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项脊轩志》选段,完成下面问题。
????????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吾妻来归???????????????????嫁过来
B.吾妻归宁???????????????????回娘家
C.乃使人复葺南阁子???????????修葺
D.其制稍异于前???????????????制度
2、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后六年???????????????????其制稍异于前
B.余既为此志?????????????????为赋以吊屈原
C.乃使人复葺南阁子???????????乃不知有汉
D.然自后余多在外?????????????何为其然也
3、翻译选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与友人荆雪涛书
[清]于成龙 ??????? 广西柳州罗城,偏在山隅,土司①环绕,山如剑排,水如汤沸,蛮烟瘴雨。北人居此,还者十不得一二。
??????? 选授后,亲者不以为亲,故者不以为故。同年生王吉人,劝勿往。私心自度:“古人‘利不苟趋,害不苟避’之义何为?”俯首不答。抵舍,典鬻田屋,得百金,携苍头②五人,拜先祠,别老母,门内外但闻哭声,不复回顾。
??????? 行及湖南冷水滩,卧病,扶掖陆行。之桂林,皆劝以善调治,勿亟赴罗城。抱疴之人,至是胆落,往日豪气,不知消磨何所矣!到县庭,无门垣,草屋三间,内廨支茅穿漏,四无墙壁。郁从中来,病不自持,一卧月余。从仆环向而泣,了无生气。乞归无路,扶病理事,立意修善,以回天意。凡有陋弊,清察厘革。无几何,一仆死,余仆皆病。万里一身,生死莫主。夜枕刀卧,床头树一枪以自防。然思为民兴利除害,囊无一物,猺獞虽顽,无可取之资,亦无可杀之仇也。事至万不得已,则勉强为之。申明保甲,不得执持兵器。间有截路伤命,无踪盗情,必务缉获,推详真实。渐次人心信服,地方宁静。而地与柳城西乡接境,其人祖孙父子,生长为贼,肆害无已。约某乡民练兵,亲督剿杀。渠魁③俯首,乞恩讲和,掳掠男女牛畜皆送还。敢有侵我境者,竞行剿灭,而邻盗渐息。 ????嗣后官民亲睦,环集问安,如家人父子。而民俗婚丧之事,亦皆行之以礼,感之以情。罗城之治,如斯而已。
??????? 自数年来,本非为功名富贵计,只欲生归故里。日二食或一食,读书堂上,坐睡堂上,首足赤露,无复官长礼。夜以四钱沽酒一壶,无下酒物,快读唐诗,痛哭流涕,并不知杯中之为酒为泪也。回想同僚诸人,死亡无一得脱。是以赴蜀之日,益励前操,至死不变。偶书寄,以发知己万里一慨。
??????? (节选自《清文观止》)
??????? [注]①土司:元、明以来,在西北、西南等蛮苗地区设置由少数民族的首领充任世袭的官职。②苍头:仆人。③渠魁:盗寇中的首脑。
1.对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典鬻田屋,得百金????鬻:卖
B.凡有陋弊,清察厘革????厘:整理
C.皆劝以善调治????调治:调整,治理
D.申明保甲????申明:陈述,说明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表述作者于成龙“利不苟趋,害不苟避”的一组是(?????)
①门内外但闻哭声,不复回顾
②往日豪气,不知消磨何所矣
③乞归无路,扶病理事,立意修善,以回天意
④万里一身,生死莫主
⑤约某乡民练兵,亲督剿杀
⑥事至万不得已,则勉强为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去罗城赴任之前,朋友王吉人曾劝告于成龙,不要去那蛮荒僻野之地,于成龙没有动摇。
B.于成龙熬过了数年的艰难生活,既是为了能向朝廷表明自己的节操,也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加官进爵。
C.于成龙经常一个人喝酒吟诗,想到自己的处境则痛哭流涕,可见他是一个性情中人。
D.在于成龙的精心治理下,罗城安定太平,官民之间像家人一样和睦融洽。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选授后,亲者不以为亲,故者不以为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间有截路伤命,无踪盗情,必务缉获,推详真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以赴蜀之日,益励前操,至死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彦光少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魏大统末,入太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及高祖受禅,以为岐州刺史。开皇二年,上幸岐州,悦其能。后数岁,转相州刺史。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化。及居相部,如岐州法。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上闻而谴之,竟坐免。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言于上曰:“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豪猾者闻彦光自请而来,莫不嗤笑。彦光下奉,发摘奸隐,有若神明,于是狡猾之徒莫不潜窜,合境大骇。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由是人情险,妄起风谣,诉讼官人,万端千变。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于是人皆剋励,风俗大改。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通遂感悟,既悲且愧,若无自容。彦光训谕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以德化人,皆此类也。吏人感悦,略无诤讼。(《隋书·列传第三十八·循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质:质朴。
B.上闻而谴之,竟坐免——坐:因为。
C.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庶:希望。
D.发摘奸隐,有若神明——摘:揭发。
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有规检,造次必以礼
B.衣冠士人多迁关内
C.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
D.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其父每谓所亲曰/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
B.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以德化人,皆此类也/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梁彦光的为政之道的一组是(????)
