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4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载不动、许多愁”历来为人所称道,这一句好在哪里?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载不动、许多愁”好在用夸张和比喻把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答题思路为:点明修辞 + 修辞作用 + 结合诗词简析。思考角度:愁本无形无重量,但愁深如何形容呢,有的人比喻为长江水,有的比喻为海,而李清照比喻愁有重量,有新意。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11分)
菩萨蛮 魏夫人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小题1】这首词以一个“溪”字作为契机结构画面,意脉连贯,针线绵密。请概括全词是如何紧紧围绕一个“溪”字展开的。(5分)
【小题2】陈廷焯评魏夫人词云:“情景兼到,颇有周、柳(周邦彦、柳永)笔意。”请从词中饶有情韵的景物描写中选择一处,赏析它的“情景兼到”之妙。(6分)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①首句写斜阳映照下的溪山。②第2、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要注意到题目已经提示“这首词以一个‘溪’字作为契机结构画面”,而且题目要求回答的是“概括全词如何紧紧围绕一个‘溪’字展开”的问题。因此答题时要注意诗中含有“溪”的句子。比如首句写斜阳映照下的溪山,第2、3、4句写溪中及两岸景色,第5、6句写词人徜徉溪边长堤,第7、8句写回想溪边折柳赠别的情景,等。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回答本题,要紧扣题干中提出的“情景兼到”一语,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注:花卿指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此诗因杜甫于花府听闻乐奏而作。
1、首句“丝管”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语境,简要赏析“半入江风半入云”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诗,说说作者在诗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借代。“半入江风半入云”是点睛之句,它不但写出了音乐从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辛弃疾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8.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赏析上阕。(6分)
9.下阙描绘了怎样的农村景致?(5分)
参考答案:8、词的上阕借景抒情,以乐景写哀情。前两句把农村写的恬静而又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未展芭蕉
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1)诗歌首句描写未展芭蕉,从哪两个方面设喻?(2分)
(2)诗歌前两句由物及人,“芳心犹卷怯春寒”一句展现了怎样的画面?请具体描述。(2分)
(3)诗中的“会、暗”两字,对深化诗的意境有重要的作用,谈谈你的理解。(4分)
参考答案:(1)形状??色泽?
(2)在料峭春寒中卷缩这“芳心”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