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19分)
贾黄中,字娲民,沧州南皮人。父玭字仲宝,晋天福三年进士。玭严毅,善教子。黄中幼聪悟,方五岁,玭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六岁举童子科,七岁能属文,触类赋咏。父常令蔬食,曰:“俟业成,乃得食肉。”十五举进士,授校书郎、集贤校理,迁著作佐郎、直史馆。岭南平,以黄中为采访使,廉直平恕,远人便之。还奏利害数十事,皆称旨。会克江表,选知宣州。岁饥,民多为盗,黄中出己奉造糜粥,赖全活者以千数,仍设法弭盗,因悉解去。太宗即位,迁礼部员外郎。太平兴国二年,知升州。时金陵初附,黄中为政简易,部内甚治。一日,案行府署中,见一室扃钥甚固,命发视之,得金宝数十匮,计直数百万,乃李氏宫阁中遗物也,即表上之。上览表谓侍臣曰:“非黄中廉恪,则亡国之宝,将污法而害人矣。”赐钱三十万。丁父忧,起复视事。五年,召归阙。有荐黄中文学高第,召试中书,拜驾部员外郎、知制诰。八年,迁司封郎中,充翰林学士。淳化二年秋,与李沆并拜给事中、参知政事。太宗召见其母王氏,命坐,谓曰:“教子如是,真孟母矣。”作诗以赐之,颁赐甚厚。黄中素重吕端为人,力荐于上,因留为枢密直学士,遂参知政事。当世文行之士,多黄中所荐引,而未尝言,人莫之知也。明年,知襄州,上言母老乞留京,改知澶州。上因谓侍臣曰:“朕尝念其母有贤德,七十余年未觉老,每与之语,甚明敏。”
至道初,黄中遘疾,诏令归阙。后以久疾,黄中特拜礼部侍郎。二年,以疾卒,年五十六。上闻其素贫,别赐钱三十万。
黄中端谨,能守家法,廉白无私。多知台阁故事,谈论亹癖,听者忘倦焉。在翰林日,太宗召见,访以时政得失,黄中但言:“臣职典书诏,思不出位,军国政事,非臣所知。”上益重之,以为谨厚。有文集三十卷。
?????????????????????????????????? (节自《宋史·贾黄中传》 )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七岁能属文属:撰写
B.俟业成俟:等到
C.远人便之便:安适
D.会克江表克:能够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直接表明贾黄中廉白无私的一组是(???)(3分)
①以黄中为采访使,廉直平恕???????????????②还奏利害数十事,皆称旨??
③黄中出己奉造糜粥,赖全活者以千数????????④得金宝数十匮,计直数百万,即表上之
⑤非黄中廉恪,则亡国之宝,将污法而害人矣?⑥闻其素贫,别赐钱三十万
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黄中聪明勤奋。他五岁读书,六岁举童子科,七岁能属文,十五岁举进士,授校书郎、集贤校理,这与父亲的严教和母亲的明敏有密切的关系。
B.贾黄中廉直平恕。岭南平定后,他担任采访使,向朝廷上奏兴利除弊之事数十件,都符合皇帝的心意。后来此地闹饥荒,他让熬粥救济饥民。
C.贾黄中为政简易。太宗即位后,他身为升州知府,将发现的前朝遗物如数上交国家,让皇帝感慨不已,赏钱三十万,从此更加重用他。
D.贾黄中端正严谨。他知道的台阁旧事很多,讲起来能使听者忘记疲倦,但是他在回答皇帝的问话时,却说“军国政事,非臣所知”。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玭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
(2)当世文行之士,多黄中所荐引,而未尝言,人莫之知也。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D项中,克:攻克。????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②讲述所奏事件符合皇帝的心意,与“廉白无私”无关;⑤从皇帝的角度评说,侧面表现贾黄中的“廉白无私”,不是直接表现;⑥是说其大方,有爱心。
小题3: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此地闹饥荒”中的“此地”,指“宣州”而非岭南,不是他作采访使时之事。
小题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注意重点字词的解释:(1)“每旦”,每天早上;“比”,比照;“课”,督促。(2)“文行之士”, 文采品行都好的士人;“荐引”, 推荐指引;“莫之知”, 并不了解这些事情。
【参考译文】
