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非 相
《荀子》(节选)
相人,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
古者有姑布子卿①,今之世,魏有唐举,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称之。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
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胜心,心不胜术。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君子之谓吉,小人之谓凶。故长短、小大、善恶形相,非吉凶也。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
盖帝尧长,帝舜短;文王长,周公短;仲尼长,子弓短。昔者,卫灵公有臣曰公孙吕,身长七尺,面长三尺,焉②广三寸,鼻、目、耳具,而名动天下。楚之孙叔敖,期思③之鄙人也,突秃长左,轩较之下,而以楚霸。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然;白公之乱也,令尹子西、司马子期皆死焉,叶公子高入居楚,诛白公,定楚国,如反手尔,仁义功名善于后世。故士不揣长,不挈大,不权轻重,亦将志乎尔;长短、小大、美恶形相,岂论也哉?
且徐偃王之状,目可瞻焉;仲尼之状,面如蒙供;周公之状,身如断蓄;皋陶之状,色如削瓜;闳夭之状,面无见肤;傅说之状,身如植鳍;伊尹之状,面无须麋,禹跳,汤偏,尧、舜参牟子。从者将论志意、比类文学邪?直将差长短、辨美恶而相欺傲邪?
古者,桀、纣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越劲,百人之敌也。然而身死国亡,为天下大僇,后世言恶,则必稽焉。是非容貌之患也。闻见之不众,论议之卑尔!
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于女子;妇人莫不愿得以为夫,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然而中君羞以为臣,中父羞以为子,中兄羞以为弟,中人羞以为友;俄则束乎有司而戮乎大市,莫不呼天啼哭,苦伤其今而后悔其始。是非容貌之患也。闻见之不众,论议之卑尔。然则从者将孰可也?
【注】 ①姑布子卿:春秋时郑国人,曾看过孔丘和赵襄子的相,见《韩诗外传》卷九和《史记·赵世家》。②焉:通“颜”,额。③期思:地名,在今河南省淮滨县东南。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世俗称之 称:称呼。
B.无害为君子也害:妨碍。
C.直将差长短、辨美恶而相欺傲邪?差:区别。
D.然则从者将孰可也可:认同,赞同。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3分)
A.相人之形状人非生而知之者
B.中人羞以为友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D.天下之杰也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属于从正面论述“非相”的一组是 ( )(3分)
①梁有唐举,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 ②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 ③楚之孙叔敖,期思之鄙人也,突秃长左,轩较之下,而以楚霸 ④禹跳,汤偏。尧、舜参牟子 ⑤桀、纣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越劲,百人之敌也 ⑥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于女子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本文和《劝学》一样,开篇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批判、否定了相术,指出这是有学识的人从来也不谈论的事。
B.作者认为,观察人的相貌不如考察他的思想,考察他的思想不如鉴别他立身处世的方法,身材相貌不是判断君子小人的标准。
C.古代的夏桀、商纣魁梧英俊,但却落得身死国灭,成为天下最可耻的人,这都是容貌造成的祸患。
D.文章结尾又用当时犯上作乱的人和乡里的轻薄少年为例,从反面否定了相术,并以反问结尾,表明自己的观点。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2分)
(2)莫不呼天啼哭,苦伤其今而后悔其始。(2分)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以”的解释分类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王好战,请以战喻
②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④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⑤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⑥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A.①②④⑥/③/⑤
B.①②③④⑥/⑤
C.①④⑥/②③/⑤
