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翻译句子(6分)
(1)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参考答案:(1)使秦国土地减少来使晋国受利,希望您好好考虑这件事。(阙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阙(使……受损)”“唯(希望)”“图(考虑)”“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句)”的翻译。
点评:文言句式的翻译是考查的综合方面,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都是要涉及到的,省翻译完要检查,做到通达。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举永乐十九年进士。?
宣德初,授御史。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顾佐为都御史,待寮属甚严,独下谦,以为才胜己也。扈跸乐安,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罪。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帝大悦。师还,赏赉与诸大臣等。?
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召。明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挟帝亲征。谦与尚书邝埜极谏,不听。埜从治兵,留谦理部事。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郕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时京师劲甲精骑皆陷没,所余疲卒不及十万,人心震恐,上下无固志。谦请王檄取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及南京沿海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军,亟赴京师。以次经画部署,人心稍安。即迁本部尚书。
初,大臣忧国无主,太子方幼,寇且至,请皇太后立郕王。王惊谢至再。谦扬言曰:“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王乃受命。九月,景帝立,谦入对,慷慨泣奏曰:“寇得志,要留大驾,势必轻中国,长驱而南。请饬诸边守臣协力防遏。京营兵械且尽,宜亟分道募民兵,令工部缮器甲。遣都督孙镗、卫颖、张軏、张仪、雷通分兵守九门要地,列营郭外。都御史杨善、给事中王竑参之。徙附郭居民入城。通州积粮,令官军自诣关支,以赢米为之直,毋弃以资敌。文臣如轩輗者,宜用为巡抚。武臣如石亨、杨洪、柳溥者,宜用为将帅。至军旅之事,臣身当之,不效则治臣罪。”帝深纳之。
谦既死,而亨党陈汝言代为兵部尚书。未一年败,赃累巨万。帝召大臣入视,愀然曰:“于谦被遇景泰朝,死无余资,汝言抑何多也!”亨俯首不能对。俄有边警,帝忧形于色。恭顺侯吴瑾侍,进曰:“使于谦在,当不令寇至此。”帝为默然。(节选自《明史?于谦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帝命谦口数其罪——数:清算?????????????
B.王惊谢至再——谢:拒绝
C.以赢米为之直——直:通“值”,代价????
D.上下无固志——固:坚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召——洎牧以谗诛
B.武臣如石亨、杨洪、柳溥者——曩者辱赐书
C.不效则治臣罪——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D.帝忧形于色——士大夫请于当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谦由于口才出众,在高煦投降一事中表现出色,深得皇帝赞赏,班师回朝后得到了和其他大臣一样的赏赐。
B.皇帝在土木堡被俘后,京师上下大为震惊,有人主张南迁,于谦以宋王朝南渡为例,严厉加以驳斥,他的主张得到了当时监国的郕王的认可。
C.景帝即位之后,于谦奏议积极备战,认为应该招募民兵制造武器,据守要地迁民入城,文臣武将各司其职,以应对必然长驱南下的敌寇。景帝完全接纳了他的意见。
D.陈汝言战败之后,皇帝念及于谦,痛惜不已,认为如果于谦尚在,情势必然不至于如此不堪。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顾佐为都御史,待寮属甚严,独下谦,以为才胜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谦被遇景泰朝,死无余资,汝言抑何多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
2.C
3.D
4.谦厉声曰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周思兼,字督夜,华亭人。少有文名。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平度知州。躬巡郊野,坐蓝舆中,携饭一盂,令乡民以次舁行。因尽得闾阎疾苦状,悉蠲①除之。王府奄人纵庄奴夺民产,监司杖奴毙,奄迫王奏闻,巡抚彭黯令思兼谳②之。王置酒欲有所嘱,竟席不敢言。思兼阅狱词曰:“此决杖不如法。罪当杖,以王故,加一等。奄诬告,罪当戍,以王故,末减。”监司竞得复故秩。旁郡饥民掠食,所司持之急,且为乱,上官檄思兼治之。作小木牌数千散四郊,令执牌就抚,悉振以钱谷,事遂定。入觐,举治行第一,当迁。州人走阙下以请,乃复留一年。擢工部员外郎,督临清砖厂,士民遮道泣送。同年生貌类思兼,使经平度,民竞走谒。见非是,各叹息去。河将决,思兼募民筑堤,身立赤日中。堤成三日而秋涨大发,民免于灾。
[注]①蠲(juān):废除。②谳(yàn):判案。
写出下列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1)躬巡郊野_____________
(2)竟席不敢言_____________
(3)此决杖不如法_____________
(4)同年生貌类思兼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亲自。
(2)到……终了的时候。
(3)遵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选段,完成问题。
及至秦王,蚕食天下,并吞战国,称号曰皇帝。主海内之政,坏诸侯之城,销其兵,铸以为钟虞,示不复用。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向使秦缓其刑罚,薄赋敛,贵仁义,贱权利,上笃厚,下智巧,变风易俗,化于海内,则世世必安矣。秦不行是风而循其故俗,为智巧权利者进,笃厚忠信者退;法严政峻,谄谀者众,日闻其美,意广心铁。欲肆威海外,乃使蒙恬将兵以北攻胡,辟地进境,戍于北河,蜚刍挽粟以随其后。又使尉屠睢将楼船之士南攻百越,使监禄凿渠运粮,深入越,越人遁逃。旷日持久,粮食绝乏,越人去之,秦兵大败。秦乃使尉佗将卒以戍越。当是时,秦祸北构于胡,南挂于越,宿兵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行十余年,丁甲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及秦皇帝崩,天下大叛。陈胜、吴广举陈,武臣、张耳举赵,项梁举吴,田儋举齐,……穷山通谷豪士并起,不可胜载也。然皆非公侯之后,非长官之吏也。无尺寸之势,起间巷,杖棘矜,应时而皆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壤长地进,至于霸王,时教使然也。秦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灭世绝祀者,穷兵之祸也。故周失之弱,秦失之强,不变之患也。(选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1.下列句式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句是(???? )
A.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
B.青,取之于蓝
C.化于海内
D.寡人之于国也
2.翻译下列句子。
薄赋敛,贵仁义,贱权利,上笃厚,下智巧。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不行是风而循其故俗”中,“是风”指什么?“故俗”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语段中,作者总结秦失败的教训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
2.少征赋税,少搜刮百姓,重视仁义,轻视权势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对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①行李之往来/行李:出使的人?
???②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遗:赠予?
???③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墟:村落????
???④不能喻之于怀/喻:愉快
B.①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意:心意?
???②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孔:恐怕?
?? ③君安与项伯有故/故:老交情???
?? ④乃令张良留谢/谢:辞谢
C.①汝识之乎/识:知道???
?? ②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将:愿,请求?
?? ③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殆:大概???
?? ④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骤:屡次
D.①退将复修吾初服/修:整理?????
?? 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次:第二
?? ③何可胜道也哉/胜:尽?????
?? ④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披:分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