①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
②发摘奸隐,有若神明
③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
④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
⑤彦光训谕而遣之
⑥吏人感悦,略无诤讼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彦光品行和学识皆佳。他年轻时就性情纯厚,他的父亲对他寄予厚望,认为他一定会兴盛宗族。他就学于太学时,治学泛览经史,行事严守礼法。
B.梁彦光性情执著,不因挫折而屈服。相州?民风不淳,有些人诽谤他任刺史不善为政,使得他获罪免官。但他后来重被起用时,却不惧失败,主动请求再回相州任职。
C.梁彦光为政始终是惩恶和教化兼施。他一方面严厉打击强横狡猾、不守法纪之徒;另一方面以圣贤之道教育感化民众。他的政绩深受皇帝赏识。
D.梁彦光的德政使得过去善变狡诈的相州民众转而向善。酗酒不孝的焦通,经过教育感化而幡然悔悟,弃恶从善;相州官吏民众的好争执的习俗也为之大改。
6.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蚊?对
(明)方孝孺
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①飏于前,适甚就睡。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抱膝而坐,俄而耳旁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囋面。毛发尽竖,肌肉欲颤;两手交拍,掌湿如汗。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大愕,不知所为。蹴童子,呼曰:“吾为物所苦,亟索烛照。”烛至,絺帷尽张。蚊数千,皆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蚊如蝇,利嘴饫腹,充赤圆红。生骂童子曰:“此非吾血者耶?尔不谨,蹇帷而放之人。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烟勃郁,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复于生曰:“可以寝矣,蚊已去矣。”生乃拂席将寝,呼天而叹曰:“天胡产此微物而毒人乎?”
童子闻之,哑而笑曰:“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夫覆载之间,絪緼二气,赋形受质,人物是分。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麋鹿与庸狨,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莫不皆有所养。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今人乃自贵其贵,号为长雄。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若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可如耶?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而蚊且犹畏谨恐惧,白昼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见,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今有同类者,啜栗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流离于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今子一为蚊所,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
?[注]:①翣(shà):扇子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赋形受质质:资质
B.今人乃自贵其贵贵:以……为贵
C.畜妻而育子,同也畜:养
D.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陵:欺凌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邻之厚,君之薄也
B.尔不谨,蹇帷而放之人。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C.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其孰能讥之乎
D.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小题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台生困暑,夜卧(于)絺帷中
B.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其)端
C.其烟勃郁,(烟)左麾右旋,绕床数匝
D.蚊一举喙,(人)即号天而诉之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奏对、对策,原本用于臣子向君主陈述见解,提出建议。本文借用“对”形式,以小喻大,借物讽人,言在此而意在彼,耐人寻味。
B.本文由生活小事入笔,从闻蚊、拍蚊写到照蚊、驱蚊,然后引发议论,逐步推进,最后以天台生“叩心太息”、“坐以终夕”作结,照应开篇。
C.本文描写细致生动,颇富情趣;议论鞭辟入里,启入深思;句式长短交错,整散结合,加之韵脚的巧妙运用,颇富情趣;议论鞭辟入里,启人深思;句式长短交错,整散结合,加之韵脚的巧妙运用,读来淋漓酣畅,令人击节赞叹。
D.本文借童子与天台生的对话,既揭露了同类相残的黑暗的社会现实,又批判了忽视异类生存权利的错误认识,阐发了万物平等、物我为一的主题。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9分,每题3分)
(1)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3分)
译文:
(2)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3分)
译文:
(3)闻同类之相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3分)
译文:
5、单选题 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终刚强兮不可凌 凌:冒犯,侵犯。 汉家烟尘 烟尘:战争。
B.身当恩遇常轻敌 轻:小看,藐视。 萧条极 极:穷尽。
C.死节从来岂顾勋 死节:为捍卫节操而死 大漠穷秋 穷秋:深秋。
D.江流曲似九回肠 回:回环。? 惊风乱飚芙蓉水 飚:吹动。