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三)
2017-01-16 14:20:0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礼记·学记》)
小题1:简要概括孔子和《礼记》的“教学观”的共同点?(1分)
小题2:孔子与《礼记》表述的“教学观”有所不同,请作简要评析。(4分)



2、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何之有——厌:满足
B.愿足下虑之——更:更加
C.素留侯张良——善:交好
D.厚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遗:赠送



3、阅读题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转鲁留魏,人见其有德,稍之。三年,闻乱且定,乃还怀。凡丧祭娶嫁,必征于礼,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财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人有所,一毫弗义,弗受也。姚枢尝被召入京师,以其雪斋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甲寅,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秦人新脱于兵,欲学无师,闻衡来,人人莫不喜幸来学。郡县皆建学校,民大化之。世祖南征,乃还怀,学者攀留之不得,从送临潼而归。
中统元年,世祖即皇帝位,召至京师。未几,衡谢病归。至元二年,帝以安童为右丞相,欲衡辅之,复召至京师,命议事中书省。
阿合马为中书平章政事,领尚书省六部事,因擅权,势倾朝野,一时大臣多阿之,衡每与之议,必正言不少让。俄除左丞,衡屡入辞免。
帝久欲开太学,会衡请罢益力,乃从其请。八年,以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亲为择蒙古弟子俾教之。衡闻命,喜曰:“此吾事也。国人子大朴未散,视听专一,若置之善类中涵养数年,将必为国用。”时所选弟子皆幼稚,衡待之如成人,爱之如子,出入进退,其严若君臣。课诵少暇,即习礼,或习书算。
疾请还怀。十八年,衡病革。已而卒,年七十三。怀人无贵贱少长,皆哭门。四方学士闻讣,皆聚哭。有数千里来祭哭墓下者。???
小题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大之对……惊讶
B.稍之追随
C.三年,闻乱且定,乃还怀居住
D.人有所,一毫弗义,弗受也馈赠
小题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身体力践夫列子御风行,泠然善也
B.疾请还怀而彭祖乃今久特闻
C.从送临潼而归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D.怀人无贵贱少长,皆哭门幸承恩伟饯
小题3:下列四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
B.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
C.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
D.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
小题4:将下列三句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12分,每小题4分)
①姚枢尝被召入京师,以其雪斋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
②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
③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4、阅读题  
管仲破厚葬
齐国好厚葬,布帛①尽于衣裘②,材木尽于棺椁。齐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③其尸,罪夫当丧者。”未久,厚葬之风休矣。
(选自《韩非子》)
[注释] ①布帛:泛指织物。②衣裘: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着。③戮:侮辱。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无以_________②对__________③为__________
2.翻译:①齐桓公患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禁之奈何?__________________;
③非名之则利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上文的两个“夫”:
①“夫凡人之有为也”中的“夫”,应理解为_____________;
②“罪夫当丧者”中的“夫”,应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
齐国人为什么好厚葬?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项脊轩志》选文,回答下列问题。(9分 每小题3分)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日:“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日:“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日:‘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小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不能得日②得不焚
B.①余稍为修葺②余既为此志

C.①吾妻来归②吾妻归宁
D.①大母过余曰②过故人庄
小题2: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而母立于兹 ②呱呱而泣
B.①顷之,持一象笏至 ②儿之成则可待也

C.①日过午已昏 ②已为墙
D.①比去,以手阖门 ②娘以手扣门扉
小题3:下列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
B.鸡栖于厅(介词结构后置)

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省略句)
D.且何谓阁子也(宾语前置)
小题4:重点语句翻译。(14分)
(1)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ags:高考 语文 文言文阅读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