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1-16 14:02:3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马?嵬????清·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①,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②上多。
①《长恨歌》,白居易所写,在揭示唐玄宗宠幸杨贵妃而造成政治悲剧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二人爱情悲剧的同情。②长生殿,唐都长安城郊的皇家园林,即今西安市临潼区的华清池。长生殿曾是唐玄宗与杨贵妃七夕盟誓之地。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诗在写法上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试作赏析。(4分)



2、阅读题  阅读王维的《终南别业》,回答问题:(8分)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你是如何理解颔联中的“独”与“空”字的内涵的?(4分)
答:?????????????????????????????????????????????????????????????????
(2)近人俞陛云在《诗境浅说》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结合全诗谈谈你对颔联的理解。(4分)
答:????????????????????????????????????????????????????????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8分,每空1分)
(1)看万山红遍,???????????????;漫江碧透,?????????????????。(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兄弟不知,?????????????????????????,躬自悼矣。(《诗经·氓》)
(3)仰观宇宙之大,?????????????????,所以游目骋怀,??????????????。(王羲之《兰亭集序》)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举匏樽以相属。(苏轼《赤壁赋》)



4、阅读题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 l )羽扇纶巾,谈笑间,???????????。(《念奴娇· 赤壁怀古))
( 2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定风波))
( 3 )??????????????,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
( 4 )想当年,金戈铁马,???????。(《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 5 ) ???????????????????????,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 )
( 6 )念去去,千里烟波,?????????????????????。(《雨霖铃》 )



5、阅读题  阅读李清照的《声声慢》,回答下面两题。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对这首词的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十四字,写作者寻觅排遣愁绪的景色,遇到的冷冷清清的环境,结果心里更加凄惨、悲戚了。
B.“乍暖还寒时候”是说早春的气候特征,忽冷忽热。也指所处的时代,社会不安宁。
C.“独自怎生得黑”写她老来失去丈夫后的孤寂之苦,说时光真正难熬。
D.“怎一个愁字了得”写她无法把愁绪排遣的苦况。
2.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词的上半阕写词人无法排遣愁绪,借酒消愁愁更愁的苦况。
B.上阕以见“旧时相识”的雁飞过,勾起了对往日的怀念,更增添了伤心的程度。
C.下阕写黄花堆积,自己无心去采摘,细雨打着梧桐,无心去听,有如朱自清的“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同样的孤寂的心情。
D.作者如实地写个人的遭遇和心情,她个人的惨况又有深刻的时代和社会根源,因而又蕴涵着对时代的悲叹,从而使作品具有很强的感召力。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