贾黄中字娲民,是沧州南皮人。父亲贾玭,字仲宝,晋天福三年的进士。性格严厉坚毅,善于教子,贾黄中年幼时就很聪明,刚刚五岁,贾玭就每天早晨让他端正地站着,然后展开书卷,量取与他的身高一样长的篇幅,称这是“等身书”,督促他在一天之内诵读完。(贾黄中)六岁参加童子科考试,七岁能写文章,遇到事物就能赋诗吟咏。父亲常让他只以蔬菜为食,说:“等你以后学业有成,才能吃肉。” (贾黄中)十五岁考中了进士,被授为校书郎和集贤校理,又提升为著作佐郎、直史馆。岭南地区平定以后,朝廷任命黄中做采访使,贾黄中廉洁正直,处事公平,待人宽恕,使边远地区的人民感到安适。回朝后,上奏了几十条兴利除害的事,都符合皇帝的心意。适逢宋军攻克江表,贾黄中被选拔任宣州的知州。饥荒之年,百姓有很多人沦为盗贼,贾黄中拿出自己的俸禄买米熬粥给饥民吃,靠这个办法保全活下来的有上千人,他还想办法禁止盗贼,于是盗贼全部解散离去。太宗即位,(贾黄中)升为礼部员外郎。太平兴国二年,任升州知州。当时金陵刚归附宋朝,贾黄中治理政务简便易行,所辖区域内治理得很好。一天,(贾黄中)巡视府署之中,见有一间屋子锁闭得很牢固,他就命人打开屋子查,得到金宝几十柜,计算一下,价值几百万两白银,是南唐李氏宫中的遗物,他立即写好表章告诉皇上这件事。皇上看了表章后对侍臣说:“如果不是贾黄中廉洁恭谨,那么南唐的这些亡国之宝,就将玷污法律并且害人犯罪了。”赏赐他钱三十万。守完父丧后,又起用到职上任职。
贾黄中一向看重吕端的为人,恰好吕端要出京镇守襄阳,贾黄中向皇上极力推荐,于是吕端留在朝中担任枢密直学士,后任参知政事。当世能文有德的贤士,多是贾黄中举荐引进的,然而他未曾说出,人们并不知道这些事。皇上于是对侍臣说:“我知道他的母亲有贤德,七十多岁了也不觉得老,每次与她交谈,她都很聪敏。贾黄中终日忧虑,必定在他母亲之前去世。”至道二年,贾黄中因病去世,时年五十六岁。皇上听说他一向贫困,另外赐钱三十万。贾黄中端正谨饬,廉洁无私。在翰林时,太宗召见,询问时政得失,贾黄中只是说:“我的职责是掌管草拟诏书之事,所思不超出本职,国家军政大事,我不是很清楚。”皇上更加重视他,认为他谨慎笃厚。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对下列诗句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贿:财物
B、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耽:沉溺
C、我戍未定,靡使归聘——聘:问
D、忧心孔疚,我行不来——疚:内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用心一也——用心:使用心力。
B.余威震于殊俗——殊俗:不同的风俗。
C.小学而大遗——小学:小的方面学习。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经传:经文和传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鳝救婢
高怀中,业鳝面于扬州小东门,日杀鳝以千数,一婢(女仆)悯之,每夜窃部分缸中鳝,从后窗投诸河,如是累年。一日面店被焚,婢仓皇出逃,为火所伤,困于河滨。夜深入睡,比醒而痛减,伤尽愈。视之,有河中污泥,敷于伤处,而周(周围)有鳝之行迹,始知向所放生之鳝来救也。
高怀中感其异,遂为之罢业。及拆锅,下有洞,生鳝无数盘其中,悉纵之子河。
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
①.业鳝面于扬州小东门()
②.从后窗投诸河()
③.比醒而痛减()
④.悉纵之子河()
2.翻译:始知向所放生之鳝来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鳝救婢”的行为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经营②.之于③.等到④.放
2.
本题解析:
1.①.经营
②之于(兼词),课文有“投诸渤海之尾”
③等到(破读为“bì”,有等到、挨近的意思)
④.放
2.关键词:向?始
3.提示:围绕“感恩”的主题,结合实际谈
【译文】
高怀中在扬州的小东门卖鳝鱼面。他每天要杀数十条鳝鱼,有一位婢女心生怜悯,每天夜晚,偷偷从水缸里捞了两三条鳝鱼,由后窗抛入河中。这样经过了大约一年的光景。有一天,店里发生火灾,婢女仓皇逃出,被火所灼伤。她很疲倦地躺在河边,到半夜睡著了。醒来以后,发现:不但痛苦减轻了,连灼伤的部位也好了许多。有河中的污泥堆积在伤口,而地面留下鳝鱼走过的痕迹。她才知道:是从前所放生的鳝鱼来救她。高怀中被婢女的行为所感动,於是停止行业,拆除炉,将库存的数石活鳝鱼,全部放到河里。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B.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今已亭亭如盖矣
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室西连于中闺
D.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