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加粗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尚书省的属官)
B.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科举考试的一种身份)
C.欲苟私情,则告诉不许(报告、诉说)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之心)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万贞文先生传?????????????? [清]全祖望
贞文先生万斯同,字季野,鄞[yín] 人也,户部郎泰第八子。少不驯,弗肯帖帖随诸兄,所过多残灭,诸兄亦忽之。户部思寄之僧舍,已而以其顽,闭之空室中。先生窃视架上有明史料数十册,读之甚喜,数日而毕;又见有经学诸书,皆尽之。既出,因时时随诸兄后,听其议论。一日伯兄期年家课,先生欲豫焉,伯兄笑曰:“汝何知?”先生答曰:“观诸兄所造,亦易与耳。”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因杂出经义目试之,汗浸千言,俄顷而就。伯兄大惊,持之而泣,以告户部曰:“几失吾弟。”户部亦愕然曰:“几失吾子。”是日始为先生新衣履,送入塾读书。逾年,遣请业于梨洲先生,则置之绛帐中高坐。先生读书五行并下,如决海堤,然尝守先儒之戒,以为无益之书不必观,无益之文不必为也,故于书无所不读,而识其大者。
康熙戊午,诏征博学鸿儒,浙江巡道许鸿勋以先生荐,力辞得免。明年,开局修《明史》,昆山徐学士元文延先生往,时史局中征士许以七品俸,称翰林院纂修官,学士欲援其例以授之,先生请以布衣参史局,不署衔,不受俸,总裁许之。诸纂修官以稿至,皆送先生覆审,先生阅毕,谓侍者曰:取某书某卷某页有某事,当补入;取某书某卷某页某事,当参校。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明史稿》五百卷皆先生手定,虽其后不尽仍先生之旧,而要其底本,足以自为一书者也。先生之初至京也,时议意其专长在史,及昆山徐侍郎乾学居忧,先生与之语《丧礼》,乃知先生之深于经,侍郎因请先生遍成五礼之书二百余卷。当时京师才彦雾会,各以所长自见,而先生最闇淡,然自王公以至下士,无不呼曰万先生,而先生与人还往,其自署只曰“布衣万斯同”,未有尝他称也。
先生为人和平大雅,而其中介然。故督师之姻人方居要津,乞史馆于督少为宽假,先生历数其罪以告之。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钱忠介公嗣子困甚,先生为之营一衿者累矣,卒不能得,而先生未尝倦也。父友冯侍郎跻仲诸子没入勋卫家,先生赎而归之。不衿意气,不事声援,尤喜奖引后进,唯恐失之,于讲会中惓惓三致意焉,盖躬行君子也。卒后门人私谥曰贞文。
(选自钱仪吉纂《碑传集》,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生欲豫焉豫:参与
B.学士欲援其例以授之援:引用
C.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爽:差错
D.先生赎而归之归:归还
小题2: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万贞文为人“和平大雅”的一组是(3分)(????)
①弗肯帖帖随诸兄,所过多残灭?????????②先生读书五行并下,如决海堤
③浙江巡道许鸿勋以先生荐,力辞得免???④各以所长自见,而先生最闇淡
⑤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⑥先生请以布衣参史局,不署衔,不受俸
A.①②⑤
B.③⑤⑥
C.③④⑥
D.①③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万斯同小时候十分顽劣,可聪颖异常,过目不忘,常跟兄长们讨论学问,引起父兄重视,被送入私塾读书,又经名师指点,终成大器。
