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长安夜雨
薛逢①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②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
②桂玉:喻昂贵的柴米。
小题1:第三联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5分)
小题2: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的“忧”包含了哪些内容?(6分)
2、阅读题 下列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2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青玉案》
3等闲识得春风面,_____________。朱熹《春日》
3、单选题 阅读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完成1~2题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对诗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滁州”指安徽省滁县,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说“环滁皆山也”,这里的“滁”即滁州。
B.“独怜”句中的“怜”是可惜、可怜的意思,“涧边”就是河边、水边的意思。
C.“上有”句中的“深”,有树木茂盛、枝叶繁茂之意,写出了画意般的深邃。
D.“野渡”句中的“野渡”说的是野外的渡口。渡口在古代又称“津”,成语“无人问津”之“津”即是此意。
2.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句写作者俯视水边,看到的是一幅百草丰茂、郁郁葱葱的绿色画面,暗示这是一个暮春时节。
B.第二句作者从俯视转为仰视,通过对照、映衬的手法,写出了画面的幽美和谐,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C.第三、四句打破了前两句的均衡和谐,既有飞动的情景,又有潮声、雨声的交响,渡船横卧又和春潮飞雨融会在一起,增强了画面的立体美感。
D.全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极写滁州西涧的春景,静中有动,画中有声,而写动景和声响则是为了衬托画面之静。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陆 游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小题1:“阳关常恨不堪闻”一句中“阳关”指的是什么?为何“不堪闻”?(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一江离恨恰平分”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具体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其他题 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
(2)???????????,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韦庄《菩萨蛮·其二》)?
(3)斩木为兵,??,天下云集响应,???。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贾谊?《过秦论》)
(4)还顾望旧乡,?????????。同心而离居,????????。(《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5)???????,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