小题,每个小题全对1分,共5分)
(1)云无心以出岫,??????????。景翳翳以将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醉翁之意不在酒,???????????????????????????。(欧阳修《醉翁亭记》)
(3)渔舟唱晚,??????????????;?????????????,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4)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杜牧《阿房宫赋》)
(5)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庄子《逍遥游》)
(6)??????????????????????????,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8)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王勃《滕王阁序》)
参考答案:(1)鸟倦飞而知还。扶孤松而盘垣(2)在乎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的默写识记。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人文素养。注意不要写错别字,作家和作品要对应,不出现常识性错误。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垣”“蠡”“矗”“知”等。每句1分,句中出现错字、别字、漏字、添字等情况,该空不给分。学生对于常见名句名篇的准确背诵和规范书写能力,平时要夯实基本功。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写景往往是为了抒情,请结合全诗简述三、四两句写景的抒情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极写原野的空旷与清冷,写天和月似乎与人亲近了,实际上形象地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煌《虞美人》)
A.“春花”“秋月”都是美好的事物,词人却问“何时了”,可见囚禁的生活对李后主来说是极其悲苦的。
B.“小楼昨夜又东风”,一个“又”字表现出李后主在年复一年消逝的时光面前的慨叹,加深了悲凉之感。
C.“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化抽象为形象,表现了愁思如春水般无穷无尽,长流不断。
D.作者直抒胸臆,情感激愤,无法抑制,整首词围绕一个“愁”字,抒写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悲凄之情。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诗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直抒胸臆”错。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