B.万斯同受邀参加《明史》的编纂工作,不计名利,担当修订审核重任;他学识渊博,目光敏锐,态度严谨,出色地完成了繁重的工作。
C.万斯同对经学有精深的研究,应邀编纂礼学之书,贡献很大;他为人也很低调,从不像别人那样炫耀自己,受到当时人们的普遍敬重。
D.万斯同严词拒绝某些人的不合理要求,不遗余力地为困顿者奔走,对失去人身自由者竭力相助,表现出刚正不阿、看重情义的君子之风。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3分)
(2)先生为人和平大雅,而其中介然(3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樊姬者,楚庄王之夫人也。庄王即位,好狩猎,樊姬谏不止,乃不食禽兽之肉。王改过,勤于政事。王尝听朝罢晏,姬下殿迎之,曰:“何罢晏也?得无饥倦乎?”王曰:“与贤者俱,不知饥倦也。”姬曰:“王之所谓贤者何也?”曰:“虞丘子也。”姬掩口而笑。王曰:“姬之所笑何也?”曰:“虞丘子贤则贤矣,未忠也。”王曰:“何谓也?”对曰:“妾执巾栉十一年,遣人之郑、卫求贤女进于王,今贤于妾者二人,同列者七人,妾岂不欲擅王之爱宠乎?妾闻堂上兼女,所以观人能也,妾不能以私蔽公,欲王多见,知人能也。妾闻虞丘子相楚十余年,所荐非子弟则族昆弟,未闻进贤退不肖,是蔽君而塞贤路。知贤不进,是不忠;不知其贤,是不智也。妾之所笑,不亦可乎?”王悦。明日,王以姬言告虞丘子,丘子避席,不知所对。于是避舍使人迎孙叔敖而进之,王以为令尹,治楚三季而庄王以霸。楚史书曰:“庄王之霸,樊姬之力也。”此之谓也。
颂曰:樊姬谦让,靡有嫉妒。荐进美人,与己同处。非刺虞丘,蔽贤之路。楚庄用焉,功业遂伯。?????????????????(节选自《列女传·楚庄樊姬》)
小题1:下列句子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妾岂不欲擅王之爱宠乎 擅:独占
B.遣人之郑、卫求贤女进于王 求:寻找
C.丘子避席,不知所对对:正确
D.楚庄用焉,功业遂伯伯:称霸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王之所谓贤者何也是寡人之过也
B.今贤于妾者二人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姬之所笑何也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楚庄用焉,功业遂伯焉用亡郑以陪邻
小题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樊姬“善于劝谏”的一组是(3分)
①樊姬谏不止,乃不食禽兽之肉
②王尝听朝罢晏,姬下殿迎之
③虞丘子贤则贤矣,未忠也
④遣人之郑、卫求贤女进于王
⑤(虞丘子)所荐非子弟则族昆弟,未闻进贤退不肖
⑥庄王之霸,樊姬之力也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楚庄王得到贤妻良臣的辅助,又善于吸纳批评意见,知错就改,是春秋时代一个比较有作为的君王。
B.楚庄王的夫人樊姬毫无嫉妒之心,胸怀豁达,知人善任,举荐贤臣,历史上对她的评价很高。
C.虞丘子听了楚庄王转告樊姬对他的评价,马上以实际行动“进贤退不肖”,改正了任人唯亲的错误。
D.孙叔敖由樊姬推荐担任了楚国令尹,充分发挥了治国的才能,所以说樊姬对楚国的强大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 何罢晏也?得无饥倦乎?(3分)
翻译:??????????????????????????????????????????????????????????????????????
(2) 王以为令尹,治楚三季而庄王以霸。(3分)
翻译:??????????????????????????????????????????????????????????????????????
(3)妾闻虞丘子相楚十余年,所荐非子弟则族昆弟,未闻进贤退不肖,是蔽君而塞贤路。(4分)
翻译:?????????????????????????????????????????????????????????
