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1-16 14:02:3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塞下曲???
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①骎骎(qīnqīn):马跑得很快。???????②卢龙塞:古地名。
小题1:请赏析首联“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的作用。 (5分)
小题2: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概括。(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内容:首联描写边塞的白草为北风所凋,战马奔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 ”,点染了边塞紧张的战场气氛。“北风凋白草”此处指边境形势十分险恶,下句紧接着写外族军队正在加紧寇边,步步向要塞逼近,军情非常紧急。骎骎,马走得很快的样子。这两句,把边塞的环境,沙场的气氛形象生动,显得笔势雄健。
小题2:
试题分析:“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着力刻画边将的形象,表现其久戍不归的痛苦心理:“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在秋天的夜晚,清冷的月光照着城楼上的戍边老将,他凝望着秋空中的明月,不禁想到万里之外的家人,心中涌起一阵凄楚之情。渐渐地,他的铁衣上凝结了一层厚厚的霜花,他相依为伴的战马不时发出嘶鸣,似乎也在感叹戍边的岁久年深。“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是诗人从边将的形象中自然引发出来的深深的感叹,表达了对从古至今延绵不断的战争的厌恶。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雍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暮春。“花飞”,即飞花。
2.思念故乡之情。 <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关于曾卓的诗作《悬崖边的树》的鉴赏,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悬崖边的树
曾 卓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 它的弯曲的身体 / 留下了风的形状 / 它似乎即将跌进深谷里 / 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A.首先是远景。“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喻指正义的进步的时代潮流,展示了“树”生存的社会环境,“奇异”是说风具有卓尔不凡的品质。
B.接着是近景。不管处境多么孤寂,“悬崖的树”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追求和向往。“倔强”,体现它逆境中的坚定。
C.最后是特写镜头。树那凌空欲飞的神态,令人肃然起敬。
D.遇磨难而不消沉,经风雨而不易其志,悬崖边的树欲倒却又傲然挺立,可以被看作理想化人格的象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可以被看作理想化人格的象征”错,“塑造了一个敢于和不幸的命运搏斗,始终挣扎着、奋斗着、追求着的受难者的形象”。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和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颔联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松茂鹤多和来访者少的对比,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的题。? 点绛唇
林逋   金谷①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②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注】①金谷园,指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的一座奢华别墅。因征西将军祭酒王诩回长安时,石崇曾在此为其饯行,而成了指送别、饯行的代称。②本是古代对贵族公子的尊称,后代指出门远游之人。
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这首词为“咏春草绝调”,词中借咏春草表达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用了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请选择其中两种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借咏春草抒发离愁别绪。上片写荒园、暮春、残花、细雨,无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