D.①⑥/②③④/⑤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朱治字君理,丹杨故鄣人也。初为县吏,后察孝廉,州辟从事,随孙坚征伐。中平五年,拜司马,从讨长沙、零、桂等三郡贼周朝、苏马等,有功,坚表治行都尉。从破董卓于阳人,入洛阳。表治行督军校尉,特将步骑,东助徐州牧陶谦讨黄巾。
会坚薨,治扶翼①策,依就袁术。后知术政德不立,乃劝策还平江东。时太傅马日磾在寿春,辟治为掾,迁吴郡都尉。是时吴景已在丹杨,而策为术攻庐江,于是刘繇恐为袁、孙所并,遂构嫌隙。而策家门尽在州下,治乃使人于曲阿迎太妃及权兄弟,所以供奉辅护,甚有恩纪。治从钱唐欲进到吴,吴郡太守许贡拒之于由拳,治与战,大破之。贡南就山贼严白虎,治遂入郡,领太守事。策既走刘繇,东定会稽。
权年十五,治举为孝廉。后策薨,治与张昭等共尊奉权。建安七年,权表治为吴郡太守,行扶义将军,割娄、由拳、无锡、毗陵为奉邑,置长吏。征讨夷越,佐定东南,禽截黄巾余类陈败、万秉等。黄武元年,封毗陵侯,领郡如故。二年,拜安国将军,金印紫绶,徙封故鄣。
权历位上将,及为吴王,治每进见,权常亲迎,执版交拜,飨宴赠赐,恩敬特隆,至从行吏,皆得奉贽②私觌③,其见异如此。
初,权弟翊,性峭急,喜怒快意,治数责数,谕以道义。权从兄豫章太守贲,女为曹公子妇,及曹公破荆州,威震南土,贲畏惧,欲遣子入质。治闻之,求往见贲,为陈安危,贲由此遂止。
权常叹治忧勤王事。性俭约,虽在富贵,车服惟供事。权优异之,自令督军御史典属城文书,治领四县租税而已。然公族子弟及吴四姓多出仕郡,郡吏常以千数,治率数年一遣诣王府,所遣数百人,每岁时献御,权答报过厚。是时丹杨深地,频有奸叛,亦以年向老,思恋土风,自表屯故鄣,镇抚山越。诸父老故人,莫不诣门,治皆引进,与共饮宴,乡党以为荣。在故鄣岁余,还吴。黄武三年卒,在郡三十一年,年六十九。
(选自《三国志·吴书十一》)
【注】 ①扶翼:辅佐。②贽:礼物。③觌:见。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坚薨会:适逢。
B.遂构嫌隙构:设计陷害。
C.贡南就山贼严白虎 就:投靠。
D.莫不诣门诣:造访。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从破董卓于阳人 贪于财货,好美姬
B.于是刘繇恐为袁、孙所并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C.亦以年向老,思恋土风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治皆引进,与共饮宴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朱治忧勤王事的一组是??????????????? ( )
①后知术政德不立,乃劝策还平江东 ②后策薨,治与张昭等共尊奉权
③治每进见,权常亲迎 ④征讨夷越,佐定东南,禽截黄巾余类陈败、万秉
等 ⑤治闻之,求往见贲,为陈安危 ⑥以年向老,思恋土风,自表屯故鄣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⑤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每题3分,共9分)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
后郡命为功曹。性好人伦,勤于长养。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诸葛亮亦言之于先主,领南郡太守。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亮留镇荆州。统随从入蜀。
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
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统逡巡引退。先主寻悔,请还。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乐如初。
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则流涕。拜统父议郎,迁谏议大夫。追赐统爵关内侯,谥曰靖侯。
(节选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阴选精兵,昼夜兼道阴:暗地里
B.大军卒至,一举便定卒:通“猝”,突然
C.闻数有笺谏璋数:多次
D.统复故位,初不顾谢谢:推辞
小题2:下列各句,都能表现庞统足智多谋的一组是(??? ) (3分)
①性好人伦,勤于长养 ②今因此会,便可执之 ③并使装束,外作归形
④先主痛惜,言则流涕 ⑤阴选精兵,昼夜兼道 ⑥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庞统年少时老实憨钝,20岁时去拜见司马徽,司马徽说庞统应该是南州读书人中最好的,从此他渐渐出了名。
B.庞统足智多谋,在攻取益州的策略上,早就成竹在胸,一口气给了刘备上中下三条计策,由其选择。
C.庞统大度耿直,面对刘备做得不对的事情,他能直言不讳地指出来,事后仍然坚持原则。
D.杨怀、高沛是刘璋的著名将领,倚仗自己兵强马壮,又占据着重要关隘,曾多次劝谏刘璋攻打荆州。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8分)
(1)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4分)
??????????????????????????????????????????????????????????????????????????