4、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
盖宽饶字次公,魏郡人也。明经为郡文学,以孝廉为郎。举方正,对策高策,迁谏大夫。劾奏卫将军张安世子彭祖不下殿门,并连及安世居位无补。彭祖时实下门,宽饶坐举奏大臣非是,左迁为卫司马。
宽饶初拜为司马,躬案行士卒庐室,视其饮食,有疾病者自抚循临问,加致医药,遇之甚有恩。及岁尽交代①,卫卒数千人皆叩头自请,愿复留共更一年,以报宽饶厚德。宣帝嘉之,以宽饶为太中大夫,使行风俗,多所称举贬黜,奉使称意。擢为司隶校尉,刺举无所回避,小大辄举,所劾奏众多。公卿贵戚及郡国吏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京师为清。
<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20070207
? 宽饶为人刚直高节,志在奉公。家贫,奉钱月数千,半以给吏民为耳目言事者。身为司隶,子常步行自戌北边,公廉如此。然深刻喜陷害人,在位及贵戚人与为怨,又好言事刺讥,奸②犯上意。同列后进或九卿,宽饶自以行清能高,有益于国,而为凡庸所越,愈失意不快,数上疏谏争。太子庶子③王生高宽饶节,而非其如此,予书曰:“明主知君洁白公正,不畏强御,故命君以司察之位,擅君以奉使之权,尊官厚禄已施于君矣。君宜夙夜惟思当世之务,奉法宣化,忧劳天下,虽日有益,月有功,犹未足以称职而报恩也。”宽饶不纳其言。是时,上方用刑法,信任中尚书宦官,宽饶奏封事曰:“方今圣道浸废,儒术不行,以刑余为周、召④,以法律为《诗》《书》。”上以宽饶怨谤终不改,下其中书二千石⑤。谏大夫郑昌愍宽饶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诋挫,上书颂宽饶。上不听,遂下宽饶吏。宽饶引佩刀自刭北阙下,众莫不怜之。 (节选自《汉书·盖宽饶传》,有删节) [注]①岁尽交代:汉时每岁末更换卫卒。?②奸:同“干”。?③太子庶子:官职。 ④刑余:指宦官,周、召:周公、召公,西周贤臣。?⑤中二千石:官职。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躬案行士卒庐室??????案行: 巡视,察看 B.多所称举贬黜???????称举: 提拔,举荐 C.皆恐惧莫敢犯禁??????犯禁: 私闯禁地 D.然深刻喜陷害人??????深刻: 严厉苛刻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盖宽饶“刚直高节,志在奉公”的一组是(???) ①举方正,对策高第,迁谏大夫 ②刺举无所回避,小大辄举,所劾奏众多 ③奉钱月数千,半以给吏民为耳目言事者 ④身为司隶,子常步行自戌北边 ⑤又好言事刺讥,奸犯上意 ⑥君宜夙夜惟思当世之务,奉法宣化,忧劳天下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宽饶因通晓儒经被选为郡文学,凭孝廉身份做了郎官;升任谏议大夫后,曾向皇帝检举揭发彭祖过殿门不下车及其父卫将军张安世居高位而无补朝政之事。 B.宽饶任司马一职时,善待士卒,年终按例交接更换士卒时,数千人叩头自请,愿意留下再服役一年。宽饶受到宣帝嘉奖,被升任为太中大夫,巡察各地风俗。 C.宽饶为司隶后,刺举无所回避,与公卿贵戚结怨甚多;又好借事批评朝政,冒犯皇上意旨,因此他的职位不升反降,被同列及后进超越,对此他很是失意不快。 D.当时皇上正用刑法治国,重用宦官,宽饶却不识时务,仍对此上疏奏事,触怒皇上,虽有郑昌为其求情,也无济于事,最终宽饶引刀自刭。 1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宽饶坐举奏大臣非是,左迁为卫司马 译文:????????????????????????????????????????????????????????????????????? (2)太子庶子王生高宽饶节 ,而非其如此 译文:????????????????????????????????????????????????????????????????????? (3)谏大夫郑吕愍宽饶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诋挫,上书颂宽饶 译文:??????????????????????????????????????????????????????????????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20分)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所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 (节选自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远诚畏死诚:如果 B.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尤:归罪,责备
C.将其创残饿嬴之余将:率领 D.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讲:演讲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授之柄而处其下吾从而师之 B.以与贼抗而不降乎作《师说》以贻之
C.外无待而犹死守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以其无礼于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翰因文章而自负,写《张巡传》十分详密。但遗憾的是还有缺陷,一是没有为许远立传,二是没有能够记载雷万春事迹的始末。 B.由于张、许两家的子弟才智低下,所以两人不能接到父辈就义的通知,认为张巡战死而许远被俘,怀疑许远是怕死而投降了叛军。 C.虽然睢阳城陷落是从许远分守的西南方开始的,但是用这个理由来诽谤许远,就如同绳子断了就责怪先受侵害和先裂的地方一样无知。 D.文章将张、许二人与众多弃城保命和拥强兵而观望的人进行了对比,热情赞美了张、许二人的功劳。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4分) 守 一 城 捍 天 下 以 千 百 就 尽 之 卒 战 百 万 日 滋 之 师 蔽 遮 江 淮 沮 遏 其 势 天 下 之 不 亡 其 谁 之 功 也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 (3分) (2)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