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驿站秋夜难眠图
(2)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1)一、二句叙写了风吹泥裂、叶落枝折的景象,表现了什么?这两句对本诗情感的表达有什么作用?(4分)
????????????????????????????????????????????????????????????????????????????????(2)这首诗勾画了一幅有声有色的雪地行军图,一个“上”字形象鲜明、意蕴丰富,请简析。(4分)
?????????????????????????????????????????????????????????????????????????????????????????????????????????????????????????
参考答案:(1)表现了边地的严寒和戎边生活的艰辛,在诗中起反衬(或烘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首诗歌完成下面问题。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①相逢。
问姓惊初见,②名忆旧容。
别③沧海事,④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1、这首诗的序号选填相应的词语,其中最佳的一组是 [???? ] A、①才 ②称 ③离 ④语
B、①才 ②道 ③后 ④言
C、①又 ②寻 ③离 ④言
D、①一 ②称 ③来 ④语
2、对这首诗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外弟”即表弟。诗题点明了诗的内容是写与表弟久别重逢又匆匆话别的情景。
B、“惊初见”是说他们乍一见面,似曾相识,不免惊讶,即问“贵姓”。
C、“沧海事”用典,借指世事变化很大,暗含离乱之恨。
D、“秋山”一词点明了时令,也借秋高气爽表现了诗人见到表弟的喜悦之情。
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一首五言律诗,韵律和谐,对仗工整。
B、第三联正面描写久别重逢情景,写出了由不识到相认、相忆的传神细节。
C、第三联与首句照应,写两人各叙分别后的情状,表现出了兄弟情深。
D、本诗采用浓墨重彩、层层渲染的手法,再现了社会动乱中人生聚散的一幕,有相当的感染力。
参考答案:1、D
2、D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傍晚 西风
(2)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6分)
夜泊钱塘
茅坤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
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
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
小题1:首联“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写出了诗人“夜泊钱塘”时怎样的心理活动?(2分)
小题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是如何表现浓浓的乡愁的?(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日暮时分本应是回家休息的时候,而诗人还在旅途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结合“天已傍晚,诗人还没有找到泊舟之处”以及疑问语气,来判断诗人的“心理活动”是“焦躁和凄惶”。
小题1:此诗的情感是“浓浓的乡愁”,分别结合四联的诗句“分析”,以上四点能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即可,每答对一点可给2分。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