(2)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4分)
????????????????????????????????????????????????????????????????????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王仁恭,字元实,天水上邽人也。少刚毅修谨,工骑射。从杨素击突厥于灵武,以功拜上开府。以骠骑将军典蜀王军事。山獠作乱,蜀王命仁恭讨破之,赐奴婢三百口。及蜀王以罪废,官属多罹其患。上以仁恭素质直,置而不问。炀帝嗣位,汉王谅举兵反,从杨素击平之。以功进位大将军,拜吕州刺史。迁信都太守,汲郡吏民扣马号哭于道,数日不得出境,其得人情如此。
辽东之役,以仁恭为军将。及帝班师,仁恭为殿,遇贼,击走之。进授左光禄大夫。明年,复以军将指扶馀道,帝谓之曰:“往者诸军多不利,公独以一军破贼。古人云,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诸将其可任乎?今委公为前军,当副所望也。”仁恭遂进军,至新城,贼数万背城结阵,仁恭率劲骑一千击破之。贼婴城拒守,仁恭四面攻围。帝闻而大悦,遣舍人诣军劳问,赐以珍物,进授光禄大夫。会杨玄感作乱,其兄子武贲郎将仲伯预焉,仁恭由是坐免。
寻而领马邑太守。其年,始毕可汗率骑数万来寇马邑,复令二特勤将兵南过。时郡兵不满三千,仁恭简精锐逆击,破之。其二特勤众亦溃,仁恭纵兵乘之,获数千级,并斩二特勤。帝大悦,赐缣三千匹。其后突厥复入定襄,仁恭率兵四千掩击,斩千余级,大获六畜而归。
于时天下大乱,百姓饥馁,仁恭颇改旧节,受纳货贿,又不敢辄开仓廪,赈恤百姓。其麾下校尉刘武周与仁恭侍婢奸通,恐事泄,将为乱,每宣言郡中曰父老妻子冻馁填委沟壑而王府君闭仓不救百姓是何理也以此激怒众吏民颇怨之其后仁恭正坐厅事武周率其徒数十人大呼而入因害之时年六十(《隋书·列传第三十》,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骠骑将军典蜀王军事——典:主管
B.官属多罹其患——罹:遭受
C.遣舍人诣军劳问——劳:慰劳
D.仁恭简精锐逆击——简:精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功拜上开府——公独以一军破贼
B.帝谓之曰——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
C.其得人情如此——其后突厥复入定襄
D.帝闻而大悦——大获六畜而归
3.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王仁恭能征善战的一项是(???? )
①上以仁恭素质直,置而不问??????
②从杨素击平之???????
③数日不得出境
④遇贼,击走之??????????????????
⑤仁恭纵兵乘之????????
⑥仁恭率兵四千掩击
A.①④⑥????
B.④⑤⑥??????
C.③⑤⑥?????
D.①③②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隋炀帝时,王仁恭因为平定杨谅叛乱有功,任命为上将军。
B.仁恭和他的侄子参与杨玄感的叛乱,事情失败后被罢免了官职。
C.始毕可汗率军入侵马邑,王仁恭以少胜多,击败敌军,斩首二特勤。
D.当天下大乱,到处闹饥荒时,王仁恭却晚节不保,收取贿赂。
5.用“/”给文中画线处断句。
每宣言郡中曰父老妻子冻馁填委沟壑而王府君闭仓不救百姓是何理也以此激怒众吏民颇怨之其后仁恭正坐厅事武周率其徒数十人大呼而入因害之时年六十
6.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及帝班师,仁恭为殿,遇贼,击走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今委公为前军,当副所望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