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然后卑事夫差
B.支子死,三月释其政
C.敖而无足数者
D.列第不出三已下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共22分)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
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8分)
(1)臣之所好者,道也
(2)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
(3)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
(4)良庖岁更刀[
(5)族庖月更刀
(6)虽然,
每至于族
(7)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8)善哉!吾闻庖丁之言
小题2:对“视为止,行为迟”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视为/止,行为/迟
B.视/为止,行为/迟
C.视为/止,行/为迟
D.视/为止,行/为迟
小题3:能代表庖丁观点的一句话是:???????????????????????????????????。(2分)
小题4:庖丁解牛经过三个阶段,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6分)
(1)第一阶段:????????????????????????????????????????????????????。
(2)第二阶段:????????????????????????????????????????????????????。
(3)第三阶段:????????????????????????????????????????????????????。
小题5:根据原文中的几句话,写出衍生出来的成语:(3分)
(1)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2)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
(3)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3、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开国何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B.扪参历井仰胁息(扪,触摸;参、井均为星宿名,相传分别为蜀、秦的分野)
C.凋朱颜(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
D.以手抚膺坐长叹(抚摸着双腿)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5分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小题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4分)
①视 (????????????)???????②暴(???????????)
③遇(?????????????)???????④屈(???????????)
小题2:下列句子划线的词与“亦以明死生之大”中“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谈笑以死
B.敛赀财以送其行
C.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D.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小题3: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2分)
例句:人皆得以隶使之
A.亦以明死生之大
B.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
C.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D.以为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小题4: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不同类的一项是(???)(2分)
A.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B.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C.忠义暴于朝廷
D.赵尝五战于秦
小题5: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段将“高爵显位”之人的“辱人贱行”与“有重于社稷”的五人作对比,将假设的“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与现在的“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作对比,将“四方之士”“豪杰之流”的苟且偷生、轻如鸿毛与五人仗义而死、重于泰山作对比,突出了五人的形象,强化了文章的主题。
B.“四方之士”“过而拜且泣”,“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是为了表现对“五人”的同情、仰慕乃至向他们学习的崇高感情。号召人们向“五人”学习,继续跟阉党余孽作斗争,正是张溥写《五人墓碑记》的目的。
C.“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是文段的主题,这个主题,本身就包含着许多对比的因素:“死”与“生”,当然是对比;有“大”就有“小”,有“重”就有“轻”,有“匹夫”就有“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和“缙绅”以至“高爵显位”,这里都有强烈的对比。
D.《五人墓碑记》并不孤立歌颂五人。作者在对比中,指斥了阉党,暴露批判了“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和“缙绅”“高爵显位”等;在映衬中,赞美了周顺昌,肯定了“郡之贤士大夫”。正是由于有了这一系列的对比和映衬,才充实了歌颂“五人”的思想内容,加强了歌颂“五人”的艺术力量。
小题6:、翻译?? 3分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5、单选题 下列句子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茫然:失意的样子。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百年:借指晚年。
C.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左迁:贬官,降职。
D.画图省识春风面。——省: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